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插圖本)》由笛福著,鹿金譯,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現實主義回憶錄式冒險自傳體小說,是18世紀英國著名作家笛福受一個蘇格蘭水手海上遇險的經歷啟發寫成的。笛福在書中塑造了一個勇於面對自然挑戰的新型人物——魯濱遜·克魯索。他不屑守成,傾心開拓,三番五次地拋開小康家庭,出海闖天下。在遭遇海難流落到荒島上以後,他運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製造器具,縫紉衣服,把荒島改造成“世外桃源”,並且救了一個野人“星期五”。他在海外冒險多年。經歷千辛萬苦,終於得到了可觀的財富,回到了英國,完成了一個時代的英雄人物的創業歷程。為此,笛福獲得了“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的稱號,這部小說也被認為是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魯濱遜漂流記(插圖本)》適合少年兒童閱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濱遜漂流記(插圖本)
- 書名:童年書系:魯濱遜漂流記
- 譯者:鹿金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1401660, 9787551401661
- 品牌:浙江攝影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笛福
- 出版社:浙江攝影出版社
- 頁數:207頁
- 開本:32
- 定價:15.00
作者簡介,文摘,序言,
作者簡介
作者:(英)笛福 譯者:鹿金
文摘
我深深注意到,他的最後一部分談話,確實跟預言一樣正確,儘管我認為我父親並不知道我後來的情況完全給他說中了。_喲,我注意到他臉上淌下大把的眼淚,尤其是在他說到我哥哥陣亡的時候。他在說到我將來會後悔莫及和無處求助的時候,心情是那么激動,中止了談話,告訴我他的心裡憋得慌,已經再也沒法跟我說下去了。
我真誠地被這番話感動,說真的,誰能不被感動呢?我打定主意,再也不想出海去,而是按照我父親的願望,在家裡待下去。但是,唉!只過了幾天,我的決心就煙消雲散了,而且簡單地說,為了避免我父親沒完沒了的勸說,幾個禮拜以後,我決定遠遠地離開他。然而,我並沒有在一作出決定後,就頭腦發熱地匆忙採取行動,而是在我認為我母親比平時高興的時候找上了她。告訴她我滿腦子都是想出去見見世面的念頭,一定要把這事乾成,在這以前,任何事情我都不可能辦成,所以我父親還是同意我出門的好,免得不經他的同意,我還是非走不可。還說我已經十八歲了,不管到哪一行去當學徒,或者給律師當辦事員都已經太晚。我敢肯定,要是我去乾的話,我也幹不了多久,不用說,會在滿師以前就從師傅那兒逃走,出海遠行。要是她去向我父親勸說,讓我出海去一回的話,要是我再回到家中,而且不愛再出門的話,我就不再離家,而且我答套用加倍努力來奪回失去的時光。
這些話惹得我母親大發脾氣。她告訴我,她知道跟我父親談任何這樣的事情毫無用處,他知道得很清楚,什麼是我的利益所在,壓根兒不會同意我去乾任何對我大有損害的事情。她還說,她想不通我跟我父親進行了那么一場談話,我父親作了她知道的這種種情真意切的敘述以後,我怎么還能想到這種事情。她還說要是我一定要把自己毀了的話,那也沒法挽救我,但是,我可以相信,我永遠得不到他們對這件事情的同意;拿她自己來說,她絕不願對我的毀滅插手;我也永遠沒有可能說,儘管我父親不同意,母親卻是同意的。
雖然我母親拒絕向我父親傳話,然而我後來聽到,她還是把這場談話原原本本地向他轉告。我父親聽後,先是表示出極大的擔心,接著口叉了一口氣,跟她說:“這孩子要是待在家裡的話,不愁得不到幸福,不討要是他出海遠航去的話,他會成為世界上最不幸的可玲蟲;我不能同意他這么乾。”
幾乎一年以後,我才離開家,不過在這段時間裡,我繼續固執地把一切勸我安心做買賣的勸告當做耳邊風,反而常常勸我父親和母親別那么斬釘截鐵地下定決心,反對那件他們知道的我人迷到非乾不可的事情。終於有一天,我偶然來到赫爾,當時絲毫沒有作出逃的意圖。但是,嗨,我在那兒,有一個夥伴正要乘他父親的船由海路去倫敦,而且慫恿我同他們一起去,他們用的是招用海員的人通常用的引誘人的話,來打動我的心。這話就是:我這趟航行用不著花一個子兒。我既沒有同我父親、也沒有同我母親再商量,甚至也沒有捎一個信給他們,但願他們可能從別人那兒聽到吧。既沒有上帝的、也沒有我父親的祝福,沒有對情況和後果有任何考慮,在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請上帝作證,在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我登上一艘開往倫敦的船。我想,沒有一個年輕的冒險家的悲慘遭遇來得比我的更陝,持續的時間比我的更久。那艘船剛開出亨伯灣,就颳起了風,浪頭高得嚇壞人。我以前從來沒有置身於海上,我的身子說不出地難受,簡直難受得要命。我嚇壞了。我眼下開始認真地思考我的行為:我無情地離開了我父親的家,拋棄了我的責任,終於多么公正地受到了老天的懲罰。我雙親一切好心的勸告,我父親的眼淚和我母親的求告,如今栩栩如生地浮現在我的腦子裡;我的良心當時尚未變硬,後來卻堅硬如鐵。我責備自己對忠告嗤之以鼻,責備自己不履行對上帝和父親的責任。
在這期間,風暴一直愈來愈大。我以前從來沒有到過的海面上,波浪涌得很高,儘管壓根兒沒法同我後來看到過的許多次海浪相比,比我幾天以後看到的海浪也差遠了0但是,我當時是個初次出海的人,一點兒沒有航海經驗,這種白浪滔天的景象已經足夠嚇得我魂飛魄散了C我估量每一個浪頭都會把我們吞沒。每一次船直落下去,陷進波谷或者海水低處,我都以為,我們再也不會浮上來了c我在這種極度痛苦的心情中起誓和痛下決心,要是上帝慈悲,在這一次航行中不讓我喪生,要是我終於能再把我的一隻腳踩在陸地上的話,那我會徑直回家去看我父親,在我的有生之年再也不登上一艘船了;我一定接受他的勸告,再也不陷入困境,吃這種苦了。如今,我才清楚地看到他對中間階層的生活的說法高明;他一輩子過得多么自在、多么舒適,從來沒有經受過海上的風暴,或者陸上的煩惱。我隨即打定主意,我會像一個真正懺悔的浪子那樣回家去見我父親。
夜晚我睡得很香,眼下一點兒也不暈船,而是心情愉快,驚訝地望著大海;它昨天是那么波濤洶湧,叫人心驚膽戰,只隔了那么一點兒時問,居然變得風平浪靜,逗人喜愛。隨著風暴的減弱,海面又光滑如鏡,變得一片平靜,我也不再心慌意亂,也忘掉了要被大海吞沒的擔心和害怕;我以前的那些願望源源不斷地重又湧來,我把在苦惱中起的那些誓和發的那些願都忘得乾乾淨淨。我確實發現,每隔一段時候,我會好生思考。有時候,那些認真的想法可以說是在使勁擠回到我的腦子裡來;但是,我拒不接納,振作起精神來,把這種想法當做情緒低落來擺脫。盡情喝酒並和夥伴們混在一起,不久以後,就控制住了一次次毛病的發作——我把想回家的想法當做疾病。五六天以後,我像任何下定決心不願受良心打擾的年輕人所能希望的那樣,完全戰勝了良心。但是,正因為這個,我還得經受一場考驗;上帝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決定採取這樣的手段,對我毫不寬恕。因為我要是不把這一回化險為夷認為是得到了解救的話,那下一個考驗就一定會使咱們中問最頑劣、最強硬的傢伙都承認考驗危險,祈求天意的仁慈。
我們在海上航行了六天以後,進入雅茅斯港外的錨泊地帶。我們本來不用在這兒停泊這么久的,而是乘著漲潮向河流的上游駛去,但風颳得太大了,我們待了四五天以後,風颳得更大L然而,由於那片錨泊地帶被認為同港口一樣安全可靠,錨泊的位置又好,而我們的錨泊裝置又很牢固,我們這些人都沒有一點兒心事,一點兒也不擔心危險,而是按照海上生活的方式把時間花在儂息和尋歡作樂上。但是第八天早晨,風變大了,颳起了可怕的大風暴,當時我開始看到甚至在那些經慣風浪的水手的臉上也有了恐怖和驚訝的神情。船長雖然聚精會神地幹著保全船隻的事情,然而一會兒走進,一會兒走出他的在我隔壁的艙房,我可以聽到他幾次在低聲對自己說“主啊,對我們發發慈悲吧,我們全都要玩兒完啦,我們全都要沒命啦”諸如此類的話。在最初發生慌亂的時候,我處在渾渾噩噩的狀態,一動不動地躺在一般水手住的艙房裡,沒法說自己是什麼心情;我沒法再像上次那樣懺悔,我已經把那些懺悔之詞明目張胆地踩在腳底下,硬可心來嗤之以鼻;我原以為死亡的痛苦已經過去,這一回也同上回一樣,不會出事的。但是,正像我剛才說過的,等到船長走過我的身旁,說我們都將玩兒完的時候,我嚇得沒命了,我起身離開自己的艙房,向外看去。這樣叫人l京恐的景象我有生以來還沒有見過哩。一個個海浪比山還要高,每隔三五分鐘就向我們撞來。在我還能向周圍看的時候,我只看到形勢險惡,危機重重,除此以外,別無所見。我們發現,兩艘停泊在附近的船由於貨裝得多,吃水深,已經砍掉了船側那些桅桿。這時我船上的人大聲喊叫,原來停泊在離我們約莫一英里外的一艘船沉沒了。又有兩艘船經不住風吹浪打,已經走錨,正在身不由己地離開錨泊地帶,向大海漂去,船上一根桅桿都沒有了,、那些小船倒應付得挺有辦法,在海面上還不至於那么搖擺顛簸;有兩三艘小船憑著一面撐桿帆,順風航行,從我們的船旁經過,飛也似的駛去。P012-015
我真誠地被這番話感動,說真的,誰能不被感動呢?我打定主意,再也不想出海去,而是按照我父親的願望,在家裡待下去。但是,唉!只過了幾天,我的決心就煙消雲散了,而且簡單地說,為了避免我父親沒完沒了的勸說,幾個禮拜以後,我決定遠遠地離開他。然而,我並沒有在一作出決定後,就頭腦發熱地匆忙採取行動,而是在我認為我母親比平時高興的時候找上了她。告訴她我滿腦子都是想出去見見世面的念頭,一定要把這事乾成,在這以前,任何事情我都不可能辦成,所以我父親還是同意我出門的好,免得不經他的同意,我還是非走不可。還說我已經十八歲了,不管到哪一行去當學徒,或者給律師當辦事員都已經太晚。我敢肯定,要是我去乾的話,我也幹不了多久,不用說,會在滿師以前就從師傅那兒逃走,出海遠行。要是她去向我父親勸說,讓我出海去一回的話,要是我再回到家中,而且不愛再出門的話,我就不再離家,而且我答套用加倍努力來奪回失去的時光。
這些話惹得我母親大發脾氣。她告訴我,她知道跟我父親談任何這樣的事情毫無用處,他知道得很清楚,什麼是我的利益所在,壓根兒不會同意我去乾任何對我大有損害的事情。她還說,她想不通我跟我父親進行了那么一場談話,我父親作了她知道的這種種情真意切的敘述以後,我怎么還能想到這種事情。她還說要是我一定要把自己毀了的話,那也沒法挽救我,但是,我可以相信,我永遠得不到他們對這件事情的同意;拿她自己來說,她絕不願對我的毀滅插手;我也永遠沒有可能說,儘管我父親不同意,母親卻是同意的。
雖然我母親拒絕向我父親傳話,然而我後來聽到,她還是把這場談話原原本本地向他轉告。我父親聽後,先是表示出極大的擔心,接著口叉了一口氣,跟她說:“這孩子要是待在家裡的話,不愁得不到幸福,不討要是他出海遠航去的話,他會成為世界上最不幸的可玲蟲;我不能同意他這么乾。”
幾乎一年以後,我才離開家,不過在這段時間裡,我繼續固執地把一切勸我安心做買賣的勸告當做耳邊風,反而常常勸我父親和母親別那么斬釘截鐵地下定決心,反對那件他們知道的我人迷到非乾不可的事情。終於有一天,我偶然來到赫爾,當時絲毫沒有作出逃的意圖。但是,嗨,我在那兒,有一個夥伴正要乘他父親的船由海路去倫敦,而且慫恿我同他們一起去,他們用的是招用海員的人通常用的引誘人的話,來打動我的心。這話就是:我這趟航行用不著花一個子兒。我既沒有同我父親、也沒有同我母親再商量,甚至也沒有捎一個信給他們,但願他們可能從別人那兒聽到吧。既沒有上帝的、也沒有我父親的祝福,沒有對情況和後果有任何考慮,在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請上帝作證,在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我登上一艘開往倫敦的船。我想,沒有一個年輕的冒險家的悲慘遭遇來得比我的更陝,持續的時間比我的更久。那艘船剛開出亨伯灣,就颳起了風,浪頭高得嚇壞人。我以前從來沒有置身於海上,我的身子說不出地難受,簡直難受得要命。我嚇壞了。我眼下開始認真地思考我的行為:我無情地離開了我父親的家,拋棄了我的責任,終於多么公正地受到了老天的懲罰。我雙親一切好心的勸告,我父親的眼淚和我母親的求告,如今栩栩如生地浮現在我的腦子裡;我的良心當時尚未變硬,後來卻堅硬如鐵。我責備自己對忠告嗤之以鼻,責備自己不履行對上帝和父親的責任。
在這期間,風暴一直愈來愈大。我以前從來沒有到過的海面上,波浪涌得很高,儘管壓根兒沒法同我後來看到過的許多次海浪相比,比我幾天以後看到的海浪也差遠了0但是,我當時是個初次出海的人,一點兒沒有航海經驗,這種白浪滔天的景象已經足夠嚇得我魂飛魄散了C我估量每一個浪頭都會把我們吞沒。每一次船直落下去,陷進波谷或者海水低處,我都以為,我們再也不會浮上來了c我在這種極度痛苦的心情中起誓和痛下決心,要是上帝慈悲,在這一次航行中不讓我喪生,要是我終於能再把我的一隻腳踩在陸地上的話,那我會徑直回家去看我父親,在我的有生之年再也不登上一艘船了;我一定接受他的勸告,再也不陷入困境,吃這種苦了。如今,我才清楚地看到他對中間階層的生活的說法高明;他一輩子過得多么自在、多么舒適,從來沒有經受過海上的風暴,或者陸上的煩惱。我隨即打定主意,我會像一個真正懺悔的浪子那樣回家去見我父親。
夜晚我睡得很香,眼下一點兒也不暈船,而是心情愉快,驚訝地望著大海;它昨天是那么波濤洶湧,叫人心驚膽戰,只隔了那么一點兒時問,居然變得風平浪靜,逗人喜愛。隨著風暴的減弱,海面又光滑如鏡,變得一片平靜,我也不再心慌意亂,也忘掉了要被大海吞沒的擔心和害怕;我以前的那些願望源源不斷地重又湧來,我把在苦惱中起的那些誓和發的那些願都忘得乾乾淨淨。我確實發現,每隔一段時候,我會好生思考。有時候,那些認真的想法可以說是在使勁擠回到我的腦子裡來;但是,我拒不接納,振作起精神來,把這種想法當做情緒低落來擺脫。盡情喝酒並和夥伴們混在一起,不久以後,就控制住了一次次毛病的發作——我把想回家的想法當做疾病。五六天以後,我像任何下定決心不願受良心打擾的年輕人所能希望的那樣,完全戰勝了良心。但是,正因為這個,我還得經受一場考驗;上帝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決定採取這樣的手段,對我毫不寬恕。因為我要是不把這一回化險為夷認為是得到了解救的話,那下一個考驗就一定會使咱們中問最頑劣、最強硬的傢伙都承認考驗危險,祈求天意的仁慈。
我們在海上航行了六天以後,進入雅茅斯港外的錨泊地帶。我們本來不用在這兒停泊這么久的,而是乘著漲潮向河流的上游駛去,但風颳得太大了,我們待了四五天以後,風颳得更大L然而,由於那片錨泊地帶被認為同港口一樣安全可靠,錨泊的位置又好,而我們的錨泊裝置又很牢固,我們這些人都沒有一點兒心事,一點兒也不擔心危險,而是按照海上生活的方式把時間花在儂息和尋歡作樂上。但是第八天早晨,風變大了,颳起了可怕的大風暴,當時我開始看到甚至在那些經慣風浪的水手的臉上也有了恐怖和驚訝的神情。船長雖然聚精會神地幹著保全船隻的事情,然而一會兒走進,一會兒走出他的在我隔壁的艙房,我可以聽到他幾次在低聲對自己說“主啊,對我們發發慈悲吧,我們全都要玩兒完啦,我們全都要沒命啦”諸如此類的話。在最初發生慌亂的時候,我處在渾渾噩噩的狀態,一動不動地躺在一般水手住的艙房裡,沒法說自己是什麼心情;我沒法再像上次那樣懺悔,我已經把那些懺悔之詞明目張胆地踩在腳底下,硬可心來嗤之以鼻;我原以為死亡的痛苦已經過去,這一回也同上回一樣,不會出事的。但是,正像我剛才說過的,等到船長走過我的身旁,說我們都將玩兒完的時候,我嚇得沒命了,我起身離開自己的艙房,向外看去。這樣叫人l京恐的景象我有生以來還沒有見過哩。一個個海浪比山還要高,每隔三五分鐘就向我們撞來。在我還能向周圍看的時候,我只看到形勢險惡,危機重重,除此以外,別無所見。我們發現,兩艘停泊在附近的船由於貨裝得多,吃水深,已經砍掉了船側那些桅桿。這時我船上的人大聲喊叫,原來停泊在離我們約莫一英里外的一艘船沉沒了。又有兩艘船經不住風吹浪打,已經走錨,正在身不由己地離開錨泊地帶,向大海漂去,船上一根桅桿都沒有了,、那些小船倒應付得挺有辦法,在海面上還不至於那么搖擺顛簸;有兩三艘小船憑著一面撐桿帆,順風航行,從我們的船旁經過,飛也似的駛去。P012-015
序言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小說。它出版於1719年,二百八十多年以來,不僅早已飛出了英倫三島,而且以種種不同文字的形式飛到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成為外國文學名著中的名花異葩。它是一部雅俗共賞、老少鹹宜的書。不同年紀、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都會興味盎然地沉醉在本書中,各有所得。年輕的讀者,不用說,自然會被書中漂洋過海、遭遇海難、陷身荒島的曲折離奇的情節所吸引,看得如痴如醉,做著有朝一日自己也離家出走、在大海的驚濤駭浪中闖蕩的美夢。但是,在學識淵博、目光犀利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眼中,此書像一座蘊藏豐富的礦床,展示著種種社會學的、經濟學的和文學的資源。譬如,傑出的法國思想家盧梭就讚揚本書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決問題和通過實踐來學習的經典”;革命導師馬克思就採用書中的情節來闡明他的經濟學理論;以《尤利西斯》一書名滿全球的愛爾蘭小說家詹姆斯·喬伊斯稱魯濱遜·克魯索為“英國的尤利西斯”,在他的身上發現了“大英帝國殖民開拓者的真正原型……’:,還說“克魯索身上完整地體現著盎格魯一撒克遜人的品質:男子漢的獨立精神,無意識的殘酷,緩慢而有效的智力,性冷淡,講究實際,頭腦清醒的宗教信仰,精明的沉默寡言”。(以上諸例引自多琳·羅伯茨教授的“新經典叢書”版《魯濱遜·克魯索》序)至於在文學領域裡,《魯濱遜漂流記》一書不知衍生了多少文學作品,其中有仿作和改編為其他文學體裁的作品。它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迄今波瀾滾滾,綿綿不絕。
《魯濱遜漂流記》一書的構思,來自亞歷山大·塞爾扣克的親身經歷。塞爾扣克原是一艘船上的海員。1704年9月,因同船長失和,他被放逐到離智利400英里之遙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三個島中最大的一個島上達四年四個月之久。不過,他登島的時候,是帶著盛有工具的工具箱的。1709年2月,他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塞爾扣克和魯濱遜都被說成有捕山羊和以羊皮為衣的經歷,也都被貓騷擾過;他們也都馴養過山羊和同貓做伴,還都抽時間向上帝祈禱過。但是,笛福在其他方面並未藉助塞爾扣克的經歷;他豐富了《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情節,突出了魯濱遜克服困難、製造工具的強烈的生存欲望和抵制孤獨的堅韌性格,拓深了作品內涵,使一段只能引起一時轟動的海員的歷險活動,變成一部意義深遠的文學名著。笛福到底有什麼“點石成金”的手段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簡要地敘述他的生平。
1660年,笛福出生於倫敦。他父親是個蠟燭製造商,所以他有著下層中產階級的實際製作和經營的家庭背景。由於家境不富裕,他沒有上過大學,只有中學學歷,但是練就一手清通而流利的文筆,他熟讀《聖經》,受《聖經》強烈的影響。這種影響在《魯濱遜漂流記》中也有所反映。在宗教信仰上,他屬於不從國教者,換句話說,他的觀點接近於清教徒。1683年起,他開始從事商業活動,曾經到過國內外許多地方,乾過五花八門的行當,如販賣亞麻布製品和針織品、貨運業、海上保險業和磚瓦製造業等;並且積累了漂洋過海的經驗。1692年,他因經手保險的商船在英法戰爭中受損失而破產並被判入獄。1702年,他出版了著名的冷嘲熱諷的政治性小冊子《對付新教徒最直截了當的辦法》,抨擊保守派對不從國教者的迫害。1703年,他被政府逮捕,被判罰戴枷站立三天。笛福為此寫了一篇《立枷頌》,人們向他獻花、祝賀並且當街出售這首詩,反而把這次事件變成勝利。後來,由於哈利議長的斡旋,他才被釋放。作為從紐蓋特監獄中被釋放出來的條件,他從此以後為哈利寫政治性小冊子和當情報員。他是一個有驚人的充沛精力的人,為幾份報紙和刊物撰稿,同時還寫政治性小冊子,一生髮表了五百多篇文章。從1704年到1713年這九年里,他獨立主持了期刊《評論》,刊物上的文章幾乎全部出自他—人之手。那些文章影響了後來的報刊文章。
根據上面對笛福生平的簡略回顧,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經歷非常複雜和豐富。這給他創作《魯濱遜漂流記》提供了充分的生活知識和素材。笛福寫了三部有關魯濱遜·克魯索的書。第一部《魯濱遜·克魯索歷險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魯濱遜漂流記》(這是根據最初翻譯此書的林琴南譯本的書名沿傳下來的),出版於1719年4月,書一出版,立即引起轟動,在九個月內再版五次。當年,他還寫了一部續集《魯濱遜·克魯索再度歷險》,也是小說,內容描寫魯濱遜的商船遠航東南亞,直至俄羅斯的情節。1720年,他寫了第三部《魯濱遜·克魯索嚴肅的宗教沉思》,通過魯濱遜這個人物作宗教的沉思,嚴格地說,這說不上一部文學作品,所以不大為人道及。流傳最廣泛的始終是第一部。它在英國本土往往就以《魯濱遜·克魯索》的書名面世。
這部作品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我想,首先,應該歸功於作者塑造的魯濱遜·克魯索這個形象。他先是被俘為奴,後來又船隻失事,獨自—人被困荒島達二十餘年之久,受盡煎熬,但是始終毫不氣餒,力爭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在荒島上的生活實際上是一幅人類進化的縮影:從野果採集、野獸捕獵和牲畜飼養、糧食種植到造工具、造器皿和造船,歷經種種挫折,卻百折不撓,是一個實幹、苦幹、巧幹的人物的出色的典型。這樣一個無畏的人物當然會博得讀者的同情和喜愛。當然,他的這些行動是依靠從海船上取出來的工具完成的,這反而顯得更具有可信性。
其次,魯濱遜漂洋過海的經歷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說,魯濱遜,更確切地說,是笛福始終醉心於遠洋貿易。不管是笛福,還是魯濱遜,都是十足地道的商人,而且魯濱遜的買賣還包括販賣黑人。笛福在書中交代魯濱遜這種行為的時候,口氣平靜,似乎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反映了笛福身上的歷史局限性的烙印。但是,從另—方面來說,這也反映了奴隸制在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過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笛福作為一位有才能的作家,真實地反映了歷史進程的面貌。他描寫魯濱遜以荒島主人自居的沾沾白喜的情景,這實際上是殖民者開疆拓土的心態的流露。由於笛福編織故事的手段高明,魯濱遜作為航海者、工具製造者和商人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情不自禁地進入故事,和魯濱遜同歡樂、共患難。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共鳴。
以上的分析雖然簡單,我想基本上說明了本書始終引人人勝的秘密。
由於笛福在英國文學和報刊文學上的成就,他曾被稱為英國小說和報刊文學之父。除了《魯濱遜漂流記》外,他還寫了《摩爾·弗蘭德斯》、《大疫年日記》、《傑克上校》等作品,展示了他作為小說家的才能。但是,毫無疑問,是《魯濱遜漂流記》為他贏得了世界性的名聲。
鹿倉
《魯濱遜漂流記》一書的構思,來自亞歷山大·塞爾扣克的親身經歷。塞爾扣克原是一艘船上的海員。1704年9月,因同船長失和,他被放逐到離智利400英里之遙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三個島中最大的一個島上達四年四個月之久。不過,他登島的時候,是帶著盛有工具的工具箱的。1709年2月,他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塞爾扣克和魯濱遜都被說成有捕山羊和以羊皮為衣的經歷,也都被貓騷擾過;他們也都馴養過山羊和同貓做伴,還都抽時間向上帝祈禱過。但是,笛福在其他方面並未藉助塞爾扣克的經歷;他豐富了《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情節,突出了魯濱遜克服困難、製造工具的強烈的生存欲望和抵制孤獨的堅韌性格,拓深了作品內涵,使一段只能引起一時轟動的海員的歷險活動,變成一部意義深遠的文學名著。笛福到底有什麼“點石成金”的手段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簡要地敘述他的生平。
1660年,笛福出生於倫敦。他父親是個蠟燭製造商,所以他有著下層中產階級的實際製作和經營的家庭背景。由於家境不富裕,他沒有上過大學,只有中學學歷,但是練就一手清通而流利的文筆,他熟讀《聖經》,受《聖經》強烈的影響。這種影響在《魯濱遜漂流記》中也有所反映。在宗教信仰上,他屬於不從國教者,換句話說,他的觀點接近於清教徒。1683年起,他開始從事商業活動,曾經到過國內外許多地方,乾過五花八門的行當,如販賣亞麻布製品和針織品、貨運業、海上保險業和磚瓦製造業等;並且積累了漂洋過海的經驗。1692年,他因經手保險的商船在英法戰爭中受損失而破產並被判入獄。1702年,他出版了著名的冷嘲熱諷的政治性小冊子《對付新教徒最直截了當的辦法》,抨擊保守派對不從國教者的迫害。1703年,他被政府逮捕,被判罰戴枷站立三天。笛福為此寫了一篇《立枷頌》,人們向他獻花、祝賀並且當街出售這首詩,反而把這次事件變成勝利。後來,由於哈利議長的斡旋,他才被釋放。作為從紐蓋特監獄中被釋放出來的條件,他從此以後為哈利寫政治性小冊子和當情報員。他是一個有驚人的充沛精力的人,為幾份報紙和刊物撰稿,同時還寫政治性小冊子,一生髮表了五百多篇文章。從1704年到1713年這九年里,他獨立主持了期刊《評論》,刊物上的文章幾乎全部出自他—人之手。那些文章影響了後來的報刊文章。
根據上面對笛福生平的簡略回顧,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經歷非常複雜和豐富。這給他創作《魯濱遜漂流記》提供了充分的生活知識和素材。笛福寫了三部有關魯濱遜·克魯索的書。第一部《魯濱遜·克魯索歷險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魯濱遜漂流記》(這是根據最初翻譯此書的林琴南譯本的書名沿傳下來的),出版於1719年4月,書一出版,立即引起轟動,在九個月內再版五次。當年,他還寫了一部續集《魯濱遜·克魯索再度歷險》,也是小說,內容描寫魯濱遜的商船遠航東南亞,直至俄羅斯的情節。1720年,他寫了第三部《魯濱遜·克魯索嚴肅的宗教沉思》,通過魯濱遜這個人物作宗教的沉思,嚴格地說,這說不上一部文學作品,所以不大為人道及。流傳最廣泛的始終是第一部。它在英國本土往往就以《魯濱遜·克魯索》的書名面世。
這部作品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我想,首先,應該歸功於作者塑造的魯濱遜·克魯索這個形象。他先是被俘為奴,後來又船隻失事,獨自—人被困荒島達二十餘年之久,受盡煎熬,但是始終毫不氣餒,力爭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在荒島上的生活實際上是一幅人類進化的縮影:從野果採集、野獸捕獵和牲畜飼養、糧食種植到造工具、造器皿和造船,歷經種種挫折,卻百折不撓,是一個實幹、苦幹、巧幹的人物的出色的典型。這樣一個無畏的人物當然會博得讀者的同情和喜愛。當然,他的這些行動是依靠從海船上取出來的工具完成的,這反而顯得更具有可信性。
其次,魯濱遜漂洋過海的經歷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說,魯濱遜,更確切地說,是笛福始終醉心於遠洋貿易。不管是笛福,還是魯濱遜,都是十足地道的商人,而且魯濱遜的買賣還包括販賣黑人。笛福在書中交代魯濱遜這種行為的時候,口氣平靜,似乎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反映了笛福身上的歷史局限性的烙印。但是,從另—方面來說,這也反映了奴隸制在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過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笛福作為一位有才能的作家,真實地反映了歷史進程的面貌。他描寫魯濱遜以荒島主人自居的沾沾白喜的情景,這實際上是殖民者開疆拓土的心態的流露。由於笛福編織故事的手段高明,魯濱遜作為航海者、工具製造者和商人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情不自禁地進入故事,和魯濱遜同歡樂、共患難。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共鳴。
以上的分析雖然簡單,我想基本上說明了本書始終引人人勝的秘密。
由於笛福在英國文學和報刊文學上的成就,他曾被稱為英國小說和報刊文學之父。除了《魯濱遜漂流記》外,他還寫了《摩爾·弗蘭德斯》、《大疫年日記》、《傑克上校》等作品,展示了他作為小說家的才能。但是,毫無疑問,是《魯濱遜漂流記》為他贏得了世界性的名聲。
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