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析
此詩見於《祁陽縣誌》。這是一首七言古詩,先寫窊尊所在地及其有關想像,接著回憶當年元結約好友過江飲酒和據溪山為己有的豪情雅致,最後寫自己先後來游窊尊的感受,感慨時間的變遷和江山的依舊,提出“一丘一壑誰能守”的疑問,賦予大自然的美景以主觀感受,表達詩人對歷代游窊尊者的崇敬和摯愛之情,抒發了對元結豪情的由衷稱讚和自己不私有名勝卻擁有名勝的寬闊胸懷。全詩層次清晰,語詞平易簡樸,抒情真摯自然,讀來十分上口。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窊尊歌⑴
千尋絕壁立江口,上鑿窊尊容一斗。
有時飲者不經意,一杯便落蛟龍手。
想見當年元次山,退谷抔湖隨處走⑵。
拉得襄陽孟彥深⑶,白浪如山來飲酒。
吾溪吾亭名不休,據將公物為己有⑷。
我昔來游美少年,我今來游忽老醜。
新吾舊吾尚難占,一丘一壑誰能守?
不如交還與太虛⑸,游者何人隨某某。
千峰看過皆我物,千載同心皆我友。
試傾江水當葡萄⑹,即托江風召聱叟⑺。
叟縱不來聽我歌,未必搖頭呼否否!
作品注釋
⑴窊(wā)尊:形象漥陷可作酒樽用的山石。尊,同“樽”,盛酒用的杯子。窊,低陷地。窊尊,在祁陽浯溪三峰的最高峰峿台上,“形如臼,窪圓,天然若尊,深可儲斗酒”(《祁陽縣誌》),人稱窊尊,傳說是唐代著名詩人元結所鑿,次山隱居浯溪時,常同客人月夜登峿台,環窊尊而坐,駢句為詩,成者捧飲,相與為樂。因次山是個清官,常因酒不為繼而不能盡歡,浯溪山神知道了,便同湘夫人商量,湘夫人說,只要使窊尊下與湘江通,就可以釀湘水為醇酒,招待貴客。從此,每逢晴夜月上照窊尊,酒即汩汩上涌酒尊,不溢不竭,次山和客人們也就可以盡歡而歸了。
⑵退谷:在湖北武昌西樊山郎亭之間,元結曾游於此,孟士元命名為退谷,元結作《退谷銘》。抔(póu)湖:在武昌西退谷抔樽下面,所以叫抔湖。
⑶孟彥深:字士源,唐天寶(唐玄宗年號,公元742-756年)進士,為武昌令,與元結交往甚密。
⑷公物:這裡指大自然的名勝景物。
⑸太虛:即上天,大自然。
⑹葡萄:葡萄酒。
⑺聱(áo)叟:唐元結別號。
作者簡介
袁枚
(1716-1797)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公元1739年(乾隆四年)進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公元1742年(乾隆七年)外調,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政聲好,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母,在江寧(今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築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自此,他就在這裡過了近50年的閒適生活,從事詩文著述,獎掖後進,為當時詩壇所宗。倡導“性靈說”,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新齊諧》10卷;隨園食單1卷;散文、尺牘等3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