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上村(山東省海陽市鳳城鎮下轄村)

窯上村(山東省海陽市鳳城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窯上村地處鳳山西麓,緊臨東鳳大道,因舊時煉製城磚的爐址設於此地面得名。窯上村現有村民317戶,共967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尤其是改革開放的二十年里,在黨的領導下,窯上人上下同心,把住特色不撒手,扭住毛衫求發展。經過不懈努力,全村毛衫加工企業已發展到40家,輻射帶動海陽、牟平、乳山等市加工戶823家,從業人員5000人,年加工毛衫能力1000萬件。此外還有山東省即墨市龍泉鎮窯上村,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先鋒鄉窯上村,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馬街鄉窯上村,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城鎮窯上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窯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海陽市鳳城鎮
  • 人口:967
村莊由來
據傳:明洪武時(1368-1398),宗姓來此地立村,因村前築窯燒磚,取村名窯上,1980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西窯上。
政區人口
即墨市環秀街道轄村。在三里莊西北0.25公里處。全村有耕地面積120畝。2006年,全村共有220戶,總人口為700人,其中勞動力人數有470人。
經濟發展
2006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到33噸,經濟總收入為504萬元,人均純收入為5055元。
發展歷程:
窯上村興起於毛衫,發展於毛衫,富裕於毛衫。窯上村的毛衫加工業使村裡的人們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帶動了鳳城,促進了整個海陽經濟的發展。她的發展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經過了一個短暫而富有特色的發展歷程。
(一)自然發展階段。1965年,村民王熙坤和他的侄子從濟南帶回了3台編織機。同年12月,靠僅這三台編織機,他們成立了貿易組,開始了業務來料加工毛衣、毛衫、手套等,每年為村里掙一、兩萬元。以後十幾年,一直是這三台機器在不停的工作。直到1979年10月,才增加了六台新機器,81年又購進了7台,規模擴大了,收入也增加了。81年貿易組創收12.5萬元,窯上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與此同時,村里十幾戶農民見集體加工毛衫、毛衣掙了錢,先後到外地購回了30餘台加工機,家庭加工開始了。1983年,村里將貿易組承包給王熙坤個人,規定年交村集體1.4萬元,多掙歸承包者個人,但由於各種原因年底沒有兌現。1984年,王熙坤不願再承包,貿易組跨了。
(二)調整發展階段。1985年,王熙坤帶領他的四個兒子成立了改革開 放後海陽第一個私營企業——海陽大華毛織廠。父子五人群策群力,毛衫加工業經營得紅紅火火,投產當年便盈利10萬元,鳳城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鼓勵村民學“大華”,有條件的農民自己上機器,沒有條件的到大華打工掙錢,確定了把窯上村建成一個毛衫加工專業村的目標,並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優惠的政策使窯上村及附近村莊從事毛衫加工的人越來越多,極大的帶動了本村及周邊村莊經濟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形勢的變化,大華毛織廠生產經營過程中一些利益矛盾逐漸暴露出來,制約了企業的發展,1993年,王熙坤為了充分發揮四個兒子的潛能,果斷將大華一分為四,四兄弟各自經營,在這種情況下,利益直接化了,產權人格化了,人的潛能被激發出來了,經營者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出來了。從此,窯上村和鳳城的毛衫加工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三)快速發展階段。王氏四兄弟分家以後,分別成立了大華、恆大、華聯、順達四個有限責任公司。他們抓住改革開放給私營經濟發展帶來的大好機遇和鳳城鎮黨委、政府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通過外出參觀考察,形成了嶄新的企業經營理念,他們把企業發展方向定位在科技創新和外向型上,不斷向最高層次開拓,在短短几年時間內,企業規模迅速膨脹並開始進行母體裂變,先後衍生出龍翔毛織、新途編織等知名大毛衫加工企業,極大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目前,四兄弟固定資產總值9000萬元,擁有從業職工3500人,年加工毛衫能力700萬件,2002年,四兄弟納稅1000萬元,其中,恆大、華聯兩個企業進入了“全國私營企業500強”行列。以此為骨幹,鳳城鎮成立了窯上民營經濟園區,建立了鳳城毛衫工業園和鳳城工業園,目前園區內產品出口亞、歐、美各大洲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鳳城已成為江北最大的毛衫加工出口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