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時升,江蘇無錫人,1918年8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委員、世界和平女神香港基金會書法藝術委員會會員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章時升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無錫
- 出生日期:1918年8月
江蘇省書法家,社會評說,
江蘇省書法家
人物簡介
章時升,1918年8月生,江蘇無錫人,曾任東北壙醫院院長,主治中醫師。錫山市書法家協會顧問,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委員、世界和平女神香港基金會書法藝術委員會會員,曾獲國際“和平女神杯”、“世界遺產杯”、中國書畫《王屋山杯》、中國書畫家協會《強國之夢》、中國藝術家名人作品展示會優賞獎等80餘次獎項。作品被收入《國際書畫精品集》、《中國書畫藏典》、《中國藝術人才書畫集》等國內外十多種冊集並被收藏,個人傳略輯入《二十世紀人物大典》、《中國藝術人才書畫集》等,獲國家一級書法家證書,被評為2005年中國書畫年度人物。
社會評說
當今書壇,群芳爭妍,名家輩出。在這座百花園裡,那些名副其實,實過其名者尤為人們所敬仰。
在無錫這個太湖之濱、古老而美麗的人文薈萃之地,仙逝不久的章時升先生,就是一位精研傳統而又自成一家、實過其名的書法大家。
章時升先生1918年生於無錫,幼承家學,喜讀詩書,少年時代就系統臨習碑帖,思練揣摩,臨池不輟。他融貫中西,盡得古人精髓,為其在書法藝術領域取得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章時升先生一生以學術為伴,有著深厚的國學功底兼融中西。品讀他的書法,不禁為其深厚的傳統功力所折服.章先生的書法作品之所以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是因為他的書作既講究法度,又有氣,兩者的融合使其的作品至真於完善,達到至法的境界,'章先生的藝術之路與齊白石非常相似,他真正上的書法藝術活動是從六十歲才開始,他退休後走上了一條遙迢之路、辛苦之路、寂寞之路。他潛心研習傳統,走進經典作品日漸法度嚴謹,運用自如,最終達到將深厚的傳統積澱於胸,並融時代特色個性於一體,這真是學法用法破法到至法過程,也是一條寂寞之道。氣韻則是作品表現出的風格、神采、氣息、韻律等,它是性情的流露,是個體的語言樂感滲透。章先生的書作,不管尺幅大小都力求一股氣貫穿始終,而顯現出靜的氣勢和行雲流水的韻味,古撲而雅致。先生創作之前會用心醞釀性情,一旦下筆盡顯心波,充分表達精神風貌,在強調風格的同時,把個性結合起來的精品書作。
從章先生的書法作品中能傳達出一種明徹高遠的意緒,可從中悟到陶淵明的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格調。正是因為“心遠”,所以無意看山而見山,在超塵脫俗的境界中表達了書家的情懷。品讀章先生的書法作品還讓我想起了王維的山水田園詩:“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書家同樣用自己內心的寧靜和頗俱動感的筆墨線條,為我們勾畫出書法的詩境。掩卷神遊,仿佛聽到東坡“寄蜉蚴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概嘆。章先生作品所營造的如詩的迴響,是心靈的語言,來自於骨子裡的悠然、閒靜與曠達,正是他多年來不尚時風不慕虛名,追求“心與道合”,“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襟抱所致。
章時升先生的書法取法寬博,古意濃郁,筆墨線條之中凝聚了豐富的學養,可以看出他多年來渲染在經典傳統之中,崇尚二王,顏真卿,蘇軾,米芾,蔡襄,董其昌,文徽明等大家的作品,吸取各家的神韻,加以通會,形成了自己的書風,章時升先生的書法用筆樸拙中常有秀麗,結體古雅謹嚴,看似沒有大起大落的對比,實則內蘊豐厚;線條看似平淡,卻於平淡中時出新致,在簡樸和諧中蘊藏著獨特的韻味,觀之令人如飲佳釀,先生的書法走的是一條純正儒雅的古典路子,帶有十分明顯的文人氣息,沒有深厚的傳統功底是很難做到這樣高度的。正是日久年深的積累,才使他的書法技法含量很高而且運用純熟,筆下溶入了許多古法,卻看不出痕跡,在書寫中自然流露,越細讀越覺得意味深長。
由於章先生與生俱來的一種明朗氣質,使得他的書法如似晉,宋人的氣格韻致中又多了一種現代人的生命張力,多了一種自然的任化。觀照章先生的書法藝術語言,點劃筆墨間所散發出的自然與中和氣象,是中國傳統文人孜孜以求的“不激不厲、風規自遠”的境界,能讓我們的日漸浮躁的心歸於寧靜,並在寧靜中得到美的享受。
中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若想有所建樹,第一要有高尚的人品,第二要有高深的學養,第三要有高邁的才情,第四要有高度的技巧。人品高則用筆厚。書法之道實為宇宙大道的體現,老子以為,道之為物,廣大深厚,運轉不息,化育萬物,生生不已,厚德載物,所以告誡人們,做人要“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中國人講人品,就是要效法自然,黜聰明,去機巧。為人厚道,人品必高;為人輕薄,人品則底。“書為心畫”,“書如其人”。用筆靈巧而不厚則輕滑,用筆張揚而不厚則油滑,富有智慧而厚道之人,才能有靈動而厚重,雄強而渾厚的書法用筆,才能進入“大巧若拙”的書法創作境界;學問深則氣象大。
蘇軾曾說:“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書法以氣成象,以韻通神,象也者,意想心物之為象,神也者,“陰陽不測之為神”。象之“隱”,神之“靈”,非用眼直觀所能見,須以學問拓寬心靈境界,才能撥開迷霧睹青天,去體悟撲朔迷離的景象,感受隱約恍惚的神韻;有才情則創意多。
書法是中國獨有的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成體系,須繼承傳統才能有所創造,沒有傳統的學習積累而任情率性,只能是畫符塗鴉,但只知繼承,不思進取,又難有成就。個人書風的形成須要才情,這種才情包括對書道觀念的會心和認知,對傳統形式的選擇和認同,對生活閱歷的感受和頓悟,對自我樣式的錘鍊和提純。以才情出新意,心源汩汩,層出不窮;功力深則任自由。沒有法度的胡塗亂寫是不能成為書法的,但在深厚功力的基礎上卻可以“任情率性”。一點一畫,已非一般點線,而是富含審美能量,表達情感和個性的形式。用筆如飛,得心應手,筆筆得法,力壯氣足,哪怕細如髮絲處也毫不怯弱,鐵畫銀鉤,最見精神。因此,只有上述四者俱備,才能達到人品與才情的統一,神采與形質的統一,天然與功夫的統一,才是真正有投資收藏價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