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資料原則

積累資料原則是積累資料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累資料原則
  • 含義:積累資料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
它主要有:一是指向原則。收集資料應有明確的方向,應根據自己所分工的宣傳報導範圍,收集黨和政府檔案性資料、社論等,以確定采寫新聞報導的方向;收集自己宣傳報導領域和地區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資料;收集具有典型意義的單位、人物、經驗方面和資料;此外,還有自己宣傳報導範圍內涉及的地理、歷史、科技、風土人情、人物軼事等有關的常識性資料。還可以集納一些小言論、警句、格言、諺語等,有時在宣傳報導中用上,會使新聞妙趣橫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二是價值原則,收集的資料應有使用價值,應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和時間的考驗,應有一定的權威性。實用價值是積累資料的出發點和歸宿。三是準確原則,資料的精確性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收集時應儘量與原文核對清楚,要有可靠性,防止失實。真實、準確是新聞生命的所在,也是積累資料的重要原則。四是統籌原則。要從縱橫兩個方面去考慮,統籌兼顧。所謂縱的方向,就是積累那些利於把自己的知識引向深入資料。橫的方向,就是在積累專門學科知識的同時,收集那些與自己學習的領域有密切相關的其他學科的資料。六是及時原則。一旦發現有用的資料,就要立即摘抄下來,或做成卡片。零星散見的資料如不及時收集下來,就會稍縱即逝。當寫某一篇稿件時,想起需要這個資料,再去尋找,就會踏破鐵鞋無覓處。七是完整原則。要注意資料的完整性。收集某一個專題資料時,應將各種不同的觀點、評價,都要摘取下來,做到完整、科學。八是求新原則。要注意收集新動向、新思想、新成就、新經驗、新問題。不僅要注意大部頭著作,也要留心各種周期短的期刊和報紙,以獲得新的信息,使自己所積累的資料,始終保持最新的狀態,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九是系統原則。資料積累貴在系統化。一堆雜亂無章,象亂麻式的資料,是沒有多少用處的。資料收集起來後,應按內容分類,歸入一定的系統,並且溝通每條資料的相互關係,做到主次分明,合理編排,使平時分散、零碎的資料系統起來,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由廣博到專深。十是持久原則。積累資料,象軍隊打仗一樣,是一種“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工作,因此,要有戰略眼光。馬克思為了寫作《資本論》,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積累資料達二十五年之久,閱讀了一千五百多種書籍,摘錄、筆記達一百多本;列寧為了寫作《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收集了大量資料,作了很多筆記,這些資料後來收入《列寧全集》第39卷;魯迅為了撰寫《中國小說史略》這部篇幅不算很長的學術著作,前後幾乎用了20年的時間,從幾十種、一千五百多卷書中,輯成了《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和《小說舊聞鈔》3本資料專書。可見,收集資料是一件長期、艱苦、細緻的工作。只有長期堅持,才能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積累資料,需要有鍥而不捨的“銳意窮搜”的精神,切忌兩天打魚,三天曬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