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突觸可塑性
- 外文名:synaptic plasticity
- 分類:短期突觸可塑性,長期突觸可塑性
- 釋義:突觸的形態和功能發生改變的現象
- 學科:自動化、神經科學
- 領域:深度學習、模式識別
在神經科學中,突觸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是指神經細胞間的連線,即突觸,其連線強度可調節的特性。突觸的形態和功能可發生較為持久的改變的特性或現象。突觸會...
赫布理論(英語:Hebbian theory)描述了突觸可塑性的基本原理,即突觸前神經元向突觸後神經元的持續重複的刺激可以導致突觸傳遞效能的增加。這一理論由唐納德·赫布於...
招明高,教授,博士生導師,藥理學教研室主任,軍隊院校育才“銀獎”獲得者。兼任中國神經科學會突觸可塑性分會委員、陝西省藥理學會常務理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理系訪問...
他長期從事神經發育與突觸可塑性的研究,有多項重要發現,與國際上幾位學者一起,開創了神經營養因子調控突觸和神經可塑性的新領域。1996年魯白髮現神經營養因子對學習...
新環境適應過程中海馬突觸可塑性變化及其分子機制研究 省部級 2011-2012 20.00 負責人 老年性痴呆症發病初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突觸可塑性機制研究 國家級 20...
3,突觸可塑性與學習記憶的機制 [3] 4,毒理學與食品安全5,動物福利與健康養殖趙善廷主要套用技術 編輯 普通細胞培養,神經原代細胞培養,神經幹細胞培養,器官型腦片...
神經環路可塑性及學習記憶。陸巍主要貢獻 編輯 神經系統早期發育、學習與記憶等基本生理活動以及腦卒中等病理活動都涉及到神經系統一個基本現象,即突觸可塑性(synaptic...
我們觀察到一種新的突觸可塑性,即位於攀緣纖維和浦肯野細胞的LTD,並且發現這種LTD是表達在突觸後水平上的。目前我們正在對影響這種突觸可塑性的細胞內和細胞間的...
研究興趣為學習記憶的神經生物學機制,最近幾年來一直專注於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在Aβ對突觸可塑性調製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發現JNK,MAPK,CdK5等激酶系統參與Aβ對LTP...
戴維·J·林登(David J.Linden)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神經科學家,對小腦突觸可塑性有專門的研究。進化的大腦圖書目錄 編輯 ...
採用果蠅學習記憶突變體研究突觸可塑性,首次發現突觸易化和強直後增強可以誘導cAMP信號通路缺陷的果蠅突觸活性改變。在冷泉港獨立主持實驗室後,最先利用果蠅模型研究了...
這是與突觸可塑性——突觸改變強度的能力相關的幾種現象之一。由於記憶被認為是由突觸強度的改變來編碼的,LTP被普遍視為構成學習與記憶基礎的主要分子機制之一。...
黃仕勇、胡劍鋒、龔海慶、梁培基(2006)突觸後鈣通路有助於視網膜視錐與亮度型水平細胞之間的突觸可塑性 生理學報58 (5)汪茂湘 胡劍鋒(2007)試論民辦本科學院的...
赫布理論(英語:Hebbian theory)是一個神經科學理論,解釋了在學習的過程中腦中的神經元所發生的變化。赫布理論描述了突觸可塑性的基本原理,即突觸前神經元向突觸後...
遞質由突觸囊泡儲存和釋放 268 突觸囊泡的胞吐仰仗高度保守的蛋白 結構 278 遞質釋放的調控是突觸可塑性的基礎 281 本章小結 285 選讀文獻 287 參考文獻 287 13...
的一個亞型,分子結構複雜,藥理學性質獨特,不僅在神經系統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調節神經元的存活,調節神經元的樹突、軸突結構發育及參與突觸可塑性的形成...
NF-κB的不正確調節與癌症,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休克,病毒感染和免疫發育不當有關。NF-κB也與突觸可塑性和記憶過程有關。 [1] ...
它主要影響空間記憶和突觸可塑性。雌激素受體結語 編輯 綜上所述,雌激素對機體有著多方面的重要的調節作用,如參與神經退行性疾病、雌激素反應性腫瘤和骨質疏鬆等...
在德克薩斯西南醫學中心21年工作中,Thomas Südhof教授的最大貢獻是闡述了神經遞質釋放的分子機制和突觸前膜的可塑性。他發現了突觸結合蛋白(synaptotagmins),以及這些...
CREB通過增加BDNF基因及抗凋亡蛋白基因BCL-2的表達,來促進神經細胞生存,增加突觸可塑性及神經發生。作用方式具體如下:(1)增加突觸可塑性,進而影響長時程增強(long-...
從事神經生物學教學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突觸功能的細胞和分子機制,著重在谷氨酸受體通道及其相關的信號轉導在突觸形成和突觸可塑性中的作用,如NMDA受體亞單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