竹田搖籃曲

《竹田搖籃曲》原名《竹田の子守唄》(Takeda no komoriuta) ,是一首流傳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伏見區竹田村的民謠。

歌曲在60年代被京都和大阪的部落民傳唱,還被部落解放同盟選為盟歌。常作為日本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素材。在中文世界中,較為著名的中文改編版本是翁炳榮作詞,翁倩玉原唱的《祈禱》,並被多次翻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竹田搖籃曲
  • 外文名稱:竹田の子守唄
  • 歌曲時長:5分36秒
  • 發行時間:20世紀70年代
  • 音樂風格:民謠
  • 歌曲語言:日語
  • 地區:日本京都府京都市
  • 翻唱:《祈禱》
創作背景,歌詞,日語原文,譯文1,譯文2,羅馬音,歌曲鑑賞,翻唱版本,

創作背景

該曲作者與創作時間已不可考證,其版本在流傳過程中有所改變。目前流行的版本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由日本民歌組合“赤い鳥”整理而成。
在住井すゑ反映部落民生活的小說《沒有橋的河流》(橋のない川)改編的電影(1969年-1970年版本)中,這首歌曲是插曲之一。

歌詞

日語原文

守りもいやがる 盆から先にゃ
雪もちらつくし 子も泣くし (一番)
盆がきたとて なにうれしかろ
帷子はなし 帯はなし (二番)
この子よう泣く 守をばいじる
守も一日 やせるやら (三番)
早よもゆきたや この在所越えて
向こうに見えるは 親のうち (四番)

譯文1

守著孩子已經厭倦了
雪已經輕輕飄了
孩子也在哭
盂蘭盆節到了
有什麼高興呀
沒有新衣服
也沒有腰帶
孩子總是哭
守著他更辛苦
一背就是一天
越來越瘦了
真想儘快走出去
離開這個地方
那邊能看到
父母的家呀

譯文2

厭煩了守候
從盂蘭盆節開始
雪花紛紛揚揚
孩子也在哭泣
雪花紛紛揚揚
孩子也在哭泣
盂蘭盆節來到了
沒有什麼快樂
沒有和服
沒有腰帶
像孩子哭泣一樣
任意改變了等候
又等待了一天
瘦了嗎
快點走
穿過這個地方
遠處看到的是父母的家鄉

羅馬音

Mori mo iyagaru bon kara saki nya
Yuki mo chiratsukushi ko mo naku shi
Bon ga kita tote nani ureshikaro
Katabira wa nashi obi wa nashi
Kono ko you naku mori wo baijiru
Mori mo ichinichi yaseru yara
Hayo mo yukita ya kono zaisho koete
Mukou ni mieru wa oya no uchi

歌曲鑑賞

曲調悠揚舒緩,歌詞意境溫馨居家。山本潤子演唱版本在海外引用度較高。而翁炳榮為自己當歌手的女兒翁倩玉改編的《祈禱》,繼承了抒情柔和的曲調。是翁老傳唱度最高的音樂作品。《祈禱》的歌詞中傳述虔誠的祝禱,給人一種寬懷博大的祥和感。

翻唱版本

《祈禱》由翁炳榮作詞,改編自日本民謠「竹田子守歌(催眠曲)。中文翻唱版《祈禱》的原唱是翁倩玉。《祈禱》很多歌手都翻唱過,翁倩玉、卓依婷、王傑(與王韻嬋合唱)等歌手都出過唱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