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中的燈光

窯洞中的燈光

《窯洞中的燈光》是邵亞川2018年創作的油畫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窯洞中的燈光
  • 創作時間:2018年
  • 規格:266.6厘米×300厘米
  • 畫作類型:油畫
創作背景,重要展覽,

創作背景

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1943年3月16日,毛澤東提出中央直屬機關幹部要“讀馬、恩、列、斯的四十本書”;1944年3月5日,毛澤東提出“中央指定讀五本理論書”;1945年在黨的七大會議上,毛澤東強調要熟讀五本馬列主義的書。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作品展覽的選題中,作者選擇了《延安窯洞的燈光》,希望通過這幅油畫作品詮釋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深遠的影響。
追根溯源,中國共產黨建立初期,黨的領導人李大釗等人就提出過,要把馬克思主義套用到中國社會主義實踐中,由於受到當時客觀條件的制約,並未形成深刻、完整、統一的共識,真正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是在遵義會議,能夠坐下來研究這個問題是在紅軍到達陝北後,在毛澤東的大力倡導下,開始了哲學理論的研究。
當時在構思這幅畫的初稿時,畫面中還是大家熟知的延安領導人物圍坐在一起學習討論的場景,在第一次召開草圖觀摩工作會時,黨史專家描述了延安哲學小組成立的情景,我覺得很有道理,更加貼近這次紀念活動的主題,豐富了這幅畫背後的故事,所以,我查看了許多有關延安革命方面的資料,意外發現當時圍坐在毛澤東身邊研究哲學問題的大多是從全國各地湧入革命聖地的20歲出頭的年輕學者,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艾思奇,那時他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哲學學者,出版了《大眾哲學》等著作,毛澤東很看重他,根據郭化若、莫文驊的回憶,1938年9月,毛澤東邀請他倆和許光達、陳伯鈞、蕭勁光、蕭克、何思敬、艾思奇等十餘人招開學術座談會,採取的方法是每天早晨自學,每周討論一次,晚上七八點開始,持續到深夜一二點,艾思奇和培元先講,然後討論,毛澤東到最後發表自己的看法(我最初理解這是很學術的理論研討),毛澤東自己對哲學的研究,已經到了如饑似渴的程度,他還號召大家組織起來,成立一些研究哲學的團體和學習小組,並安排學者們做多種類型的演講,並發表於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中國文化》月刊,《八路軍軍政雜誌》和《解放日報》,通過“媒體”輻射敵後抗日根據地。1940年,朱德在延安召開的學習大會上指出,我們是跟著延安走的,這裡學什麼,我們那裡也學什麼。在抗日前線,許多幹部都能把哲學上的原理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
《延安窯洞的燈光》這題目本身就極具象徵意義:延安窯洞微弱的燈光,照在革命前輩的面龐上,照亮了延安的寶塔山、延河水,照亮了他們未雨綢繆的新中國藍圖。基於這樣的理解,在畫面上突出表現了煤油燈光,加強了桌面——橫線,核心人物毛澤東——豎線,以及最具有窯洞特徵的——弧線的構成關係;在人物表現上,具體刻畫了毛澤東、朱德和艾思奇,他們的形象都以當時的照片作為參照,用寫實的繪畫手法、生動的表現形式,儘可能讓觀眾走近這個窯洞,站在他們的身邊。
窯洞中的燈光

重要展覽

2018年5月5日至2018年8月5日,該作品在中宣部、中共黨史研究院、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的“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中展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