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

竄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cuàn,同本義:奔逃,又如:逃竄(逃跑流竄);竄亡(逃亡;逃跑);竄走(逃跑;潛逃。奔走;亂跑);放逐 ;刪改;羼雜;混入;騷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竄
  • 讀音:cuàn
  • 筆畫:12畫
  • 釋義:胡亂跑
  • 繁體字:竄
基本信息,漢字演變,詳細解釋,解釋,詞典解釋,詞語,古籍解釋,常用字型例舉,

基本信息

②改動(文字):竄改、點竄。
竄犯
cuànfàn
〖raid〗股匪或敵軍小規模地進犯
竄改
cuàngǎi
〖tamper with〗改動;刪改
這賬簿已被竄改
竄紅
cuànhóng
〖suddenly become popular〗突然走紅
她在竄紅以後,大班卻對她百依百順,因為大班是靠舞小姐的鐘點折賬的
竄踞
cuànjù
〖flee in disorder and occupy〗逃竄去某地盤據
竄踞海島
竄擾
cuànrǎo
〖harass〗小股敵人、匪徒進犯騷擾
竄逃
cuàntáo
〖scurry off;flee in disorder〗逃竄

漢字演變

竄字的意思竄字的意思

詳細解釋

解釋

<動>
會意。從鼠,從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隱匿”、“逃竄”,老鼠躲藏。
簡體字形竄是形聲字。
同本義:奔逃
又如:逃竄(逃跑流竄);竄亡(逃亡;逃跑);竄走(逃跑;潛逃。奔走;亂跑);放逐 ;刪改;羼雜;混入;騷擾

詞典解釋

①胡亂跑(用於匪徒、敵軍、獸類):抱頭鼠~。
②放逐;驅逐;貶官。
③改動(文字);刪改:點~。

詞語

【竄改】改動(成語、檔案、古書等)。
【竄紅】<港台>走紅。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𥨒《唐韻》七亂切《集韻》《韻會》《正韻》取亂切,𠀤音爨。《說文》匿也,逃也。《周語》不窋自𥨥於戎翟之閒。《前漢·蒯通傳》奉頭䑕竄。
又《廣韻》放也,誅也。《書·舜典》竄三苗於三危。
又藏也,隱也。《賈誼·吊屈原文》鸞鳳伏竄兮,鴟鴞翱翔。《晉語》可以竄惡。《注》隱也。
又《爾雅·釋詁》竄,微也。《疏》竄行之微也。《晉語》敏能竄謀。《注》微也。
又《史記·倉公傳》卽竄以藥,旋下病已。《注》竄,以藥薰之也。
又改易也。《韓愈詩》漬墨竄古史。
又《廣東新語》增城謂屋曰竄。
又《集韻》七丸切,爨平聲。入穴也。
又《韻會小補》誘人為惡曰竄。俗曰攛掇。
又葉倉甸切,音茜。《蘇轍·𡗝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以變。遙想彼中人,狀類麖鹿竄。
又《集韻》《韻會》𠀤取外切,音襊。亦逃也。

常用字型例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