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精矯技術

立體精矯技術

“立體精矯技術”的研究最早開始於1966年,歷經40餘年、經過幾代科學家的潛心研究,2009年鼻內窺鏡技術終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鼻內手術獲得前所未有的“大視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立體精矯技術
  • 時間:2009年6月
  • 適應症:鼻中隔偏曲
  • 部位:鼻子
研發背景,技術發展階段,技術原理,技術優勢,

研發背景

2009年6月,第五屆世界耳鼻咽喉學術研討會在美國洛杉磯順利召開。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美國耳鼻喉學會(AAO)、頭頸外科基金會(HNSF)、歐洲耳鼻喉微創技術研究會、亞太地區鼻病醫學會等9家權威醫學機構聯合宣布:被學術界寄予厚望的功能性內窺鏡手術——“立體精矯技術”在治療鼻中隔偏曲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鼻中隔偏曲實現了精細、微創治療。
通過568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證實:功能性內窺鏡手術聯合德國Storz耳鼻喉內窺鏡系統形成的“立體精矯技術”在治療鼻中隔偏曲方面實現了微創精細治療,避免了傳統開放手術治療,創口大、恢復慢、護理難度大、損傷正常組織功能的弊端,藉助內窺鏡系統高倍、清晰、準確、直觀的鏡頭,醫生可以對鼻部進行精細化治療,達到傳統手術無法到達的區域,將鼻中隔偏曲手術的安全性、可控性與功能性提高至一個新的水平。

技術發展階段

其主要發展階段為:
立體精矯技術
1966年由德國Storz廠根據英國Hopkins柱狀鏡理論,並結合冷光源系統試製而成望遠型硬直鼻內窺鏡,它具有視野寬、導光能力強等優點。
70年代初,奧地利鼻科學者Messerklinger通過各種角度的鼻內窺鏡可以徹底清除竇內隱患部位的病變,開創了經鼻內窺鏡鼻竇手術的新領域。
1984年,Kennedy醫生及其同事將功能性鼻竇內窺鏡手術的概念引進了美國。
……
2009年,鼻內窺鏡功能手術(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歷經幾代專家40餘年研究,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治療鼻中隔偏曲最重要的手術,世界耳鼻咽喉學術研討上各國專家將其命名為“立體精矯技術”。

技術原理

在徹底清除不可逆病灶的基礎上,把糾正鼻腔異形、保留鼻黏膜、鼻甲等組織的正常功能作為基本原則,在高倍內窺鏡的指引下,深入病灶部位,準確定位,在直視下精確地將病變、突起部分液化消融,清除病變組織和骨頭,創造、改善鼻腔生理環境,加速術後各組織的自我癒合功能,從而達到一次性治療鼻中隔偏曲,防止復發的目的。
內窺鏡是一種自帶光源,能對鼻腔進行詳細檢查的纖維光學設備,有0至90度不等的角度,由於有良好的 照明,加之本身比較細,直徑只有2.7-4.0mm,鼻內窺鏡可以很方便的通過狹窄的鼻腔和鼻道內的結構,來對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竇內部結構進行檢查,是診斷鼻中隔偏曲、鼻竇炎、鼻息肉等疾病的重要手段,通過配套的手術 器械還能對鼻中隔偏曲進行精細的治療,達到傳統手術無法到達的區域,將鼻中隔偏曲手術的安全性、可控性與功能性提高至一個新的水平,是鼻咽部位診斷與治療的一項全新微創技術。

技術優勢

1、立體精矯技術治療,患者痛苦明顯減輕、療效好,加之術後鼻中隔立體效果好,患者接受程度提高了3倍。
2、最大程度保留了鼻中隔軟骨,又使鼻中隔黏膜組織保留正常的結構和生理功能。
3、結合低溫消融系統,治療過程達到更精細水準,對周邊炎症部位進行消融治療,使治療更徹底、恢復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