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自然資源,特色產業,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49戶通自來水,有80戶飲用井水。有138戶通電,有9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3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戶。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4輛,機車4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7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7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5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3.1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6.78萬元;畜牧業收入13.30萬元;林業收入44.1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8.73萬元;工資性收入4.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5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8人。
人口衛生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145戶,共有鄉村人口3194人,其中男性308人,女性2886人。其中農業人口594人,勞動力36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漢、白、彝、土族混居地),其中白族2人,彝、土族88人,漢族50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0公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90.00畝(其中:田292.00畝,地198.00畝),人均耕地0.8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989.7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3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10畝,主要種植茶葉、泡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100.00畝,其他面積6,119.50畝。
特色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立馬拽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郭大寨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60公里,距離中學10.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人,其中小學生10人,中學生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3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16.6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02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1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1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