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章文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專門史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所獲榮譽,
人物經歷
1951年10月27日 生於廣東省汕頭市。
1959年9月至1970年7月 汕頭市讀國小、中學。
1970年9月至1978年9月 韶關製藥藥廠工人、幹部。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 中山大學歷史系讀大學,獲學士學位。
1982年8月至1988年9月 擔任歷史學家、民族學家戴裔煊教授的學術助手,直到戴先生去世。
1985年6月至1991年4月 中山大學歷史系講師。
1991年5月至1999年6月 中山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1999年6月至今 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1998年至2003年 中山大學歷史系世界古代教研室主任。
社會兼職方面:
2001年至2008年廣東省政協第八屆、第九屆特邀文史委員。
2001年12月起廣州十三行遺址開發利用促進會顧問。
2003至2006年廣州大學城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環境藝術分委員會委員。
2005年8月起南粵先賢館入館先賢評選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2005年 中央電視台四集電視專題片《帝國商行——廣州十三行》史學顧問。該片於2006年瑞典“歌德堡號”來華時在海內外播出。
主講課程
自1985年至今,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開設歷史系課程如下:
1.《中葡關係與澳門歷史文化》,1985年2月為中山大學港澳研究所碩士生開設,以後長期作為歷史系本科生選修課,碩士生、博士生專業課。
2.《世界中世紀史》,中山大學歷史系本科生專業基礎課,1990年至2006年任主講教師。
4.《早期中西關係史》,1998年9月起為歷史系碩士生開設,後因故暫停。
5.《中外關係史名著導讀》,2005年9月起為歷史系碩士生開設。
6.《中國古代傑出人物》,全校公選課,2000年。
主要貢獻
澳門歷史文化方面:
1、《澳門紀略研究》,論文,3萬字,中華書局《文史》第33輯(1990年10月)。
2、《澳門與中華歷史文化》,專著,22萬字,澳門基金會1995年版。
4、《澳門歷史文化》,專著,34.6萬字,中華書局1999年版。
5、《葡萄牙東波塔檔案館藏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二冊,120萬字,澳門基金會1999年版,與澳門學者劉芳合作。
6、《澳門詩詞箋注》,三卷四冊,100萬字,澳門文化局,珠海出版社2003年版。
7、另發表論文20餘篇。
8、《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澳門卷》,中央文史研究館項目,2008年至2010年,任項目主持人。
清代廣東十三行與早期中西關係方面:
1、《從封建官商到買辦商人——清代廣東著名行商伍怡和家族剖析》,論文,4萬字,《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3、4期。
2、馬士《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譯著,五卷三冊,141.7萬字,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負責校注。
4、亨特《廣州“番鬼”錄》,譯著,11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負責校注。
6、《清代廣州十三行與澳門》,論文,2萬字,《澳門雜誌》第9期(1999年4月)。
7、梁嘉彬《廣東十三行考》增訂本,30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受著者委託負責校注。
8、《廣東十三行與早期中西關係》,專著,30萬字,已交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
9、另發表論文近20篇。
明末清初天主教入華史方面:
1、《清代澳門詩中關於天主教的描述》,論文,1.8萬字,澳門《文化雜誌》第21期(1994年冬季)。
2、Os Poemas de Wu YUshan(Simon Xavier da Cunha)Sobre O Cristianismo(《吳漁山天學詩研究》),論文,中文本2.5萬字,葡文本載Religiao E Cultura, Macau,1997.。
3、《吳漁山的明遺民形象》,論文,3萬字,澳門《文化雜誌》第43期(2002年夏季)。
4、《吳漁山為修士前與佛道兩教的關係》,論文,1.5萬字,澳門《文化雜誌》第44期(2002年秋季)。
5、《吳漁山繪畫與天學》,論文,0.8萬字,澳門《文化雜誌》第47期(2003年夏季)。
6、《澳門與西江流域的歷史文化聯繫——利瑪竇等在肇慶傳教活動剖析》,論文,2萬字,澳門《文化雜誌》第56期(2005年秋季)。
8、《吳漁山及其華化天學》,專著,30萬字,中華書局2008年版。
9、另發表論文近10篇。
所獲榮譽
1985年中山大學優秀教師。
1994年7月《澳門紀略研究》獲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論文二等獎。
1999年9月《澳門與中華歷史文化》獲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專著二等獎。
2005年7月《葡萄牙東波塔檔案館藏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獲首屆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作一等獎,與澳門學者劉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