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內敏信

竹內敏信

竹內敏信1943年出生於愛知縣。於名城大學理工學院畢業後任職於愛知縣政府。28歲成為自由攝影師,以文學報導為其主要工作。35歲左右,開始了他的風景攝影生涯。現為日本專業攝影師協會副會長、日本攝影藝術專門學校副校長、東京工藝大學講師、現代攝影研究所講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內敏信
  • 國籍:日本
  • 出生地愛知縣
  • 出生日期:1943年
  • 職業:攝影師
  • 畢業院校名城大學
簡介,經歷,攝影習慣,

簡介

竹內敏信
1943年,生於日本愛知縣。於名城大學理工學院畢業後任職於愛知縣政府。28歲成為自由攝影師,以文學報導為其主要工作。35歲左右,開始了他的風景攝影生涯。除了日本本土之外,他也勇於向世界各地的風景挑戰,也因此舉辦過多次個人的攝影展,並在雜誌上有連載攝影教學的文章。他的作品廣受日本內外的支持,並被譽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風景攝影師。除此之外,他也擔任很多攝影比賽的審查委員,在演講會、攝影會,甚至對於業餘愛好者的指導皆不遺餘力。其著作有『花祭』、『天地聲聞』、『櫻』、『天地風韻』、『天地』、『風景攝影術』…等。現為日本專業攝影師協會副會長、日本攝影藝術專門學校副校長、東京工藝大學講師、現代攝影研究所講師。

經歷

幾十年前的大學時代,作為攝影愛好者的他使用尼康。在其後的公務員時代,拜師學藝。可是他師傅用的是佳能,一般的習慣是師傅用什麼系統,徒弟就用什麼,沒有商量的餘地。在經過數年的關於題材的思慮後,他毅然選擇了用135系統拍攝風景的路子,這在當時的專業攝影師里可以說是個開創。可以說,在其後的辭去公職到前幾年的時間裡,他使用佳能的135系統,和碧浪之家(勃朗尼卡)的120系統。有時為了辦影展而使用4x5,偶爾用8x10。
竹內敏信作品竹內敏信作品

攝影習慣

另外,值的一提的是他的器材使用法。按照他的說法:使用可能使用的鏡頭去發現日本的美。這導致他的鏡頭配置走向了極端,甚至攝影的異化。在他的佳能時代,他幾乎配置了從17mm到1200mm的各種鏡頭,在他的照片裡有時顯示著為用鏡頭而用鏡頭的傾向。在有關他的野外攝影記事裡,記述著他引以自豪的描繪:讓助手們對著日落方向架好不同焦距的鏡頭,一字排開,屆時,這位大師應著各種變化,走動於各相機之間,按動快門線。此時大師的價值就表現在按快門的瞬間。
竹內敏信作品竹內敏信作品
在幾年前,不知什麼原因,他接受了美能達無償使用器材的建議,開始不使用佳能器材。同時,隨著賓得的645N的上市,開始多用曾經少用的645系統。
其實,別看他的鏡頭多,可從他發表作品上看,各焦段鏡頭使用頻率大體如下:
竹內敏信作品竹內敏信作品
·17-35mm 約2成
·35-70mm約1成
·70-200mm約4成
·300mm約2成
·400mm以上 約1成不到
竹內敏信在日本攝影界享有極高的威望,其風景作品受到日本攝影媒體高度重視,紛紛予以報導。在日本,竹內敏信可以說是風景攝影的代名詞。竹內敏信拍攝風景有其獨到之處,對器材的運用也有自己的見解,尤其對於廣角和超廣角鏡頭。
他認為,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不同於一般標準鏡頭和望遠鏡頭。了解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的特性,運用於風景攝影,能表現畫面的空間感、強調遠近感,這是一般標準鏡頭和望遠鏡頭難以表現的特殊效果。因此,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是風景攝影不可缺少的鏡頭。
竹內敏信作品竹內敏信作品
數碼單眼誕生後,竹內敏信開始使用數碼單眼拍攝風景花卉,在數碼影像方面不斷進行探索。針對數碼單眼竹內敏信曾說,老一代的攝影家也要學習掌握數碼單眼和有關數碼影像方面的知識,否則的話就會落後於時代。
按照竹內敏信的觀點,無論在世界上哪個國家,拍攝風景的方法都一樣的,但核心問題是究竟自己想拍什麼?照相機只不過是工具而已,攝影是通過照相機把自己的心情表現在被攝物體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