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農曆九月廿八。這一天,遂川縣泉江鎮窗溪村上萬人云集,慶祝該村獨有的節日——“九·二十八節”民俗節。家家戶戶如同過年一般,熱鬧非凡,歡慶自己獨有的民俗節,過節時家家必食“麻糍米果”,傳說是紀念“娘人姑姐“的治病之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窗溪米果節
- 流行地區:遂川縣泉江鎮窗溪村
- 節日飲食:家家必食“麻糍米果
- 節日意義:紀念“娘人姑姐“的治病之恩。
製作方法,節日由來,節日現場,文化,
製作方法
節日由來
“九二八”習俗的來由:一是這個節日只局限在窗溪村劉氏家族之內,同村的他姓人家無此風俗;二是節日必食“麻糍米粿”。此粿以糯米為料,先煮熟拍成扁餅,撒粉晾成半乾,食前切成條狀,置鍋內油煎,然後撒上白糖即可,做此米果很有講究。在劉氏宗祠內原有石雕一副,專供族人奉糯米料,每逢節日來臨,族人們端著糯米,爭相到祠堂,燃香點燭,請出祠內所敬之神“華冠帝王”,儀式莊重肅穆。據說,敬過神的粿才能永存不變質,食之過量亦不致傷胃生病,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學文化的進步,這種舊式奉祭儀式已廢除。
這一風俗節日是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它的產生雖尚未發現相關文獻記載,但追溯其源也有三種傳說:一是很久以前窗溪村曾痢疾流行,不少人喪生於此,驚恐萬分的村民束手無策,便在九月二十八那天燒香叩頭,祈求“娘人姑姐”救護。後來果然見效,疫病馬上銷聲匿跡。該村有位長者遂提議:以後每年逢九月二十八日這天都要舉行一次紀念活動,祭拜靈驗的“娘人姑姐”。久而久之逐成風俗。二是該村的祖先原居住在窗溪村東北方向一華里的地方,那裡長期人丁不旺,一天族中老者在窗溪村一草叢裡發現了一隻沒有主人的母雞孵了一窩雞崽,他覺得那地方一定風水好,居之可以發達,逐於農曆九月二十八日移居此地(即現窗溪),並設宴慶祝,以後年年慶賀,沿襲至今。三是窗溪劉姓是從吉安圳頭(今吉安縣敦厚鎮)遷來、也有說從吉水遷來,據說吉安圳頭劉姓也有過九月二十八節日的風俗,節俗是由吉安帶入遂川,還是由遂川帶至吉安暫無考證。
節日現場
文化
每年的這一天,窗溪村人就忙著準備美味佳肴,迎接自己的客人。酒席多的家庭要辦幾十桌,少的也有五六桌。這一天,凡是劉氏家中嫁出去的女兒、遠方遊子及應邀而來的客人,從四面八方擁向窗溪村。主人用美酒、麻糍米果熱情招待客人,客人回去時,主人還要送上麻糍米果,淳樸濃厚的習俗文化,展示了窗溪人勤勞善良、團結奮發的精神風貌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追求。2010年,“九·二十八節”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