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磚印模畫

竹林七賢磚印模畫

南朝。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鹹榮啟期四人。榮啟期是早於“七賢”許多年的春秋時期人物,由於榮啟期的性格和“七賢”極為相似,又被時人譽為“高士”,所以,磚畫中安排榮啟期和“七賢”在一起,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榮啟期更有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林七賢磚印模畫
  • 外文名:無
  • 人物:七人
簡介,概述,

簡介

此磚印模畫於1960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南朝墓葬出土。 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概述

魏晉間以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鹹為代表的風流名士,因不滿暴政,乃逍遙山林,談玄醉酒,長歌當哭,不與統治者合作,世稱“竹林七賢”。嵇康為“七賢”之首,他是一個非常豁達而有文采的人物,文獻中記載他“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阮籍則是一個不拘小節,活得很瀟灑滋潤的人,他好飲酒,且“嗜酒能嘯”,這個“嘯”,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把手指放在嘴裡吹口哨。《世說新語》說他酒後縱興“長嘯”,且“韻響嘹亮”,所以,在“七賢”之中,有“嵇琴阮嘯”之說。山濤也極能飲酒,《山濤傳》中有其“飲酒至入斗方醉”的記錄。王戎則是一位為人任率,不修威儀,善發談端的人物。向秀文儒,文獻記其“雅好老莊之學,莊周著內外數十篇……秀乃為之隱解,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看來是個十足的道學家。劉伶也好酒,且嗜酒如命,“止則操卮執觚,動則契盍提壺”,大杯小盅,來者不辭。阮鹹通音律,善彈琵琶,當然,這裡的“琵琶”不是我們現在所見的琵琶,而是一種被稱為“阮”的彈撥樂器,相傳這種樂器就是由阮鹹發明,在許多地方劇種的演出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樂器。
由於“七賢”在當時熱衷於清談和玄學,崇尚空靈之道,而玄學中又摻雜了許多“怡悅情性”“自我陶冶”“洗心養身”“自喻適志”的道教因素,頗受知識分子的喜好,“七賢”談吐不俗,灑脫倜儻的人生觀亦博得了知識分子的讚賞,久之,便形成了所謂的“魏晉風度”,“七賢”成了魏晉風度的代表人物。圖中的榮啟期是春秋時代的名士,他與七賢有共同之處,故被畫在一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