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海源

章海源

參與了我國早期不鏽鋼產品的工藝編制和焊接技術開發,推動了我國紡織機械產品開發。在企業技術改造和機械製造工藝技術人才培養、現代集成製造系統(CIMS)開發與套用等方面作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章海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樅陽縣
  • 出生日期:1931年5月4日
  • 職業:紡織機械製造及焊接專家
  • 性別:男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簡歷,主要論著,

人物生平

出生於安徽省樅陽縣一個農民家庭。1938-1945年就讀於家鄉孫家畈國小、桐城縣浮山初級中學;1948年在桐城縣立高中畢業;1949年1月在安徽合肥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先遣縱隊第七幹部支隊,學習城市政策、土改政策、新民主主義論等革命理論知識,參加渡江戰役,渡江後在共青團蕪湖市委員會工作;1949年12月在蕪湖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調乾報考清華大學機械系焊接專業,在校五年刻苦攻讀,學習成績優異,被評為三好學生;1958年清華大學畢業後,到江西拖拉機製造廠任技術員;1963年進入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任技術員、工程師,參與了我國早期紡織機械不鏽鋼產品的工藝編制和焊接技術開發。1965年,負責北京維尼綸厂部分引進設備的自動氬弧焊工藝和質量保證措施的制定。1966年,負責紡織工業部下達的大型蒸煮鍋不鏽鋼複合鋼板(從瑞典進口的200立方米複合鋼板蒸鍋)的組裝焊接技術工作,這項工作被紡織工業部認為是自力更生解決技術難關的典範。1967年,先後在《焊接》雜誌上發表多篇專業論文。參加紡織部組織編寫的《化纖印染設備不鏽鋼材料選用與焊接》一書的編寫,該書於1978年由紡織工業出版社出版。1968年,主持等離子焊接試驗研究,是我國較早將等離子焊接技術套用於生產單位的專家之一。他開發的等離子弧焊技術,套用於上海石化腈綸廠大量設備的焊接中。1974年,試驗將脈衝技術套用於等離子焊接。1978年,開始從事技術管理工作,負責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熱加工工藝管理、新產品試製以及日常生產中技術質量問題的處理。1981年,任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副總工程師、紡機行業焊接專業組組長。在全國紡織機械行業中建立了第一個焊接試驗室,並接受紡織部機械局的委託,研究推廣焊接新技術,特別是在超薄不鏽鋼板的焊接工藝技術開發上有了新的突破。參與國產年產1.5萬噸滌綸短纖維紡絲聯合機的研製,直接指導紡絲箱組裝焊接、耐磨合金堆焊、不鏽鋼絲網布焊接、氟利昂泄漏測試、熔體輸送高壓夾套管焊接組裝等技術攻關,多項技術超過了當時的引進工藝技術。LHV432型、LHV431型滌綸短纖維紡絲聯合機的攻關項目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熔體輸送高壓夾套管焊接組裝獲紡織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3年至1984年,參加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對優先發展領域、重點行業科技發展長遠規劃的調研和預測、論證工作,對“機械基礎工藝(焊接)”專題進行研究。
1985年以後,主管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工作,從事焊接工藝的技術開發,分管鑄工、鍛工、焊接、熱處理等技術工作。主持建立壓力容器質量保證體系,取得壓力容器設計製造許可證;主編《壓力容器質量保證手冊》,使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成為紡織部和市經委系統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的先進單位,獲上海市投產超產技改獎。1985年3月至4月,赴德國參加POY高速紡絲機設計聯絡、技術引進談判工作,為企業高速紡絲機的生產做好技術和組織準備。1985年7月,赴瑞士驗收等離子噴塗設備,帶領驗收組按計畫認真開展工作,全面學習和檢驗,對各台設備及CNC主機性能、質量都進行了調試,掌握了工藝方法及技術關鍵,順利地完成驗收任務。1987年5月至6月,赴義大利參加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產品設計聯絡、技術引進。開發壓力容器封頭旋壓技術、技術論證和選型決策。
1990年起,參加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863/CIMS)工程項目,先後擔任該工程的副總設計師和總設計師。1990年4月24日,經國家科委批准,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成為863/CIMS主題第一批四個重點套用工廠之一。CIMS工程為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95年12月,獲機械部第三屆中國機械行業企業管理重大創新成果獎;1997年11月,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9年12月,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獲科技部CIMS高新技術套用示範企業稱號。章海源還擔任上海市焊接協會副理事長,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同年被評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5年至2002年,擔任上海市863/CIMS專家組專家,參與了上海市CIMS套用工程的推廣與套用。1996年7月離休。

技術成就

章海源於1963年從江西來到上海,進入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工作。當時正是國際紡織業突飛猛進、進入化學纖維大發展的新時期,我國急需滌綸、錦綸、腈綸等合成纖維機械。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開始了艱難的研製攻關。剛剛走上技術工作崗位的章海源,以極大的工作熱情投入到化纖紡絲機不鏽鋼焊接工藝編制和技術開發中去。研究和推廣氬弧焊技術,先後負責研究手工氬弧焊、鎢極氬弧自動焊、熔極氬弧自動焊、脈衝氬弧焊、超薄板(0.08mm)氬弧焊、管道全位置自動氬弧焊等技術,主持制定氬弧焊工藝規程,引進和擴充了焊接設備,使氬弧焊成為工廠主要焊接方法之一,解決了化纖紡絲機不鏽鋼薄板焊接容易焊穿的難題,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1965年,章海源為北京維尼綸廠制定部分引進設備的自動氬弧焊工藝和質量保證措施。氬弧焊簡稱TIG焊,是用鎢棒作為電極,用惰性氣體——氬氣作為保護介質的一種電弧焊,比一般電弧焊更具優越性,能適應不鏽鋼薄板的焊接,操作方便,焊接質量高,不易產生氣孔、夾渣、未焊透等缺陷。而且氬氣價格低,填充金屬耗量少,比小直徑焊條手工電弧焊的成本低。當時,研究自動氬弧焊工藝的在我國還為數不多。章海源在這項焊接技術的推廣套用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簡歷

1931年5月4日 出生於安徽省樅陽縣
1953-1958年 清華大學機械系焊接專業學習
1958-1963年 江西拖拉機製造廠技術員
1963-1978年 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技術員、工程師
1978-1981年 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技術科副科長、支部副書記
1981-1996年 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顧問
1990-2002年 上海市焊接協會副理事長
1990-1992年 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863/CIMS工程總設計師
1995-2002年 上海市863/CIMS專家組專家

主要論著

1.章海源.我國第一批200m3複合鋼板蒸煮鍋組裝焊接成功.焊接,1967 (1-2)
2.章海源等.化纖印染設備不鏽鋼材料選用與焊接.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80
3.章海源.機械基礎工藝.焊接,1983(3)
4.章海源,榮一鳴.溢流式染色機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國產化.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紡機器材專業委員會染整、化纖設備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國產化研討會論文.1989
5.章海源,趙彭生.(雙尖角磁場再壓縮等離子弧焊接中厚板).第二屆國際焊接發展學術會議論文(在美國召開).1989.5
6.章海源.壓力容器質量保證手冊.1993.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