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禪寺

竇禪寺

竇禪寺位於四川西充圭峰山頂(今槐樹鎮竇禪寺村),離鎮0.5公里,距縣城34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竇禪寺
  • 地理位置:槐樹鎮竇禪寺村
  • 建立時間:梁武帝天監年間(約510年)
  • 重建時間:1993年
此山原名少祖山,為西充北部邊陲,早在梁武帝天監年間(約510年),山頂建有一座竹林寺小廟,香火不旺,廟祝亦少。
到了唐憲宗元和年間(約815年)寺廟有所擴建,著名高僧圭峰禪師(俗名何炯,西充多扶鎮人),已成為華嚴宗第五代祖師,曾重返故鄉講經說法,在竹林寺坐禪。著有《佛學手本》一書,用宣紙親筆恭楷書成,藏於寺內之藏經閣。自此殿宇日增,高僧雲集,乃改少祖山為圭峰山,更竹林寺為圭峰禪院,香火漸盛。武宗滅佛,寺廟遭毀;宣宗崇佛,廟宇復興。
懿宗鹹通年間(約870年),高僧白竇禪師安禪於此二十餘年,在大雄殿跪誦佛經,年深日久,石上出現雙膝深痕,遊人爭睹,無不驚嘆。他四處募化,修建了桂香殿、藏經閣、臥佛殿、百子殿等殿堂。在臥佛殿內銅鑄臥佛一尊,體長一尺八寸,閉目側臥,神態逼真。懿宗召見他去長安設壇講經時,御賜印度進貢的菩提樹二株,帶回栽於百子殿前,枝葉繁茂,伸張若傘。圓寂後,葬於寺中,信眾敬仰,因改圭峰禪院為竇禪寺,直至今日。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名臣王珪(四川華陽人)書贈“竇禪古剎”四字,鐫碑立於寺前山門。清高宗乾隆十年(1745年),追念先帝康熙賢臣張鵬翮誕生此地,手書“第一名山”賜贈竇禪寺,更是名滿天下。
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白蓮教白號首領王三槐(四川宣漢人)駐軍竇禪寺,埋金銀十八鍋,後被南充知縣劉清所誘殺。
該寺住持道亮返寺,見林中有新土,掘得此金,用以大建寺廟,廣塑佛像,又在百子殿內,彩繪108幅壁畫,多為名家手筆。道亮圓寂後,其徒達超為其修塔,置骸塔中。達超繼任住持後,旋去成都文殊院任方丈,曾贈銅鑄千手觀音像一尊給竇禪寺,原先贈道亮沉香手珠108顆,價值連城,亦存寺中。
“文革”期間,寺廟拆毀,僅存百子殿和道亮骨灰罈一個。1993年重建竇禪寺,大體恢復原狀,1995年9月,政府批准正式開放,準許參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