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上古法制陶是一種傳統制陶工藝。窯上制陶人對陶窯有一種虔誠崇敬之情,規定每年古歷5月16日為“窯神會”祭日,窯神會當日,由共有一陶窯的人家籌款備辦豬頭、公雞、酒、香、燭、火炮等祭品,於窯頭祭供,祭供時必心平氣和、少語,和睦共事,由此才能生產出好陶器之效果。並有嚴禁婦女出入陶窯之規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窯上古法制陶
- 地理位置:貞豐土法制陶的窯上村
- 技藝發祥於:明朝洪武年間
- 專生產:民間生產生活用陶器
地理位置,歷史淵源,詳細介紹,相關人物,製品分類,
地理位置
貞豐土法制陶的窯上村,隸屬貞豐縣挽瀾鄉。這裡南北走向氣勢磅礴的龍頭大山位於貞豐與興仁、安龍的交界處,是集科研考察、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自然保護區,山上森林蓊鬱,草場繁茂,流泉飛瀑秀美,風光迷人,有許多珍稀動植物,窯上村500多戶人家散落在大山腹部約五里長的山間盆地和兩個坡頭上,梯田層層,屋舍儼然,炊煙裊裊,陶窯排排。窯上村地質結構複雜,礦產資源豐富,窯上制陶所需的陶土、煤、土釉、灰釉、石英車盤,耐火石等原料均為就地取材,且儲藏量大,原有80%的人家從事陶瓷生產,其生產工藝古老原始。
歷史淵源
窯上古法制陶技藝發祥於明朝洪武年間,專生產民間生產生活用陶器。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朱元璋命軍征黔,治理南蠻。農曆八月十五日,從軍而來的樊豐(男,漢族),因厭倦明軍進黔後終日殺擄的生活,私離軍隊,來到挽瀾鄉窯上後,與窯上村26歲的青年女子何葉結為夫妻。由於無田少土,家庭貧困,樊、何夫婦百般探索立家之道,有一天,因家裡缺乏盛飯菜的碗,他想到自己房後的沾土,捏起來又柔韌,造成形後,經涼乾不會裂縫,且硬度大。又捏成兩個土碗,經曬乾後,投入柴火中煅燒,取出風冷後,盛水三日,碗不滲水,且水無異味,夫婦竊喜異常。
後來寨中人來到樊家見到他家用土碗,便問其來源,樊婦何葉稱自造。人們缺乏生活用器,便以樊家訂購,幾經周折,探索出車盤制陶,產量比增多,因此名聲遠播,求購者日益增多,樊氏夫婦便成了土陶生產專業戶,生活來源全靠賣陶器所得。樊家逐步探索生產工藝,生產出紅、白、藍紫礦陶,生產無法滿足購者需求,於是把陶瓷生產工藝傳給鄰,窯上因此而得名。後人感謝樊氏夫婦,每戶都在自家的神堂上寫上“樊公何葉之位”供奉。清代乾隆年間,四川制陶藝人郭思賢到窯上傳藝,用車刀做碗,以石灰、糖殼灰作釉,隨後又有江西制陶師傅到窯上製作缸、罐。民國元年(1912),貞豐縣居民吳華生等三人到江西景德鎮學習陶瓷生產技術。回來後在窯上興辦南豐陶瓷公司,歷時八年,生產陶製品質量很好。
詳細介紹
窯上古陶製作工藝流程:選擇粘性強,無雜質的高嶺土,根據用量大小,取土平放在平壩上或投入土池中,厚度保持在3—5寸,參入適量的清水,用牛把泥土踩熟成稀泥醬(這套工序稱為揉泥)。接著把泥醬壘堆,投入用石塊砌成的沉澱池或泥缸中,再滲入大量清水,然後用木棍在池中或缸中攪轉,使泥醬與水融和,沉澱3—5天,待池口水質變清,眼望透底後,打開池口,把水放至陶泥沉澱層,待池中水流出完後,再打開池底預留的排水洞,濾出泥醬中的水,過濾1—2日,把水濾至用手指截入泥漿,不見指印自然變形為止(這套工序稱為濾泥)。然後用泥弓將池中的上層泥割成塊狀,壘堆在制陶房內,並把泥堆打緊(這套工序稱為壘坨)。這樣將高嶺土加工後,壘坨起來的陶土在半年內不會風乾,可供日夜制陶之用。
制陶時,再用泥弓從泥坨上把陶泥割下,按需制的陶瓷品種所需的用量,將泥團在車盤上打成高密適度的圓團,然後將泥團釘在車盤中心,用木棍攪動車盤,使之向右高速旋轉,眼看速度達到要求後,左手捧住泥團外圍,右手用力按住泥團中心,兩手靠在大腳上形成支撐點,借用車盤旋轉的慣性,將泥團造成所需的初制陶器形狀,觀摩整形,按第一次程式進行精製,制好後,用篾扁旋割陶製品沾連車盤之處,使陶製品剝離車盤,同時在成形的器几上放上一圈竹匝,以固定器具口形狀。然後用雙手輕捧陶製品輕放在預備的木板上,這樣制上五至六個,再托起木板連陶製品一起放在涼曬陶品的涼房的木架上陰涼(這就是生坯)。
涼曬陶品晴天需用2—3天,陰雨天需5—7天。這段時間內,制陶人用這段時間來制釉。制釉有兩種方法:一是從山地里揀來釉籽,用錘打成細末,投入缸中滲水攪勻,存放1—2日,使釉末全部滲透水,再攪動,然後,用兩層布置於另一個陶缸口,將盛裝釉水缸中的釉水倒在布上,通過布濾,濾出雜質,流入缸中的釉水便是精釉,這種釉稱為土釉,由於其釉顏色呈紫紅色,又稱為紅釉。紅釉上在陶品上,鍛燒後,陶品呈紫紅色,燒成的陶品稱為紅陶;二是用稻穀殼鍛燒成灰後,投入缸中滲上水攪勻,然後按第一種方法過濾,濾出的釉水,上在陶品上呈灰白色,這種釉由於用灰製成,稱為灰釉,又因上在陶上,成品後呈白色,又名為白釉。
在制釉的同時,將涼至半乾的陶製品搬出屋外,通過陽光曬乾或風乾,待陶製品水分乾透後,把它放入釉缸中,快速滾動,待陶品內外全部沾了釉水後,將陶品捧出,又輕放到木板上曬乾或涼乾。曬乾後,裝入窯內用柴火或煤火鍛燒5—7日,然後打開窯口風冷,通過燒出的成品就是陶器,即可使用。柴火鍛燒,成品為上品,煤火鍛燒質量次之,而掌握好火候又是成品質量好壞的關鍵。
窯上燒陶窯的建設,窯上陶窯用陶土製成的方磚建成。方磚的製作,其揉泥方法與制陶揉泥一致,揉好泥後,使用磚箱作模製成生磚(磚塊狀體積為5寸×8寸×2寸),曬乾後,堆壘入預先挖好的土窯上,用柴火或煤火鍛燒成熟磚即耐火磚,制好磚後,選擇一個坡度在30度左右的地塊建窯,窯形為順山爬長廊形、頂部為圓拱狀。窯的大小長短按實際需要建設,每個窯留有上門、下門、左門、右門四大門,作為裝陶和出窯來往之用,上、下、左、右設有煙孔,裝好窯後,上門、左門、右門全封閉,下門封時留一個1尺見方的小孔,用於投放燃料。
相關人物
吳合斌、張細春、彭子齊、朱榮華、郭洪道、朱華政等10餘人尚記得古法制陶的全部工藝。
製品分類
窯上古陶製品類別為兩大類,以顏色界分:
一種是紫紅色,稱為紅陶;
一種為灰白色,稱為白陶。
品種主要有米缸、酒缸、水缸、酒壺、油壺、茶壺、茶缽、飯碗、菜碟、酒杯,桐油燈盞、茶盤、香爐、茶杯、排水管、大飯缽、煙鹵管、花瓶、菸斗、煙咀、泥哨,大菜缽、花盆、菜缸、酒瓶等30餘個品種,其製品堅韌耐用,盛食物日久不會變味。窯上古法制陶工藝,須與該地的特有陶土相結合,方能生產出優質陶。窯上古陶生產,主要是以滿足當時人民生活所需的用器。但其所用制陶的高嶺土與其它陶土不同,生產工藝也獨樹一幟,外觀造形與花紋體現了當地民俗文化和民族風俗,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生產工藝,具有極高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