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章懷山原名天平山,唐朝
李賢太子被母后貶為庶人,驅趕到巴州;只因《黃台瓜辭》一首,觸犯了
武則天的威嚴,乃派遣使者金吾將軍邱神績趕赴巴州,令李賢自盡,李賢死時年方31歲。女皇駕崩以後,因李賢太子飽覽群書,胸懷大志,才被追封為章懷太子,以表追念之情,修建廟宇“
章懷寺”,山名改稱章懷山。
目錄
景區概況
章懷山旅遊區是由天上皇城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計畫總投資1.2億元,本著“自然生態,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開發和保護並舉”,規劃開發原始森林保護區、宗教文化祭拜區、章懷人文民俗區、兒童遊樂玩耍區、農林觀光採摘區及後備地產度假區等六大區域,建成集風景攬勝、休閒度假、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章懷山旅遊區主要自然景點有:迎賓瀑布、九龍瀑布群、福祿壽三元石、木魚山、尖山、塔子山、紫游山、狀元山、無極山、太子岩;龍王洞、太子洞、連二洞、漏米洞、青龍洞、摩崖洞、雙龍洞、磨子洞、水簾洞;三印泉、柳樹泉、酒久泉、十二生肖泉;臥龍灣、青山灣、葫蘆峽;天子湖、碧波湖、玄武湖等;主要人文景觀有:天平觀、章懷寺、木魚塔、民俗博物館、民俗劇場、來龍山莊、章懷山度假村等。
章懷山旅遊區將成一處供人們生態觀光、游山樂水、尋古探幽、休閒度假的綜合性景區,為世人提供一處回歸自然、放鬆心靈的旅遊勝地。
生物資源
由於交通閉塞 ,章懷山現在仍是純原始狀, 所有自然資源還沉寂在巴山蜀水裡。章懷山樹木參天,植物資源豐富。
文化寶庫
天平山,後人又稱為章懷山,山上的古廟叫做“章懷寺”。山與廟為何均名“章懷”?據《唐史》和《廿二史札記》記載;唐高宗李治的寵妃武則天,她親生了四子:長子李宏、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長子李宏為皇太子,性情仁厚,高宗欲禪位給他,武則天想篡位稱帝,乃以藥酒毒死了長子宏。公元675年,高宗又立22歲的次子李賢為皇太子,交令太子兼理國事。李賢容止端重,勤奮好學,頗富文才,嘗集當時各儒共注南朝人范曄著述之《後漢書》。他處理政務,亦深有才幹,武則天正欲逞志不得,故暗中懷恨於心。一次,李賢觸忌,高宗欲赦其罪,武后曰,大義滅親不可赦也,遂借端將賢貶為庶人,流放到窮鄉僻壤,不毛之地的 蜀北巴中邊境的天平山,築茅庵草舍以棲身,餐野果山泉以度日。
李賢太子被驅趕到巴州的荒涼山區後,仍不芒廢學業,日夜苦讀群書。他有感於父皇的崩逝,母后的乖情,便作了一首《黃台瓜辭》,辭曰:“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這首辭不久便傳入京都長安,武側天知道後,認為觸犯了她的威嚴,忌心遂起;乃派遣使者金吾將軍邱神績趕赴巴州,令李賢自盡,李賢時年方31歲。
以後,武則天身亡,李賢才被追封為章懷太子。宋代開始在李賢流落巴儀地界的寓所修建廟宇,以表追念之情,廟宇即稱為“章懷寺”。元、明、清各代歷經興衰,如今看到斷壁殘垣的章懷寺古廟舊顏,系明代成化年間的建築。從前,廟宇分作前殿、正殿、後殿、左右配殿,在章懷寺的主配殿中,除供奉釋迦牟尼、韋馱、四大天王、文昌、瘟祖諸神像外,還專門塑有則天皇太后和李賢太子泥身鎏金像,安放在國母殿內。
距章懷寺200多米遠的山岩邊,有一尊光滑突起的大岩石。活像一朵神奇的巨型磨菇,從天而降,寄生有險峻陡峭的山岩上。相傳,昔日李賢太子隻身居處山上,每當晨曦初露的時刻,他就起床,捧書來到石上,面對旭日,誦吟詩文。頑石東側天生一道向內凹陷的懸崖地,懸崖正中有一石洞,四周無路可入,僅飛鳥方能棲身其間,遠遠望去,猶如一方銀白色的大鏡屏,懸掛在章懷寺的山岩邊,人稱此岩為“太子岩”。
太子洞鑲嵌在太子岩壁之中,而太子岩又依附於章懷山之東側邊沿,洞與岩,岩與山,互相襯托。太子岩頂端的圓形大岩石,朝夕親吻著大自然的風霜雨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頑 石表面逐漸變成了灰黑色,石上草木不生,僅長著一些苔蘚植物。緊靠岩石外沿繞行一周, 約莫180餘步,石頂正中有“普陀院”三字,字徑33厘米以上,橫行排列,周圍題詩不少, 皆為遊人手跡,其中有一首七言詩句寫道
巍巍太岩鎮九龍,粼粼波光映奇峰。
攀登不畏跋涉苦,嵐景投入水晶宮。
這首短詩把太子岩的巍峨,九龍場的險要,章懷山峰的奇妙,合作水庫的碧波,描繪在一幅 天然的畫屏上,牽動遊人要想去領略太子源的無限風光。
在太子洞下20米的山岩旁,有一塊狹長的荒草坪,遺留著廟宇基痕。過去此地民眾為祭祀章 懷太子李賢,修建了一座依山傍岩的太子廟。
就在這鬱鬱蔥蔥的章懷山上,除聞名千載的太子岩和太子洞而外,還有前山後山布滿了畸形 異狀的大小山巒和岩洞,共有82澗,72包。其中較有名氣的山洞是:蓮花、龍王、三耳、鷂 子、磨崖、牛角、連二、火東、後背、穿岩諸洞;比較有名氣的山巒是:木魚、塔子、尖山 、紫游、屋脊、金角、啄尖、雞山、瓦子、瘟牛、大折、牛背諸包,章懷山真成了山包岩洞 的天下了。
景點介紹
章懷山風景區,天險太子岩。前觀梓由寺,遠瞻望羅花。天花關公寨,喜鵲把架啄。懷寺塔子包,石佛管蓮花。
七十二包神物景,八十二洞仙人塌,太子巧作瓜曼詩,碧血染紅杜鵑花。
章懷寺位於巴中市西南,地跨巴儀兩市縣交界處。面積數百平方公里,山勢險峻,遠近聞名。素有七十二包,八十二洞,周圍有九十二座群峰環繞。山嶺延綿交錯,山溝狹窄縱橫,深陷密布。看山嶺,領另有多峰。瞻山溝,溝溝有多洞。山崖陡峭,山崖雄偉,山溝狹窄深陷,形成了山頂亦獻天。山溝幾丈寬,對面能說話,相逢得半年的地址風貌景象。主峰塔子包海拔七百八十八點三米。群峰起伏,氣勢磅礴,風景秀麗。今目游觀七十二峰,峰峰各具奇異。瞻看八十二洞,洞洞各有特色。從高處面向四周遙望,山嶺綿綿不斷,山峰圍繞有序排列,無不使人嚮往。
山上松柏參天,洞岩奇險,廟宇幽靜,景色迷人。是一處及佳的旅遊聖地。章懷山路經魚都埡、菜家店、雙玉石、三等坡與朱總故里琳琅風景區相連。經昌河、奧盤債、碑埡合與龍騰寨風景區接址。山中有唐朝高宗皇帝之子—章懷太子讀書誦經住過的石岩與石洞。著名的章懷寺、太子岩、太子洞和神秘的七十二包、八十二洞一起早已聞名於巴蜀及神州大地。圍繞章懷山周圍縱橫數十里以內有多處地形獨特,山岔雄偉。各具特色美麗風光的各山。埡口是路徑章懷山往返巴、儀兩市縣邊境相連的幾十個集鎮重要山岔要塞雄關險道。在我們這裡流傳一首民謠:“一對喜鵲世不休,兩座尖山對楊柳。滿風吹過破鑼響,太子攻書望梓由。玉雞鳳鳴羅華姐,川洞關門檔過風。木銀燈照經書卷,討口奉恩古方州。龍騰金馬飛,文昌奧盤歸。二埡即魚碑,五郎方燈會。龍頭鳳凰鳴,天星照福臨。黃沙相對忍,石龍自馬新。八仙大寨望金角,三包金土打鐵坡。黃色茶香調二啃,朝元落頭觀音閣。鳥都澤河韓雙廟,古基寶珠犀牛角。柏杈溫牛打牛貨,朱寨石佛蓮花雜。這首民謠從古傳到今,而今這裡的老少、婦孺總能哼上幾句。相互傳頌當地的美景地名,人文和情懷”。同時也是這裡遊覽路線圖。
章懷山的由來,有石碑記載,唐朝以前叫天坪山,廟宇叫天坪觀。唐朝高宗皇帝之子—章懷太子李賢被貶流放到天坪山一帶來到此山。當地官府及民眾就將此山改名為章懷山,廟宇改名為皇莊寺。
據《唐史》哈《二十二扎記》記載,唐高宗李治與寵妃武則天,張長安城外狩獵。他們兩在樟樹下遊樂言歡。懷上了孕,生下的兒子。而後就冊封為章懷太子那就是李賢。高宗皇帝與寵妃武則天升下了四個兒子,長子李宏、次子李賢、三子李中、四子李顯。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封了李治為皇太子,但李治體弱多病,性情軟弱。在立禪位確將禪位給了侄子李君獻,並立有繼位詔書。唐太宗駕崩後,李治認為他是皇太子,理應由他繼位。因此對李君獻極為不滿,急於搶班奪位,後來李君獻將皇位轉讓給了李治。李治繼位後,由於體弱多病,經常不能聽政批閱奏摺。就叫寵妃武則天代理批閱奏摺。時間長了武則天就產生了篡權稱帝的野心,因此而生。公元659年高宗立李宏為皇太子,並將禪位給他。李宏為人性情仁厚,但武則天早有篡位之心。她哪能容忍。不久就用毒酒將李宏毒死。為了開脫罪責說李宏太子有不軌之心。公元673年高宗又立22歲的李賢為太子,並令其監理國事。章懷太子李賢勤奮好學,頗有文才嘗集當時各孺共注南朝人范曄著述之《後漢書》。處理政務並深有才幹。但武則天正欲逞志不得,暗中懷恨在心,故意刁難,對皇太子李賢十分苛刻。皇太子李賢向父皇李治說了事實真相,本想父皇能幫助他說服母后悔改,不料武則天確抓住不放,聲言大義滅親不可赦也。隨借端將皇太子李賢貶為庶民流放到窮鄉辟水。蜀北巴州天坪山一帶,築茅厴草舍,住山洞棲身,餐飲野果山泉度日。太子李賢被貶流放經巴山爬上城北的山上望著長安方向,心中覺得不平,怒恨母后的專橫。心狠手辣百事所以高聲叫了三聲娘倆卸心中的怒氣,這聲言迴蕩成三個山啃。太子山上望長安,可嘆相隔萬重山。虎狼尚無食子意,時盼回朝護民安。當時人們把這座山叫望娘山。年隔久遠,人民覺得武則天的橫蠻專制,冷麵無情。懷念太子忠心報國,憂國憂民,人民把這座山叫望王山。公元677年據歷史記載,旗號為忠宗原年,長安的燈會十分熱鬧。年邁體弱多病的高宗皇帝與皇后武則天及眾臣在御燈樓賞燈,樓下搭了御燈棚,張天鵬在御燈左外鬧事,打了薛剛。薛剛正要還手,張天左躲進了御燈棚,薛剛正要進御燈棚張天左,卻被太子李中攔住,用金棍打了薛剛。薛剛一氣之下踢死了太子。隨後張天左、武三思一齊高吼:薛剛把太子踢死了。。。。。。。。薛剛知道了闖了大禍,跑出了觀燈場地,在程咬金的護送下掏出了西梁。高宗皇帝李治聽到吼聲在欄桿邊俯身下看,卻被武則天一推,欄桿斷落掉到樓下摔死了。這就是踢死太子驚死老王事件。高宗皇帝死時曾對武則天說過。薛剛有罪只斬薛剛,薛家其他人保唐有功免去死罪。武則天認為薛家不除,對她篡位不利,所以薛家被武則天滿門抄斬,有生鐵水冷成鐵駐墳。(據資料說唐)公元678年武則天廢除忠宗,在李君獻、薛敖曹、陳和尚、張天左、張天右、武三思的慫恿和護衛下等上了皇位寶座,改國號為周,繼位二十三年。
章懷山的來歷,現存石碑記載,章懷山在唐朝以前叫天坪山,廟宇叫天坪觀。唐章懷太子被貶流放來到此山。當地的官員及民眾為尊重太子的聖名,就把此山改名為章懷山,當時的廟宇改為皇莊寺。為表達太子的雄心壯志,之國護民的正義之情,當地的官員及民眾紛紛捐款捐物擴建寺廟。當時是佛教傳入中原的鼎盛時期,廟宇建成相當大的規模,有佛教、有殿堂、大雄寶殿、國母太子殿、韋陀龍神殿、瘟祖、灶王殿等宮殿。塑有佛祖、祖師、觀音、玉皇、國母、太子、老君、瘟祖灶王、十八羅漢等神像數十尊,道、佛兩教信徒供奉。章懷太子李賢來到章懷山,不荒廢學業,每當晨曦初露時刻他就起床,握書來到寺院東面的百米的岩邊大石岩上,面對昔日吟誦詩書與經文。有時天下雨就到岩石下面的石洞裡朗讀。後來人們就把這石岩稱為“太子岩”,石洞叫做“太子洞”。太子在洞裡讀書面朝梓由寺、羅花山,專心致志,一刻也不放鬆,一心為江山社稷,富國民安著想;確感動了梓由、羅花小姐兩位仙女的痛愛,可太子他很器重喜愛她們,後來結成了夫妻伴侶。李賢在章懷山一邊飽覽群書、一邊交結朋友週遊巴蜀東北的各山大川。加強身體鍛鍊。總想父母能回心轉意;昭自己回朝。他有熱情孝順之心,身系父皇體弱多病、性情軟弱,母后性情爆烈、專橫,便寫了一首《黃台瓜詩》詩曰:種瓜黃台下,葉茂瓜也多。瓜多結蔓藤,老來我採收。一摘瓜葉茂,二摘散春暉。三摘瓜老甜,四摘艷蔓歸。(神探狄仁傑)他寫的這首詩傳到了長安後,本想勸勸母后對兒子不要太苛刻了,痛改前非、回心轉意。不料這首詩被武則天看後,確認為觸犯了她的尊嚴,有謀反之心。繼而遂起,高呼好一個三摘瓜老甜,四摘艷蔓歸!留他何用?立即命使者金烏蔣軍丘神績趕赴巴州,用雞鳴追魂散,兌成美酒與菜餚,冷其自盡時年方三十一歲。曰:章懷山上雲霧飛,太子離去終未歸。太岩攻書何處去?見說則天雞鳴追。搬離二妃千滴淚,紅震萬雜百重依。民欲因之茂寥廓,蜀北山河盡朝暉。據民間傳說太子死後他的遺體放在太子岩上,太子讀書住過的石洞裡屍體永遠不會腐朽燴去。因為洞裡放著有寶物趕山鞭,還有一部分經書經文能保護他。當時皇莊寺也被燒毀,吧太子讀過的經書詩文全部焚燒於經書坪,所以經書坪的泥土變成了火紅色,寸草不生。皇莊寺被毀後,山崩地裂,山都向下沉了三尺。則天后駕崩後,從新恢復了大唐李氏江山。公元702年忠宗李顯繼位。玄宗五年717年左右當地民眾、官府官員為懷念祭祀太子,護國為民的正義事業,踴躍捐款捐物。又在章懷山,皇莊寺的原基礎上重修了廟宇寺院,改名為章懷寺。為了使後人不能改變章懷寺的名稱。所以在建築材料的青磚上都印上了章懷寺的字樣。重修了佛、大雄、國母等殿堂。塑了佛祖、玉帝、觀音、祖師、灶王、國母、太子、韋陀、龍神、十八羅漢等神像數十尊。在太子讀書的石岩下修起了六層高的太子閣樓,(據民間傳說,從地基一直修到太子洞上面去觀看太子,後來閣樓頂跨了就向下了兩層瘋了頂。所以說後人不能去見太子,見了會惹來禍福與災難)。樓閣近成後塑了觀音、佛祖、國母、太子等神像十多尊。章懷寺、太子岩兩處同時接納各方香客和遊人,所以章懷寺、太子岩的名字很快傳到了周圍各縣及巴蜀神州大地。章懷山上聚群山、數峰圍繞秀山川,眾神集結山地,一股靈氣直達天。圍繞章懷山、太子岩周圍數十里內有許多山峰讓與洞穴。其中最著名的山峰、埡口、洞穴。有:塔子包、連二洞、磨兒洞、章懷寺、瓦子包、木魚包、太子峰、太子洞、太子埡、梓由寺、梓由峰、大埡口、獅子峰、川洞子、龍王洞、一碗水、人工湖、堰塘包、漏米岩、屋脊包、滴水岩、葫蘆包、蓮花山、蓮花洞、石佛洞、磨子洞、朱家寨、缸燴領、老屋包、望香台、爛泥溝、大茅峰、瘟牛山、筍子包、要子崖、滴水洞、仙人洞、佛山、大洞岩、打牛背、啄米包、四門山、龍頭啃、方燈山、魚都埡、五郎坪、福臨山、忍字坡、天星寨、鳳凰啃、黃沙坡、石龍寺、馬鞍山、大寨山、大寨埡、棋盤山、土地埡、柏埡子、楊柳寨、破鑼埡、東山峰、金角山、八仙廟、鐵塔峰、落頭寨、朝元洞觀音閣、烏都埡、洋河峰、古基寨、梯子埡、寶珠觀、牛角洞、天花山、關公寨、喜鵲廟、尖山子、蠻風埡、銀燈石、經書坪、關門堰、灶王廟、玉山峰、雞山寨、羅花山、大柏埡、古坊山、奉恩寺、龍騰寨、碑埡合、過風埡、文昌宮、奧盤山、三昌河等雄關險道景點風光。道、佛兩教信徒奉的各聖古籍和章懷寺為中心周圍多處寺院廟宇風景區。
據傳當年玉皇大帝巡視人間,看見川蜀看見川蜀東北章懷山一帶,山巒秀麗、人傑地靈、香菸瀰漫,一股靈氣直達天痕。遂命二郎真君將此地數十里方圓的山峰趕平,以作為建都立業的寶地。當時梓由寺有位修煉百年得道的高僧,有黔南修行的自由仙子,羅花山有位遠近聞名的羅花仙子;龍呈寨有位以養龍玩龍的龍頭大王;雞山寨有千年修煉的雞山大王,喜鵲廟有位數百年修煉得道的喜鵲皇后,還有十八位喜鵲公主,八仙廟已是八仙聚集;蓮花洞有蓮花仙子;天星寨有天星星君;他們都奉命助二郎真君完成敢山大業。二郎真君領命後,手持趕山鞭,天快黒時駕祥雲來到章懷山觀察地形。一看哈哈大笑,此地方圓五十里不過上百座山峰。以我的本領不肖五個時辰,即可定奪。等我酒足飯飽玩過痛快,一更開工,五更結束,天亮回天庭復命妙也!二郎真君的驕傲引起了梓由高僧、龍頭大王、雞山大王、喜鵲皇后的不滿。喜功好色的二郎真君卻不以為然,隨即駕雲北去進了十幾里的喜鵲廟,喜鵲公主們再皇后的授意下,廟中好酒好菜盛情款待。打扮得花枝招展,楚楚動人,席上輸翻把盞,席下歌舞翩翩。二郎真君越玩越高興,不一會兒就伶仃大醉,只好到偏房臥室休息。二郎真君一覺醒來已是三更過去,隨即起床駕雲來到山前因為一趕只趕平了不到五里,在這時雞山寨的玉雞以拍翅膀啼鳴高叫;梓由寺的神種長鳴;龍呈寨已是龍吼海嘯,山也已經定位不動了。二郎真君嘆道:怎么這么快就到五更時分,天意如此。吾將奈何!遂猛然坐羅盤石上休息,過了片刻就回天庭復命其了。至今羅盤上還留著簸箕大笑的圓窩和前面兩個碗口大小的小坑,據說是二郎真君臀部坐的痕跡和前面兩個睪丸深陷的標記。二郎真君走後大力神前來修復山中的山巒,大力神盛情難卻,就採用了竹編“夾背”背上,一夾背土就壘一座山峰,側一邊挖,一邊壘。哪裡需要就補哪裡,哪裡少了就添上。等修補完了,就形成了七十二包,八十二洞了。大力神修補完山後就聚在一起觀看,還少了一塊平地供人間建都立業的地盤。就子啊一起商量,我們的力氣大無比。吾力大說我們逞佛祖觀天的時候,去把去把他的蓮花橙台來放到魏家壩不是一塊好平地嗎?其他三兄弟都拍手叫好,就把夾背捆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重石子,只有老大一坨。坨道道了洞岩山的山啃石崖上就變成了今天的夾背石呢!他們四人一起去把佛祖的蓮花橙台抬起橙上,大力神四兄弟再也走不掉了。如今在章懷寺的如來佛的蓮花橙下還塑著四個小菩薩就是大力神呢!
明朝末年這裡的災荒四起,戰亂不斷,明軍隊為鎮壓李自成闖王的起義軍,大肆刮取民脂民膏。民眾過著日不飽餐,也不腹體。萌芽種子做飯、魁樹葉子做菜的痛苦生活,家住梓由寺山下的陳代成召集了貧民百姓練武用棍,組織了義軍,人民民眾勇耀參加,不久就集中了幾千萬人馬。章懷寺有位尼姑姓賀,人們都叫她賀尼姑。長得很美,據民間傳說陳代成在家每天早上洗臉,在臉盆的水裡看到一位美人的影子。據查實就是賀尼姑,因此說她有皇后之位。陳代成就與賀尼姑結為友好。賀尼姑有位親友在朝做事與闖王的義軍有聯繫,陳代成派去一位故人去聯繫,回來告知:定於七月十三陝西、甘肅一帶的起義軍進川開始行動。可是首領記錯了時間。在六月十三抓到了一名敵兵探馬,殺了祭旗、隨即起兵。軍行到馬洛坎時,馬不前行、軍以厥戰,就想撤回章懷寺在做定義。路經福臨及五郎坪一帶時慘遭伏擊,義軍大敗。陳代成、賀尼姑戰死於五郎坪,義軍全軍覆滅。章懷寺被官兵燒毀,圍繞章懷寺縱橫五十里內有龍呈寨、金馬山、碑埡合、討口橋、奉恩寺、古坊州、梓由寺、銀窩石、經書坪寶珠觀、牛角洞、金銀岩、蠻風埡、九龍尖山子、楊柳寨、雙廟、韓包墳洋河廟、烏都寨、金土地、三個包、打鐵埡、高壁龕、觀音井、朝元洞、落頭寨、升斗河、調二啃、黃色石茶壩鎮、大寨山、其盤坡尖山子、八仙廟、馬鞍山、白廟子、石龍寺、天星寨、黃沙坡、忍字坡、福臨、五郎破、菜家店、過分埡、奧盤債、文昌宮等多處道、佛兩教聖地,及風景區。山中景區主要有塔子包連二洞,木魚包、雷打包、太子岩、太子洞、川洞子、川洞梁、獅子包、堰塘包、王家洞、葫蘆包、蓮花洞、石佛洞、磨子洞、牛家寨、方燈山、洞岩山、大洞岩、打牛背、夾石背、團包領、七棵松、天坪田、紅豆包、笛子包、溫牛山、望香台、老屋包、磨兒洞等著名景點,形成了章懷寺。太子岩、為中心的道教朝拜的風景線。香火不滅、靈氣沖天。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章懷山、章懷山就是了章懷太子和這位仙,從而聞名於巴蜀水與神州大地。
清乾隆年間公元一七六三年至一七七一年當地民眾自發捐款捐物,請人重修了章懷寺院。建成了各類殿堂,在山門兩側修建鐘樓和鼓樓。塑造各類神像數十尊,每天早晚的鐘、鼓聲傳到周圍很遠的地方。寺中的山門上題有“慈雲普照”的木匾。寺寺內有八種文奉曾德明題得“宮殿巍峨輝煌壁贊,全憑善事近成功,眾心資拾靈山地,福也憎來壽也憎”。太子岩建起七層高閣樓,塑各類神像幾十尊。每逢初一,十五及各類廟會場合章懷寺、太子岩、香客遊人如織,來往如梭,非常熱鬧。遺憾的是章懷寺毀於文革,太子岩毀於一九五五年。太子早已乘風歸去,而今沒了太子樓。太子一去不復返,春天白雪空悠悠。荒草淒淒梓由寺,山嶺綿綿古方山。古往今來何所是,雲海風波使人愁
太子岩據民間傳說:太子閣樓是從下面直修到太子洞上面,還沒修好,頂上就垮了,後面就在下封了頂只有四層。民間流傳著,凡人去見不得太子,用白布從上向下掉快見到太子洞時就看見布快要斷了,爬上去一看只剩一根線子把人掉著,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去了。太子岩修有八角板爪的閣樓,塑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觀音、孔子、國母、太子神像等神像數十尊、章懷寺、太子岩兩處一時接納各方香客遊人。每當初一、十五朝拜的香客不斷,遊人如織,往來穿梭,非常熱鬧。每天早晚章懷寺的鐘聲傳到周圍很遠的地方。當時非常繁榮昌盛,有常產三千餘桃,和尚四百來人。最遺憾的是被人毀於一旦。上壞死毀於文革,太子岩五五年拆毀。太子早已乘風去,今日空留太子岩。太子一區不復返,青天白雲空悠悠。荒草萋萋梓由寺,山嶺綿綿古訪川。古往今來何所是,雲海風波使人愁。
章懷山的氣候是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的。年年均氣溫16攝氏度左右。最高三十六度,最低零下五度左右。山產松柏、玉米、紅薯、花生等,交通有打牛背、溫牛山兩條上山通道,而至今羅家灣的公路一直通道章懷寺廟內。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山中有野生的黨參、正山。川地龍、骨碎補、射干、仙芽等上百種中藥。春天到了,春風吹遍了整個山野。桃、李、杏、梨及各種報春花先後綻放,爭相鬥艷,開遍山野。章懷春來百花開,迎面飄香撲鼻來。汝若前去采一雜,放入懷中嗅千載。章懷山春去夏來,夏去秋來,秋去冬來,冬去春來,雲霧飄繞,在山上可以觀自然,在廟的東側向下看群峰被雲霧籠罩,就像一片雲海。早上太陽出來時有光無芒,這時就像紅珠出海,玉盤升空。若是在大寨山觀日出,北有楊柳寨九龍山的映寸,南有溫牛山、雷打包的相對,就像兩條巨龍相對。太陽從中升起就像二龍搶寶,雲龍戲珠。章懷山及其四周的岩洞、山巒、埡口各縣千秋形成了一道獨特的自然美景。給人們帶來了自然美的享受,游完了章懷山,怎么不令人心神陶醉,樂在其中呢!
章懷山的教育事業;公元一九五八年創立了章懷國小,當時是段國貴老師任教;有學生十多名,後經李德明、郭定祥老師先後幾十年精心培育與發展。最繁華時期有學生百餘名。從章懷國小走出的學生生造大學專科、中專、高中、國中數百名,打工的人流遍全國各地。懷山出文人。升造數百名,今日走出去,榮華數代春
章懷山的環境保護;公元一九五五年茶壩鄉人民政府及章懷村民就敲鑼打鼓上山種樹,封山育林。在山上路旁到處立有封山育林區、禁止放牛、割草、撿柴的墓碑。一九五八年辦起了牧畜農場,當時有一定的規模,有牛、羊、雞、鴨、兔等上千隻。公元一九六二年建起了章懷山林場。在茶壩黨委、人民政府的大力關懷推動和支持下,在長邱國禮的帶領下。經過章懷人民幾十年的努力管護下,山上的松柏已長成參天大樹。為表彰護林功碑一座。今後章懷人民更堅定信心,更加努力把章懷山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在四個現代化的建設中發揮出更好的經濟優勢和效益而努力。
章懷山上七十二峰,奇險之中八十二洞。千古功罪誰評說,四代建設顯奇功。旅遊事業要發展,狠抓經濟莫放鬆,若逢貴人到此處,章懷必定普彩虹。
章懷山自駕車路線
巴中章懷山自駕車路線:
1、巴中市 11公里 恩陽鎮16公里 柳林鎮 14公里 焦埡 6公里 觀音井 7公里 茶壩鎮4公里 章懷山 總計:58公里 駕車約70分鐘
2、巴中市 12公里 白雲鄉 11公里 梁永鄉 21公里 玉山鎮 8公里 關公鄉 6公里 章懷山 總計58公里 駕車約120分鐘
3、巴中市 11公里 恩陽鎮 11公里 高店子 12公里 萬安鄉 10公里 雙勝鄉 10公里 茶壩鎮4公里 章懷山 總計:58公里 駕車約90分鐘
4、馬鞍(朱德故居)7公里 柳樹埡 6公里 群樂鄉11公里 茶壩鎮 4公里 章懷山 總計28公里 駕車約40分鐘
巴中章懷山乘車路線:
發布時間:2013-1-8 18:54:02 來源: 章懷山旅遊區官方網站 瀏覽: 50 次
運行車次:
序號車次始發終點發時到時歷時硬座軟座硬臥(上/中/下)軟臥(上/下)
1K9392/3成都巴中08:5017:2608:33396478/80/83120/125
2K9394/1巴中成都08:4517:2008:35396478/80/83120/125
3K9396/7成都巴中21:0507:3510:30396478/80/83120/125
4K9395/8巴中成都18:2605:2711:01396478/80/83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