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保衛戰1

童年保衛戰1

《童年保衛戰1》是2012年由企業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佳玲

基本介紹

  • 作者:廖佳玲
  • ISBN:9787516401590
  • 頁數:253
  • 定價:38.00元
  • 出版社:企業管理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10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童年保衛戰1: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從一個具有11年育兒經驗的母親的視角,講述了包括從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到孩子的入園、從孩子的身體發展到心理發展等,為人父母在養育0—6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全方位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作者還分享了自己在學習專業的兒童教育過程中的所得。從“全人發展”的親職教育新視角,闡述了諸如:好父母的家庭養育觀、完整和諧的生命觀和善美真的教育觀等內容。《童年保衛戰1: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不是理論知識的堆砌。而是結合了作者自己的養育成敗經驗以及作者在實踐過程中的大量親職教育案例,深入淺出。為讀者提供了豐富實用的親職教育指導和方向。

作者介紹

廖佳玲,網名心遠,一個11歲男孩的母親。英語文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曾任職外企管理、高校教師、專職母親等職業。自從自己的孩子出生後,就開始接受專業的兒童教育培訓。近年來致力於“全人發展” 的兒童親職教育研究及諮詢、兒童英語教學實踐等工作。曾為社區編寫《幼兒親職教育指導》等教材,並舉辦親子教育講座和兒童英語學習講座,長期擔任“李躍兒教育論壇” 和“竹蜻蜓親子論壇”版主,並長期接待家長有關親子教育的諮詢。

作品目錄

"目 錄
推薦序一 生命是需要敬畏的 /1
推薦序二 心有多遠,兒童教育之路就有多遠 /3
自序 母親,是世上最高貴的職業 /6
上篇 教子有方:為孩子打下人生的基石 /1
第一章用靈魂感受孩子的靈魂
——懂得教育才能做好父母 /2
第一節 上帝的美意 /3
第二節 好父母的家庭養育觀 /9
第三節 完整和諧的生命觀 /13
第四節 善美真的教育觀 /20
第五節 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30
第二章認識生命發展的奧秘
——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養育孩子 /33
第一節 全然開放的生命 /34
第二節 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世界 /45
第三節 大動作及平衡感的發展 /49
第四節 語言的發展 /55
第五節 如何才叫不輸在起跑線上 /64
第三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充滿愛的家庭才能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 /70
第一節 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愛 /71
第二節 讓孩子感悟愛的力量 /86
第三節 男孩子也可以哭 /103
第四節 與寶寶的心靈對話 /111
第五節 做守護天使,不做魔鬼 /118
下篇 花開有聲: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127
第四章決定孩子一生的最初記憶
——愛對了,才能教出聰明的孩子 /128
第一節 讓孩子學會生活——人生的基礎課程 /129
第二節 讓孩子了解規則和界限——人生的安全護欄 /139
第三節 開展親子閱讀 —— 一顆幸福的種子 /147
第四節 別讓孩子被恐懼追著跑——做好入園準備 /159
第五節 其實,我不是一個有準備的媽媽 /189
第五章引領孩子走好童年之路
——提高“父母力”,激發孩子的無限可能 /194
第一節 關掉電視電腦 /195
第二節 挖掘你的藝術潛能——養護孩子的心靈花園 /212
第三節 孩子的專注力從哪裡來 /226
第四節 慷慨分享的品質從哪裡來 /235
第五節 多一分信賴,少一分焦慮 /244
後記 感恩我智慧的母親 /250
參考書目 /253
"
"自序 母親,是世上最高貴的職業
一個“蒙大恩”的女子
回憶我的童年,記憶中只有村莊、田野、山坡、竹林、樹林。因為在那個年代,在那個祖祖輩輩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小村莊裡,從沒有過正規的幼稚園。孩子們都是大的帶小的,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長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七歲開始上國小,那是村莊裡的一所民辦國小,只有一個民辦老師(不是國家編制的正規老師)從國小一年級教到五年級。國小階段,我記憶中的多半時光仍是在田間山坡上度過的,因為除了每年的寒暑假以外,每到農忙季節,學校里都要放農忙假,一來老師要回家幫忙照顧農活,二來學生們也要幫助父母料理家務。國小階段,村莊裡還沒通電,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在學校里的時光非常短暫。回家後也沒有作業,或是在田間幫父母的忙,或是照顧家裡的雞鴨牛豬等。現在回想起來,那樣的童年,那樣的大自然教育,不正是現今開始在國內風靡的“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么?這樣一看,如今的主流教育,是前進了還是倒退了呢?
轉眼國小畢業,多半同學回家務農,少數進入國中繼續學業。我是少數中的一個。父母從沒對我有過什麼遠大期望,也沒在我面前說過“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出人頭地”之類的話,因為在一個祖祖輩輩都務農的家族,在一個祖祖輩輩都務農的村莊裡,父母們從不對孩子們有其他奢望。我的父母只是認為,我輕輕鬆鬆就國小畢業了,而且五年來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不讀書可惜了,那就繼續讀吧,讀到哪一天自己不想讀了就回來乾農活。我的國中是在鎮上的公立國中上的,此時我的哥哥姐姐都到縣城裡上高中且住校了,家裡的經濟情況非常拮据,許多鄰居都勸我的父母:“你讓孩子們上那么多學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得回家乾農活。”許多孩子不上學的家庭,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們已經可以出去打工為家裡掙錢了,而當時我們家在整個村莊裡是唯一一家三個孩子都在上學的家庭。
國中畢業後,我的父母最先是期望我能考箇中等師範之類的學校,畢業後在村子裡教書,結束祖祖輩輩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在那時,能進入中等師範學校已經是“上天”了。雖然我的畢業成績是全校第一且超出了師範學校的分數線,但是我仍然沒能被中等師範學校錄取,原因是一個老師的女兒頂替了我的名額。當時簡單淳樸的我,對此一點兒也不難過,心想:“上高中更好玩兒!”可是,這讓我的爸爸媽媽很犯愁,因為他們已經負擔不起第三個高中生的學費了,而且姐姐也沒能考上大學。但最後,父母還是決定搏一搏,讓我上了縣城裡的重點高中。後來哥哥也沒能考上大學,這讓爸爸媽媽有些失望,但他們也沒抱怨,讓哥哥也出去打工了。
高中三年,我仍是如在國小里一樣優哉游哉地混跡於班級前三名,但一直到高三,我都沒有明確的把握可以考上大學。因為,在那時,即使在縣城最著名的這所重點高中,一個文科班也就有一兩個同學能考上本科學校(一個班60個人),理科班的情況要稍微好一些,大約有五六個能考上本科。我還記得高考的那幾天,我仍是每天嘻嘻哈哈地遊走於校園間,同學們見了問我:“你這么高興是因為你覺得考得很好嗎?”我回:“我哪知道好不好,我都不覺得這是在高考。”不是我牛氣沖天,是我真的沒有抱一定要考上的希望,1/60機會,那實在是太難了!我當時只是想,考得上本科,是運氣,考不上就去打工,打工我也能打出一片天下!
結果,我不但考上了本科,而且考上了第一志願的重點本科!
在我們那個村莊,我是第一個上大學的人!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智慧得益於我成天跟在媽媽身邊學習下地乾農活、做飯、收拾家務、織毛衣、納鞋底、刺繡……按現在最時髦的教育行話來說,我的“感覺統合”發展得非常好。一個各種感官得到充分刺激的孩子,其智慧就自然地生成了。雖然我的幼稚園是在山坡田野間度過的,雖然我的國中母校也只是鎮上的普通學校,但是上高中後,我並沒有因為自己從未上過名校而落後於在縣城裡長大的那些同學。這讓我在養育我自己的兒子時,可以充滿信心地把“上名校”與“考大學”的焦慮關在兒子的童年之外;讓我放鬆地把兒子帶在身邊教他學會“生活”,和他一起享受生命成長的喜悅。
大學四年,舞台太寬廣了,我不知從哪裡走起。在這個大舞台上,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所以,大學四年的生活,雖然很自由,很快樂,很豐富多彩,但也有一些迷茫,因為我不知道大學畢業後的道路是什麼,我人生的方向在哪裡。畢業時,同學們有的出國了,沒出國的都拚命想留在首都,我也很想留在首都,雖然我不知道要乾什麼。1997年,剛剛實行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自由擇業制度,而不再是由學校“分配”畢業生。當我在北京找工作找得差不多的時候,上海的一家用人單位來系裡招聘,我抱著好奇的心情去面試了——因為上海,在我當時的生活視野里是一個陌生而遙遠的地方。結果,第一輪面試後,用人單位就提供來回車票讓我去單位看一看。我抱著免費旅遊一趟的想法,來到了上海——我人生的第一次獨自旅行。“我預先定準你的年限和你所住的疆界。”很多年後當我讀到《聖經》里的這句話時,欣然點頭。一趟免費的上海之旅,讓我放棄了留在首都北京的想法,當即與上海這家單位簽約。工作後,我在這裡遇見了我現在的先生。這是一個奇妙的約定!等我發白齒落的時候,我要向我的兒孫們講述這個神奇而美麗的愛情故事。
回顧我自己的成長曆程,為我以後養育我的兒子,鋪下了堅實的信心基礎,讓我有智慧和力量在為兒子的“童年保衛戰”中勝過環境壓力帶來的焦慮。讓孩子自由地成長非常重要!孩子首先應當學會生活,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和陪伴比豐富的物質條件更重要!我的父母沒有富裕的物質條件可以給我,也沒逼著我為出人頭地而學習很多知識,但他們卻給了我自由的心靈空間和充分的生活能力,讓我在成年後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和人生方向,可以很好地管理我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這讓我想起李躍兒老師提到的三類家長:第一類是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三類是既不懂教育又沒有很多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占據絕大多數,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製造。我的父母大概屬於第三類家長,而我正在學習並希望成為第一類家長。
一個“蒙大恩”的孩子
2000年5月。那些天,我的胃有些不舒服。於是去曙光醫院看中醫,準備把胃調理一下。醫生問:“月經來了沒?”我很詫異地回答:“我的月經一向延後幾天的。”其實心裡在想:“胃不舒服跟月經有什麼關係?”醫生也沒多問,把完脈,開了一大包藥。周三上午看完醫生,回家煎藥吃藥。周三晚上,腦子裡突然就想起上午醫生問過的話,莫非胃不舒服有別的原因?於是周四上午我便和先生一起去醫院進行了妊娠檢查。在等待結果出來的那幾分鐘,我和先生開玩笑說:“要是真的懷孕了怎么辦?”先生很輕鬆地回我:“不可能,我們的避孕措施做得很好的,怎么可能呢。”
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結果居然呈陽性!我還存有僥倖心理,傻乎乎地拿著結果去問醫生:“陽性是不是就表示懷孕了?”醫生頭也沒抬,回我:“是的。”在醫院大廳里,我和先生都沒有感覺到生命的喜悅,更感覺不到它和我們之間有任何關係。於是,我和先生一致決定:不要孩子!我又拿著化驗單回醫生那裡,要求做人流。醫生回說:“到專科醫院去做,我們這裡不做。”我問:“什麼叫專科醫院?”醫生這次抬頭了,盯著我,說:“婦產科醫院。”
打聽好婦產科醫院的地址後,第二天,我和先生一早就去準備做人流。來到醫院,說明情況,醫生說:“你的情況今天不能做,下周一再來看。”
為人母多年後,我才明白造物主多么愛我!沒有讓我成為殺人犯!上帝多么愛我的孩子,沒有讓孩子被我這個“預謀犯”給殺掉!無知者無畏!後來,在我的孩子健康地成長到三歲時,我才明白,孕期服用某些藥物可以導致孩子耳聾。要是當初我就知道了這一點,我可能也就沒有勇氣把我的孩子帶到這個世上來了!
周五回到家,我非常氣餒,到處打電話給朋友,把發生的一切向他們述說,這其中,沒有一個朋友主張我們做人流,並一再警告我:“這是你懷的第一個孩子,人流後很容易造成不孕。” 我的決心,也動搖起來。就在周末的等待和煎熬中,一種平安和喜悅的感覺在慢慢升起。周一早上,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醫院,而是打電話給老闆:“我懷孕了,需要休息兩周。”
我沒有心思想像電話那頭老闆的表情,我才是一個進公司三個月不到的新員工!我也忘了當初我進這家外資公司時的喜悅和遠大計畫,忘了當初我對高級白領的嚮往和執著追求,當下,想做媽媽是我唯一的喜悅和期盼!
人生,就是不斷地做出選擇!很多時候,人算不如天算!進那家新的外資公司,是我兩個多月前千挑萬選作出的選擇;兩個月後,選擇做母親,意味著放棄我最初的職業計畫。但是,我最終選擇了先做母親。選擇了就不後悔,選擇了就全然接受,選擇了就全心全意!回顧這些經歷,印證了紀伯倫的詩:“孩子,只是借我而來,卻不是從我而來!”不管我有沒有準備好做母親,不管我想不想要這個孩子,造物主對每個生命,都有他自己的計畫。我的孩子,就是不可思議地來了。
一份高貴的職業
我出生在20世紀70年代初,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長年代是在20世紀,30歲前的價值觀來自於中國傳統家庭及學校教育的薰陶,30歲後的價值觀更多地受西方文化、哲學、生命觀、心理學等的影響。所以在我身上,常常會看到兩種價值觀的印記:一種是中國傳統文化教養下的保守的、謹慎的、樸實的甚至有點落伍的女人;一種是在新世紀裡受各種文化衝擊,崇尚自由、獨立和尊重的知識女性。
借著做母親的機會,東西方的這兩種價值觀和智慧在我的生命里有了交集。
十幾年前,我帶著絢麗多彩的理想,從象牙塔里走到無限寬廣的社會大舞台,心中充滿豪情壯志,夢想像長了翅膀一樣漫天飛。未來,如春天的田野,繁花似錦,燦爛耀眼,一望無際!
可是,造物主造了女人,是有另一番計畫的!正在我躊躇滿志地設計我的人生時,正當我剛從一個懵懂無知的象牙塔女生嘗得一點點職場的喜悅時,造物主,卻在我身上實施了他的計畫!他把我的孩子送來了!在我還沒準備好做母親,甚至根本就沒想過要做母親的時候!歲月,用她那毫不留情的大手,翻過我生命中的青春畫頁,讓我匆忙地進入母親的角色,進入瑣碎的生活;歲月,又用她那智慧的大手,把我帶進生命中至善至美的旅程,讓我明白造物主的美意和生命的真諦。
如果不曾做過母親,我怎知道什麼是完整的人生?如果不曾親自撫育過孩子,我怎能收穫生命的喜悅?如果不曾見證過小生命的成長,我怎能如此恭敬地感恩造物主對生命的眷顧!
與兒子一起走過11年,我常常在心中掂量“母親”在孩子生命中的分量!我不知要如何詮釋“母親”二字,才不至褻瀆造物主給予她的名份?要如何行出“母親”的樣子,才配得上這名分的榮耀?如果說,我們的母親或祖母,還有本能來愛她們的兒女,這份本能的愛,足可以覆蓋她們因為無知或無意而在兒女們心靈上烙下的傷痕;而我們這些生活在新世紀的年輕母親,已經在漸漸失去那份本能的愛!如果我們不能喚回我們心中最初的那份母愛,不能回歸造物主給予母親們的使命,那么,我們在孩子的心靈上,留下的就只有深深淺淺的傷
痕了!
棄嬰、親子關係惡化、未成年人離家出走、少女媽媽數量不斷增加,青少年網癮、毒癮,青少年跳樓、割腕,子女弒母弒父以及節節攀升的離婚率……每一條新聞都足以讓人心碎!有人說“搖搖籃的手可以推動整個世界”,也有人說“母親的素質決定民族的命運”。作為個體的母親,我也許沒有那么宏偉和高尚的目標,但我相信,每個個體的母親,其力量匯集起來,足以影響教育和社會的進程。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這更是一個不同於我們祖母那一輩的全新的時代。做母親需要學習!我們要學習已經失去的母愛本能,也學習我們的祖輩不具備的對於生命的全新認識!在做母親前,我想當然地認為“養孩子,誰不會?”可是,上天卻給了我很多功課,終於讓我明白,事情沒有我想像的那么簡單!從國小到大學,我學過各種各樣的知識,但沒有一門功課是教我如何做父母的。在我做母親的11年中,我走過很多彎路,吸取了很多教訓,才積聚起今天的一點點智慧,才開始掂量“母親”的分量,才甘願放棄少女時豪情壯志的夢想,心滿意足、滿懷喜悅地履行母親的職責。我願意,將我這11年做母親的經歷,原原本本地奉獻出來,讓更多的母親能夠避免我曾經走過的那些彎路,讓母親們能夠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正確對待生命的成長
上,而不是放在焦慮、糾結、自責、破壞、病急亂投醫的消耗上。我也願意,和更多的母親一起分享生命成長的奇妙和喜悅,一起來見證母親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意義。在此,我把11年做母親的經驗,匯集成一套書。這套書從生命的最初講起,既包括為人父母需要了解的關於養育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孩子小學生活的點點滴滴,一邊真實地直面應試教育,一邊從母親的角度出發,講述如何幫助孩子在應試教育的洪流里遊刃有餘,甩掉包袱,輕鬆上陣!在這些書里,我不僅分享全新的育兒觀念和方法,也分享一個母親和一個孩子的生命成長曆程。
在這11年的歷程中,我除了學習正確的生命教育之外,更多的時候,為了保護孩子的童年,我需要與環境和習慣作戰:一方面不讓環境動搖我的信念;另一方面,不讓我的舊觀念和舊習慣時刻跳出來傷害我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我需要時刻擦亮我的眼睛,敏銳我的心,堅定我的信念,來明白生命的真諦,來保護孩子那稚嫩卻珍貴的童年。只有當我能夠持守生命的本質和愛,我才能在這個日新月異信息紛繁的時代里不迷失自己,才能為孩子撐起一片純淨的天空,成為孩子生命的守護者!這絕不比世上任何一份工作容易!時至今日,即使我不斷學習,不斷提醒自己,但有些舊的習慣還是會不斷跳出來張牙舞爪地刺痛我的孩子。“心意更新而變化。”這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一生的功課。打完“童年保衛戰”,我將陪伴兒子進入下一個成長的歷程。也許,等我的兒子20歲時,我又可以和更多的父母分享“青春期保衛戰”了。
為人母11年,與其說是我在帶領我的兒子成長,不如說是我的兒子讓我更好地成長了。孩子從至高之處帶來的生命之榮光,照見並完善我自己過往生命中的欠缺,也照亮了我後面生命的道路。
然而,在我們身處的社會價值觀里,許多母親常常會問:“身為母親,對一個女性有什麼好處?它值得讓女性付出所有的努力嗎?”我認為,只有當全社會都對這個問題有正確的理解並給出正確的答案後,我們的社會才能走向一個更美好更和諧更健康的方向。母親,是世上最高貴的職業!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