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春起

竇春起

著名影視解說藝術家、播音指導。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第五、六、七屆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從20 世紀60年代末開始,長期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從事影視片解說工作;1983年起,任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生產辦副主任、副廠長;1991年改任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副廠長、廠長、黨委書記、1995年起兼任中影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1999年起,擔任中影集團黨委書記、紀委書記、董事會董事等職務;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竇春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主要成就: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簡介,簡介,履歷,影視片解說作品,竇春起:用聲音詮釋光影里的故事,評價,“學者夢”中的藝術之路,堅持愛好,初步成功,灰色年代塑造的解說藝術家,

人物簡介

簡介

竇春起(1945—),男,著名影視解說藝術家,播音指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

履歷

196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

影視片解說作品

《新沙皇的反華暴行》(與佟玉珍合作)
《紅旗渠》
《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
《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獲第三屆百花獎最佳紀錄片獎)
《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與佟玉珍合作)
《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獲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一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
《莫讓年華付水流》(獲1981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二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
《毛澤東》(獲1985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四屆金雞獎特別獎)
《香港100天》(獲1985年第五屆金雞獎特別獎)
《零的突破》(獲第五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與田洪濤合作)
《抗日烽火》(獲1985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六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
《我們的鄧大姐》(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8年優秀影片獎)
《歷史並不遙遠》(獲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第八屆“星光獎”)
《蔡暢——中國婦女運動的領袖》(獲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第九屆“星光獎”)
《我們走向未來》(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91年優秀紀錄片特別獎)

竇春起:用聲音詮釋光影里的故事

也許沒有人記得他的相貌,也許沒有人熟知他的名字;卻沒有人不熟悉他的聲音……
那些曾經在新聞界、在影壇影響深遠的優秀新聞紀錄片作品,令無數人記憶猶新:《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獲第三屆百花獎最佳紀錄片獎;《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獲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一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莫讓年華付水流》獲1981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二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毛澤東》獲1985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四屆金雞獎特別獎;《零的突破》獲第五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抗日烽火》獲1985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六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我們的鄧大姐》獲廣電部1988年優秀影片獎;《歷史並不遙遠》獲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第八屆“星光獎”;《蔡暢》獲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第九屆“星光獎”《我們走向未來》獲廣電部1991年優秀藝術片特別獎……

評價

那些久遠的故事,讓我們翹首回望、感動不已;那配合著重重光影飄蕩出來的聲音,引人側耳、震顫心弦……那個為影視紀錄片解說工作奉獻了全部青春和熱情的人,那個用聲音見證了無數歷史滄桑的人,正慢慢地、清晰地走進我們的視線——他,就是竇春起。

“學者夢”中的藝術之路

他有著一付上天恩賜的華美嗓音,卻從沒想過自己會與影視結緣;他想在歷史的長河裡尋找真知,卻從沒想到會用聲音詮釋人性的善惡和歷史的悲傷……
竇春起因為生就了好嗓子,在國小時就任少先隊的主持工作。那時只是完全利用了自己的先天條件和優勢而被人矚目。新中國第一代播音員劉淮是他在北京師範學院念預科時的語文老師,也是竇春起真正懂得如何運用聲音的啟蒙恩師。聽著名播音員講課,經常朗誦課文,使竇春起的朗誦、播音水平在聽的細緻里,在讀的領悟中逐漸提高。
1963年,著名的朗誦藝術家殷之光開辦了一個朗誦學習班,授課的老師也都是蘇民這樣的朗誦名家,報名的學員不計其數,幾番角逐後,竇春起成為名師之徒……
然而,在竇春起的心中,這個並非人人都有條件具備的興趣卻不是他真正的夢想。那個引領他找到夢想的人,是他的歷史老師李春平。中國的五千文明、埃及的古老傳說、希臘的美麗神話……那世界的歷史長河中,有他的追求和熱愛。因此,他在高考時充滿嚮往、堅決果斷地選擇了北京大學歷史系。

堅持愛好

成為北大歷史系學生的竇春起,在追求自己人生目標的日子裡,並沒有放棄朗誦方面的愛好。1965年,在慶祝“一二·九”運動三十周年首都青年集會上,由三百名學生表演《為革命而學習》的朗誦中,竇春起擔當領誦,並在人民大會堂演出八場,又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大廳實錄了一遍。這些經歷,在幾年之後,給竇春起帶來另一種人生機遇。

初步成功

六十年代末,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了紀錄片《新沙皇的反華暴行》,因為當時的男解說員聲音不合適,周恩來總理同意換解說員。新影廠就開始地毯式地尋找合適的聲音。當時竇春起的同學佟玉珍在新影廠幫忙解說電影,她找到因朗誦才能在校園裡人氣極高的竇春起,請他一起解說《新沙皇的反華暴行》。新影廠的領導們對竇春起在這部紀錄片解說中表現出來的凜然正氣讚賞有加。竇春起畢業後,似乎是順理成章地被調到了新影廠,由此在竇春起孜孜以求的“學者夢”中,本是“無心插柳”的他卻在聲音的世界與魅力中為自己鋪就了一條寬廣的藝術之路……

灰色年代塑造的解說藝術家

作為北大歷史系的畢業生,到新影廠任電影解說員,對竇春起來說,這並不是他的最終理想。特殊的歲月里,他的許多同學被分到農村下鄉勞動,而他本應該留校任教,但在那所有人都不知路在何方的年代,竇春起真切地感覺到,自己離夢想越來越遠。在灰色天空籠罩下的日子裡,他曾經一度悵然若失,偶然的一次,他聽到自己朗誦的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修改過解說詞的《新沙皇的反華暴行》的錄音,過往行人都駐足傾聽,這突然激起了竇春起心中的萬丈豪情,這聲音似乎是黑暗裡的一盞燈,為他照亮了前進的方向。
堅持基本功訓練,堅持朗讀報刊雜誌,博採眾長,虛心求教……竇春起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同時,在《人民日報》、《大眾電影》等報刊上發表數十篇新聞紀錄片、電影解說方面的文章與同行們進行交流。
在從事解說工作的生涯中,他辛勤地積累著各種解說經驗和技巧,那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些與時代環境息息相關的精神、文化……那種親臨現場體驗人物心理的真摯;那種用執著信念傳達真實情感的細膩……使他的解說技巧日趨成熟,並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在新影廠工作期間,廠里拍攝的重大影片都是由他解說,從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尼泊爾首相比斯塔來訪,到一九七五年十二月美國總統福特訪華,以及毛澤東主席的外事活動……當天會見的內容往往要求連夜製作成片,作為紀念品送給翌日起程的外賓。而竇春起經常是深夜或凌晨錄音,並都是一次通過,出色地完成這些突擊性的重要任務。
他從事解說的時間跨度集中於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那時,新聞紀錄電影在我國的新聞傳播與文化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竇春起是這段時間中極具代表性的新聞紀錄電影解說家。為了那些影片的成功,為了充分發揮解說紀錄片中的作用,為了深化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增強藝術感染力,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激情……
八十年代,鄧穎超曾三次接見竇春起,在繼《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之後,竇春起又為鄧穎超反映自己人生經歷的紀錄片《我們的鄧大姐》作了解說
在影視解說的實踐與理論方面的成就,使竇春起享受到政府的特殊津貼,獲得了播音指導正高級職稱。並被後人尊譽為“影視解說藝術家”……
在陰霾重重的歲月里,他用聲音讓我們銘記那些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和血淚斑斑的斷壁殘垣;在離開解說的日子裡,他帶領職工堅守兒童電影的陣地;在擔任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時,他每周至少要看十二部影片……
這個為人民的電影事業奮鬥一生的解說藝術家,在他隱含著點點憂傷和遺憾的鬢髮間,在他深刻歲月風霜的皺紋里,在他裝著沉重歷史和數十個春夏秋冬的眼眸中,留給我們的是神話一般的紅色記憶,是那么悠遠綿長而又讓人回味無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