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北京市產業項目。
2024年5月20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首批科學探測結果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
- 外文名:Space Environment Foundation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Network
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北京市產業項目。
2024年5月20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首批科學探測結果發布。
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北京市產業項目。2024年5月20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首批科學探測結果發布...
以及十幾個地球半徑以外的行星際空間環境中的磁場、電場、大氣風速、密度、溫度、成分、太陽風速度等空間環境參數。2023年12月,由16個觀測台站、58個觀測點組成的子午工程二期初步建成,和此前建成的子午工程一期一起,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兩縱兩橫“井”字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
將高效開展行星際空間天氣日常監測,為中國和國際空間天氣預報提供高質量觀測數據。2024年5月10日,行星際閃爍監測望遠鏡通過工藝測試。發展歷史 2024年5月10日,“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的重大設備之一——行星際閃爍監測望遠鏡(IPS望遠鏡)順利通過工藝測試,標誌著該...
實驗室首先提出“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簡稱子午工程)”,聯合全國有關部委十餘個單位共同推進“子午工程”的立項,完成了建設項目申請書、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報告,國家發改委已將“子午工程”作為“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批准建設,為我國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網的建設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在國家...
空間環境監測地基系統是指建立在地面用於監測空間環境狀態及其擾動的系統。主要儀器設備包括用於接收太陽電磁輻射的光學及射電望遠鏡、探測地磁場變化的地磁儀、探測電離層結構變化的電離層垂百測高儀及記錄宇宙線通量的宇宙線探測儀等。簡介 空間環境監測地基系統是指建立在地面用於監測空間環境狀態及其擾動的系統。組成 主...
我國空間環境的地基監測歷史悠久,但是過去的地基監測多屬單個台站對空間環境的特定區域或特定現象進行孤立的監測和研究,沒有形成協調統一的觀測體系。子午工程是對沿東半球1200E子午線附近,利用北起漠河、經北京、武漢,南至海南並延伸到南極中山站,以及東起上海、經武漢、成都、西至拉薩的沿北緯300N附近共15個綜...
與東經120°沿線的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以及西經60°附近有關國家的空間環境監測台站聯網,初步建成環繞地球一周的、完整的空間環境監測子午圈。隨著地球的自轉,比對兩個經度相距180°的子午鏈位置上的空間環境變化,結合空間探測,可了解全球變化規律。簡介 子午工程是一個大型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系統,設國際空間天氣...
GPS/MET被稱為GPS氣象學,即通過測量穿過空間/大氣層的GPS信號的延遲來獲得大氣/空間環境中的各種參數,包括大氣溫、壓、濕以及電離層等信息。以GPS接收機所在的位置可分為地基和空(天)基GPS/MET。地基GPS/MET技術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以來,伴隨GPS的快速發展,得到廣泛套用,技術日益成熟,已經從科學研究領域進入...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香河站,位於河北香河縣淑陽鎮大羅屯村(39°47' 54"N,116 ° 57' 28"E),占地面積約七萬平方米,始建於1973年,是中國科學院日地空間環境觀測網路站之一。香河大氣綜合觀測試驗站是為適應大氣物理科學研究與套用發展的需要建立的,建站的目的是為了進行大氣物理、化學、動力學多要素的...
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是中國首個高頻相干散射雷達探測網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牽頭建設。2024年5月20日,“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首批科學探測結果發布。發展歷程 2023年10月,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全部建成,並通過中國科學院的...
子午工程是一個大型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系統,將為我國建立獨立自主的空間環境監測和保障體系奠定重要基礎,對於發展我國空間科學、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並可為國際空間科學合作做出重大貢獻。子午工程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信息產業部、中國地震局、國家海洋局、中國氣象局等院(部、局)所屬...
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又稱“千眼天珠”,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的標誌性設備,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位於四川甘孜稻城噶通鎮,海拔3830米。它是由313台直徑6米的天線構成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天線均勻分布在直徑1公里的圓環上,由圓環中心100米高的定標...
鄒自明,男,中國科學院特聘核心研究員,國家空間科學數據中心主任,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廣目地球科學衛星工程(SDG-1)副總指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常務副總指揮,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地面支撐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副主任...
為保障人類太空探索活動的順利開展,必須突破地面單因素模擬的局限,全面了解空間環境綜合因素對物質的作用。以揭示空間環境條件下物質結構演化規律和各種環境耦合效應的物理本質為目標,建設空間環境與物質作用地面模擬研究裝置,主要包括:空間環境模擬源、大型真空與熱沉、綜合測試分析系統等。該設施建成後,將為我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