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崀橋伏擊戰

竹崀橋伏擊戰

為紀念“九·一八”事變,獨立總隊第二支隊決心在瓊山、文昌公路上打擊日軍,並決定採用伏擊戰法,在文昌縣竹崀橋地區設伏。

基本介紹

  • 名稱:竹崀橋伏擊戰
  • 地點:竹崀橋
  • 時間:1942年9月17日
  • 目的:為紀念九·一八
戰鬥概括,戰鬥背景,周密部署。,果斷出擊。,快打速撤,戰鬥評價,

戰鬥概括

1942年9月17日晚,參戰部隊進入伏擊地區隱蔽待機。18日傍晚,日軍一部乘8輛汽車從文昌沿公路開往瓊山。當日軍先頭車輛進入伏擊地區後,預伏部隊向其發動攻擊,將日軍第3輛車擊毀,造成堵塞。隨後,預伏部隊迅速向日軍猛攻,殲其一部。橋南日軍用火力支援橋北日軍,並涉水過竹崀溪,企圖迂迴預伏部隊側後,第1大隊立即撤出戰鬥。
經20多分鐘激戰,第2支隊殲滅日軍一個中隊40餘人,繳獲輕機槍1挺、重機槍1挺、擲彈筒1具、手槍11支、步槍20餘支及軍用物資一批。
這是瓊崖抗戰史上一場精彩的伏擊戰。

戰鬥背景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把海南變成支撐其太平洋戰場的中轉站和供給基地,從1942年5月開始,集結其侵瓊全部兵力,對瓊崖獨立總隊和瓊崖抗日根據地進行長達兩年的“掃蕩”和“蠶食”。

周密部署。

9月上旬,瓊文公路附近民眾向獨立總隊第2支隊報告:近來日軍每天有兩輛車輛往來於文昌和海口,每輛車上有10餘名日軍,配有機槍。第2支隊支隊長符振中、副支隊長覃威得此情報,立即命令第1大隊駁殼槍排排長李賢祥帶隊偵察。行前,符振中、覃威反覆叮囑:必須摸清日軍車輛行動規律,偵察時間不限。李賢祥帶偵察小組在瓊文公路連續偵察10天,弄清日軍車輛出動時間、數量情況,勘察了整個瓊文公路,找到了最佳伏擊地點——竹崀橋。這裡南距文昌縣城4公里,北距潭牛敵據點7公里,道路狹窄彎曲,公路兩旁樹林茂密,便於部隊隱蔽、出擊和撤退。確定伏擊地點後,覃威又帶幹部到現地反覆勘察,熟悉地形地物,明確進攻和撤退路線。爾後,符振中、覃威一起向獨立總隊總隊長馮白駒、副總隊長莊田匯報。馮白駒同意打這一仗,他說:“竹崀橋雖然離敵文昌大本營和潭牛據點都近,打起來敵可迅速增援。但正是這樣,敵才料想不到我們在此設伏。此仗打好了,就是虎口拔牙,將給敵極大心理壓力,政治軍事影響都很大,對打破敵‘掃蕩’‘蠶食’很有意義。”回營後,符振中決定由第1大隊加強第2大隊第4中隊和駁殼槍排,擔任伏擊任務,覃威具體指揮。覃威對作戰任務作出具體部署:第1中隊打第一輛車;第2中隊在公路上埋雷,爾後配合第1中隊消滅第1輛車上的日軍;第3中隊和兩個駁殼槍排打第2輛車;第4中隊控制竹崀橋和竹崀溪,阻擊文昌之敵增援,並派一個小組向潭牛方向警戒。4箇中隊依次在公路西北側展開,兩個駁殼槍排埋伏在公路東北側。

果斷出擊。

9月18日凌晨,游擊隊員們按部署悄悄進入伏擊陣地。覃威逐個陣地檢查,再次交代任務,強調保持肅靜,注意隱蔽。但日上三竿還不見敵蹤影,游擊隊員們焦急起來,覃威心裡也有些打鼓,但他不動聲色,小聲吩咐大家耐心等待。直至中午,還是不見敵軍車輛。是敵改變行動規律還是走漏了風聲?覃威仔細回顧行動經過,再次檢查陣地,認為沒有暴露,於是下令就地用飯,繼續等待。16時,覃威召集幹部開會,決定即使敵不來,也待太陽落山後再撤,以免被敵發現作戰意圖,影響今後行動。18時,就在大家都以為日軍車輛不會出動時,從文昌方向傳來汽車的發動機聲。覃威立即傳令準備戰鬥。大家屏息靜氣,緊盯文昌方向。待日軍車輛慢慢從彎道露頭,游擊隊員們發現竟有8輛之多。覃威一驚,一下來這么多,打不打?打,敵力量太強,無法殲滅;不打,部隊離公路太近,容易暴露。眼看日軍車輛就要到達竹崀橋頭,覃威果斷傳令:將前兩輛車放過橋,第4中隊將第3輛車打癱在橋頭,卡住後面車輛和敵人,不惜代價封死竹崀橋,迅速消滅前兩輛車上的敵人。

快打速撤

第3輛日軍車輛一上橋,第4中隊突然開火,迅速將其打癱在橋上,後面日軍車輛與敵人頓時都被堵住。幾乎同時,敵第1輛車壓上地雷被炸癱,游擊隊員們用機槍、步槍向前兩輛車猛掃,車上敵人死傷近半,活著的跳下車來,利用車輛和公路旁水溝拚命頑抗,但公路兩面的游擊隊員利用交叉火力,壓得敵無法抬頭,既無處可躲,也無路可逃,只能垂死掙扎。一陣手榴彈爆炸後,游擊隊員們衝上公路,很快將剩餘敵人徹底消滅。此時,被堵在橋南的敵人紛紛下車,一面用機槍、擲彈筒支援橋北,一面在猛烈火力掩護下涉水過溪,企圖從側後迂迴包抄游擊隊。覃威發現這一情況,命令部隊向涉水過溪的敵人猛烈掃射,同時令部隊迅速撤離。天色漸漸暗下來,游擊隊很快消失在暮色下的樹林中。橋南日軍涉溪來到橋北,害怕再中埋伏不敢追擊,只好收拾死屍,灰溜溜地逃回文昌。

戰鬥評價

中共瓊崖特委和獨立總隊領導瓊崖軍民,廣泛開展伏擊戰、夜襲戰、麻雀戰,靈活機動打擊日軍,成功挫敗敵企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