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立善
- 作者:樊麗坤
- 創作年代:2021.11.28
- 作品出處:中國作家網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內容,作品,
內容
作家劉文韜立志從善的人生故事。
作品
立善
作者:樊麗坤
報告文學作家劉文韜,有一顆善良的心,他那顆善良的心就像太陽一樣,照亮了自己暗淡的人生道路,溫暖了別人冰冷的精神世界。
(一)
劉文韜的善良之心,傳承於他的母親張九菊。據其80歲的父親劉忠賢講,劉文韜母親在照顧贍養老人方面,做的比他大娘誠懇實在,一度受到劉文韜爺爺的稱讚。簡單舉一個例子來說吧:同樣是煮麵條,劉文韜大娘煮的麵條比較少,總是不夠老人吃,為了把麵條顯示出來,在碗裡用筷子把麵條不停地挑起來,一遍接著一遍,不然的話,麵條就會沉到碗底,顯得湯多面少,相對節儉,而劉文韜母親呢,每當輪到劉文韜爺爺來自己家裡吃飯,則是湯少面多,如果一碗稠面不夠吃的話,再加一碗,比較大方。母親敬老愛親的善舉,在劉文韜幼小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讓他一生都難以忘記中華優良傳統美德。
因為受到母親的影響,劉文韜從小就想做一個接濟貧困、助人為樂的善良兒童。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班裡有個同學叫李吉海,家裡生活非常困難,其母親守寡,身體狀況欠佳,幾乎失去勞動能力,兩個弟弟尚小,也不能到地里幹活,同學們都不願意與之接近交往。劉文韜看在眼裡,很是同情,主動跑到李吉海同學家裡,在炎熱的夏季,幫助其收割小麥,趁著土地墒情好的時候,連續點播玉米種子、鋤地、拔草,秋季來臨的時候,利用星期天,給他家掰玉米、刨玉米茬。李吉海的母親,逢人便說:“劉街劉忠賢家的那個胖墩兒,樂於助人,常做好人好事,真是個好孩子,長大了肯定會有大出息。”
善心常駐,為劉文韜長大之後走上打工之路,一心從事報告文學創作,成為當代優秀報告文學作家,奠定了良好的人生寫作基礎。
(二)
劉文韜認識斯仁扎布是在1992年6月。
當時,斯仁扎布擔任包頭市郊區政協委員、阿嘎如泰蘇木卜爾漢圖嘎查會計。據悉,他從16歲起開始從事會計工作,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一絲不苟,1983年被評為“全國會計(蒙古族)先進工作者”。1992年,為貫徹中央及國務院關於少數民族地區“牧民率先達小康”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帶病開辦了一個個體沙包,每年向國家上繳利稅10000元。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沙包剛開工不久,不幸因工造成一起人身死亡事故。為此,沙包面臨停產的威脅......
人遇難處,肝膽相照。
當斯仁扎布找到劉文韜的時候,沙包里的民工們都跑光了,眼前只剩下一座光禿禿的露天沙包,空曠而冷寂,在沙包面臨倒閉之際,他把賬本鄭重地交給劉文韜,誠懇地委託劉文韜幫忙代為管理......
劉文韜和妻子經過多次商量,決定以實際行動幫助斯仁扎布順利度過難關,在他最需要援助的時候,伸出年輕有力的臂膀。可事實上,並非如自己想像的那么簡單,劉文韜遇到了許多困難。
缺人。正值農忙季節,當地人手很少,劉文韜不得不打長途電話向老家親戚門上求援,結果,人雖然來了七八個,可老家卻在這時出了事,妻侄突然觸電身亡,又把其中兩人叫了回去。
缺車。劉文韜到用料廠家聯繫業務,很多人對劉文韜的助人舉動倍加讚譽,但也有個別人奚落到:“非親非故的,幹嘛這么替別人賣命?是不是中間圖了什麼好處?”聽到這種作踐之詞,劉文韜心裡非常難過,即使難過,但他還是堅持繼續做下去。
缺錢。叫來的民工,包括劉文韜的親戚們,他們都怕幹完活開不了支,問劉文韜怎么辦?面對一個個如饑似渴的面孔,無奈,劉文韜只好利用自己愛寫稿、妻子愛嘮叨的看家本領,辦起“沙包夫妻廣播站”!循循開導,穩定人心,激發人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因為黑暗之中孕育著黎明......
在劉文韜的鼎力幫助下,斯仁扎布硬是勒緊腰帶,咬住牙關,憑著一股堅韌不拔的勇氣與毅力,憑著一顆用汗水和追求凝成的滾燙的心,開鑿出一條金色的成功之路。
可是,1994年病魔卻急不可待地吞噬了斯仁扎布僅50歲的生命!
1995年,劉文韜繼續幫助斯仁扎布的老伴兒把沙包辦下去,直到斯仁扎布的老伴兒因身體狀況欠佳停辦為止,他們之間的真誠友情,才算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佇立在斯仁扎布的遺像前,劉文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舉手擦淚,彎腰施禮,深深地表達一個來自內地的打工青年由衷的敬意,此刻,青年劉文韜的眼前仿佛又浮現出斯仁扎布在世的音容笑貌......
(三)
中國當代作家王蒙有句名言:“善良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遠見,是一種自信,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精神的平安,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沉穩,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樂觀。”
正是藉助作家王蒙的名言指引,中年劉文韜把自己的一顆善良之心,完全投入到對報告文學事業的執著追求上。
劉文韜經常對自己的學生們說:“報告文學是我一生立德行善的信仰,常做好人好事是我一生的口頭語,我就像農民一樣,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文學的百花園裡勤奮耕耘,汗流浹背,播撒善的種子。”
劉文韜的座右銘是:金戈鐵馬平天下,文韜武略定乾坤。
經過三十年的艱苦努力,劉文韜在《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雜誌、中國作家網、河北作家網等全國、省、市級文學刊物,發表中、短篇報告文學作品,總計50多篇(部),其中,短篇報告文學《醬業大王》2004年獲《中國改革報》徵文一等獎,《鄉親們身邊的120》《一個心地善良的警察》《總理的回信激勵著她》2015-2017連續三年榮獲河北省作家協會“善行河北,美傳網路”大型紀實文學創作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劉文韜短篇報告文學作品集《情系大地》2013年12月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充滿了善意的正能量,充滿了對祖國的愛,對社會的愛,對人生的愛,對事業的愛,大部分作品都突出了“捐助奉獻,造福社會”的中心思想,由於善良的品格,使報告文學作家劉文韜成名後,逐漸形成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緊接著,《劉文韜全集》2014年12月由團結出版社出版。
劉文韜父親在即將離世的那一刻,諄諄告誡劉文韜,說:“人這一生,吃不窮,穿不窮,就怕精神受了窮,所謂精神,指的就是善門常開,枕善而眠,擇善而行,與人為善,兼善天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父親的話,猶如一塊試金石,投進劉文韜寬闊似海的內心深處,激起一道道波浪,洶湧澎湃。
劉文韜父親的臨終遺言,讓劉文韜明白了一個人生道理,那就是:為了國家繁榮富強和社會安定和諧,行善是成為作家的必經之路,積德是創造文化精神財富的根本源泉。
(四)
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紮根人民的根本方針,堅持把握中國精神和時代脈搏,堅持精品創作,繁榮我國的報告文學事業,實現中華民族文學藝術的偉大復興,劉文韜除了自己熱衷報告文學創作外,善心不斷,還義務做了一系列文學“傳、幫、帶”工作。
隆堯籍青年樊麗坤、一鳴(筆名)、劉永凱、劉佳麗、安韋韋等人,他們都喜歡報告文學創作,先後以報告文學作家劉文韜為師,可是,他們中間有些人家庭貧窮,有些人學歷低,有些人難找工作,有些人缺乏報告文學知識和導師,要實現報告文學作家夢,非常困難。為了幫助他們圓一個高尚美麗的報告文學作家夢,劉文韜首先資助一鳴家35000元做生意,解決其生活困難問題,接著,對畢業於河北大學檔案系的大學生安韋韋,單獨進行了報告文學知識的講解指導,解決其報告文學知識匱乏問題,然後,到山西省陽泉市,為樊麗坤、一鳴、劉永凱、劉佳麗等人,報考了全國高等教育新聞專業的自學考試,解決他們的大學學歷問題,最後,對學生們有針對性地設立“劉文韜報告文學獎”,獎金分別是1-5萬元不等,鼓勵他們“把創作報告文學題材的優秀作品,當做自己一生奮鬥的事業目標,把報告文學事業當做自己一生立德行善的信仰”。在劉文韜老師的帶動下,截至目前,已有一鳴、劉永凱兩名學生,完成大學本科、專科學歷,分別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報告文學作品多篇,被吸收為北京市豐臺區文聯會員和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其中,劉永凱報告文學《房界巨子----記全國勞動模範魏少軍》2014年9月獲《唐山文學》雜誌社首屆“李大釗杯”全國文學大獎賽徵文優秀獎,樊麗坤在中國作家網發表短篇報告文學《帶著癱瘓公公改嫁》《樊騰鳳傳》,安韋韋、劉佳麗二人,在河北作家網發表短篇報告文學《誠信值千金》《身殘志堅的檢察官----記“全國最美檢察官”張秉文》和《沒有什麼比救命更重要----記“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馮海龍》,安韋韋短篇報告文學《身殘志堅的檢察官》2016年1月獲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長城網“網聚河北正能量”徵文三等獎,劉佳麗短篇報告文學《沒有什麼比救命更重要》2016年6月獲《唐山文學》雜誌社第二屆“李大釗杯”全國文學大獎賽徵文優秀獎。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經說過:“善良的心就是太陽。”
經過深入採訪作家劉文韜 ,此話讓我更加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