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們”為了割菜來到菜園,因而結識了老程。老程的女兒三姑娘害羞而又愛笑,“我們”都很喜歡她。老程不在家的時候,她讓“我們”幫她解簽。平常老程種菜、捕魚,三姑娘就在旁邊玩耍。但好景不長——不久,老程就去世了。之後,三姑娘和她的母親相依為命。為了陪著母親,三姑娘很少出去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而且,從此不上街看燈,有時會上街去賣菜,而“我們”都很喜歡買她的菜。十二年過去了,當我再回到那裡時,三姑娘正在祭奠她的父親,她已經長大了,但她的單純善良沒有改變。
創作背景
20世紀20年代中期,由於早期文學現實主義的不斷發展,一些僑寓他鄉的作家,開始集中於以鄉土回憶與寫實為題材的小說創作,他們極力推動著現實主義的命運與農民命運相結合,外來文學影響與本土地域色彩相結合,一直延續到30年代,人們把這類作品稱作鄉土文學。在這其中,廢名就恰如以簡樸的翠竹製作成一支牧笛,橫吹出中國中部農村遠離喧囂的田園牧歌。1925 年2月16日《語絲》雜誌第14期刊發了廢名的短篇小說《竹林的故事》就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人物介紹
三姑娘
小說中的主人公,一個純情純美的鄉村少女。
她純潔優雅——三姑娘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寧靜的鄉村之中:小河、壩腳、竹林、茅舍、菜園這五個富有古典詩意的生活環境以及一家人的快樂和睦。
她樸素、自然——她從來都不刻意打扮,像竹林一樣天性自然,內蘊著一種純淨美。
她靦腆——“老程家的捏著香紙走我們的面前過去,不一刻又望見她轉過來,不筆直地尋原路走,勉強帶笑的彎近我們:‘先生, 替我看看這簽。’”其靦腆由此可見一斑。
她孝順、善良、乖巧——爸爸去世後,她就由一個天真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成熟的少女,擔任起了照顧媽媽的責任。因此,本正值貪玩年齡的她,卻要時時刻刻的守著媽媽,“三姑娘同媽媽間的爭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過於乖巧”,“三姑娘不上街看燈,然而當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過了多少次的,所以聽了敲在城裡響在城外的鑼鼓,都能夠在記憶中畫出是怎樣的情境來”;今年“我”回家過清明之時,看到三姑娘在那片竹林——埋葬她爸爸的地方祭奠其爸爸。”我的三姐,就有這樣忙,端午中秋接不來,未得先人來了飯也不吃”。
她熱情、大方——三姑娘賣青椒時, 大家都圍攏過來想像著鮮青椒煮鮮魚的美味,這時其中一位說笑到“三姑娘, 你多秤一兩,回頭我們的飯熱了,你也來吃,好不好呢?”三姑娘雖然也玩笑著回答了,但又認真地真多添了一兩。
總之,三姑娘是一個煥發著特有的生命活力的少女,外在的樸實秀美和內在的靈秀透明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顯示了中國傳統女性的美質。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在《竹林的故事》中,廢名以凝鍊而韻味無窮的筆致,勾勒出宗法制農村中一派充滿詩情畫意、青春氣息的田園牧歌圖畫,以及在此圖畫下所蘊藏的生活的悲苦。潺潺的流水,茂林修竹,碧綠菜地,遠處的沙丘城廓...…菜農老程夫婦和他們的小女兒三姑娘,一家人就在其中過著貧窮卻閒適的生活。三姑娘乖巧聰慧,伶俐能幹。她唱歌嬉戲,幫助父親捕魚種菜。貧窮的生活,使老程兩個女兒早夭,這就更使老程夫婦相信命運,他們把三姑娘交給菩薩保佑。老程用緊巴巴的錢給女兒買了一把大紅頭繩扎辮子。三姑娘八歲的時候老程死了。剩下三姑娘母女倆相依為命,日子“一天比一天淡漠起來”。三姑娘不願別了母親,成群結隊地別城裡去看賽龍燈。小說就這樣平淡樸訥從容雅致地鋪成一軸山水畫卷,卻又在淡雅之中寄寓了深深的哀愁。優美的自然,美好的心靈,三姑娘一家卻承受著悲苦的生活。竹翠人美與悲苦生活的強烈對比,使人深思悲劇的社會根源,全文在讚美時深懷感傷。
藝術特色
在《竹林的故事》中,廢名塑造出了一個純潔優雅、生氣勃勃而又承受著生活悲苦的鄉村少女——三 姑娘形象,這個優雅感人的藝術形象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富青春氣息和純情魅力的形象之一。她的健康活潑為“五四”文學退潮時期瀰漫的傷感和苦悶吹來了一絲清新之風。儘管廢名並沒有如魯迅、王魯彥等同時代鄉土作家一樣通過鄉土寫實為刻畫社會現實,恬靜安逸的描寫使他筆下找不到時代動盪的痕跡。
以象徵性寫景來烘托人物神態性格的藝術手法,在《竹林的故事》中得到了極為成功的運用。小說中著力寫竹,這是用以襯托三姑娘碧意盎然般的青春氣息。小說以《竹林的故事》為名也寄寓著深意。一簇竹林里的房子,春天裡竹子一天一天綠得可愛,閃現於其間的三姑娘。蔥蘢的竹林與三姑娘的青春、苦樂仿佛融為一體,三姑娘的寧靜恬淡就如這風雨中舒展自如的竹林。
廢名注重用唐人絕句式手法構思小說,不講究故事的完整曲折、情節的起伏變化以及人物的全貌言行。但是他注重通過一些富有情韻的細節、場景等。以情景交融成意境,最終使人物自覺地浮現凸出。《竹林的故事》將三姑娘周圍美的心理美的人情、美的景色等和諧交織,在淡美的情景中流瀉出三姑娘縷縷哀愁,使這一人物形象在自然景觀靈化、世俗人物雅化的描寫中愈加真實動人。
以簡煉含蓄的詩的語言對人物進行白描,是《竹林的故事》突出的特色之一。廢名行文常借鑑絕句和國畫中的“空白”藝術,用語新奇省淨,致使在三言兩語中勾勒出人物形態。在《竹林的故事》中,廢名這樣捕捉三姑娘活潑的神態:“三姑娘小小的手掌,這時跟著她的歡躍的聽聲熱鬧起來,一直等到碰跳碰跳好容易給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著爸爸。”描寫三姑娘的體態衣著廢名寫道:“三姑娘這時已經是十二三歲的姑娘,因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單衣,顏色淡如月色一樣——這自然是舊的了,然而倘是新的,怕沒有這樣合式,不過這也不能說定,因為我們從沒有看見三姑娘穿過新衣,總之三姑娘是好看罷了。”即使是在結尾寫三姑娘由於生活的重壓,寂寞地離開碧蔥蔥的竹林,廢名也行文省淨而顯出回昧:清明,陰霧天氣...…走到壩上,遠遠望見竹林,我的記憶又好象一塘春水,被微風吹起波皺了。正在徘徊,從竹林上壩的小徑,走來兩個婦人,一個站住了,前面的一個且走且回應,而我即刻認定了是三姑娘! ...…再沒有別的聲息,三姑娘的鞋踏著沙土。我急於要走過竹林去看看,然而也暫時面對流水,讓三姑娘低頭過去。”
作品評價
現代文學家
魯迅《〈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在一九二五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里,才見以沖淡為衣,而如著者所說,仍能“從他們當中理出我的哀愁”的作品。可惜的是大約作者過於珍惜他有限的“哀愁”了,不久就更加不欲像先前一般的閃露,於是從率直的讀者看來,就只見其有意低徊,顧影自憐之態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澳門大學講座教授
楊義《廢名小說的田園風味》:《竹林的故事》是廢名的成名作,也是我國新文學運動初期最富有詩情和青春氣息的作品之一,它似一枝悠揚的牧笛吹響在“五四”時期朝霞燦爛的晨空之下,清美而不落輕浮。作者以一枝凝練而有才情的筆,寫竹林,寫茅舍,寫菜園,寫少女,觸筆之處皆是一派牧歌式的青春氣象。其中尤以竹林寫得好。我們覺得,河邊蔥蘢的竹林好像是專門為三姑娘生長的,三姑娘也好像是專門為這片蔥蘢的竹林生長的,她(它)們之間已達到了一種詩情的象徵境界。
汕頭大學文學院代院長,博士生導師
陳方競《水的情致詩的意趣——讀廢名〈竹林的故事〉》:《竹林的故事》一篇,文題是寫“竹”,文眼則在“水”。“竹”因“水”而清,“水”依“竹”而明。小說四個部分起承轉合。“啟”於“水”....…小說“承”於“水”....…“轉”於“水”....…最後“合”於“水”....…三姑娘的性格如“水”,但並不是那江海中狂奔亂跳之水,而恰如涓涓山泉,潺潺溪流,滿蓄著水鄉女兒的似水柔情。廢名筆下的三姑娘,從外貌到心靈,如水一般,容不得一點雜質,這很大程度上得之於他勾畫出的青山綠水的鐘靈毓秀。廢名的小說,尤其是《竹林的故事》所特有的水的情致、詩的意趣,對於五四運動退潮後“醒來而無路可走”的青年,不能不是一種心靈的慰藉。
作者簡介
廢名(1901—1967) ,字蘊仲,原名馮文炳,湖北黃梅人。1916年在武昌湖北第一師範學校讀書,畢業後任國小教師。1922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並開始在胡適主編的《努力周報》上發表作品,兩年後進入北京大學英文系,1924年加入語絲社,1929年從北京大學畢業留校在國文系任教。1930年與周作人等一起創辦純文學刊物《駱駝草》,同時為林語堂主編的《人間世》寫稿。1937年抗戰爆發後,一度回湖北老家當國小和中學教員。1946年重返北京,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授。1952年後任東北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1963年起任吉林省文聯副主席。1967年病逝於長春。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竹林的故事》《桃園》《棗》等,長篇小說《橋》《莫須有先生傳》和《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理論著作《談新詩》《魯迅研究》 《杜甫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