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積沙墓

積沙墓,又稱積砂墓,是中國古代為防盜而採用沙土填充墓穴的一種墓葬形制,有時還會在沙土中填入石塊,構成積石積沙墓,當盜墓者挖掘盜洞深入墓穴時,沙土會從四面流入把盜洞堵住,石塊會砸下來把盜墓者砸傷砸死。

基本介紹

  • 消失時期:西漢中晚期
  • 流行時期:戰國至西漢早期
  • 又名:積砂墓
  • 作用:防盜
  • 中文名:積沙墓
簡介,相關內容,

簡介

積沙墓流行於戰國至西漢早期,當時的貴族墓葬多積石以加固、積炭以防潮、積沙以防盜,河南省輝縣的戰國魏王墓、上蔡縣的郭莊楚墓都是積沙墓。
西漢中晚期之後,由於豎穴土壙木槨墓逐漸消失,積沙墓也漸漸消失。

相關內容

陝西省文物考古所在西安南郊配合基本建設時於2004年底發現了一座西漢時期的積沙墓,在其南耳室內出土了內有液體的十餘件原始瓷。1月17日下午繼續清理過程中,考古專家又意外地在其北側室內出土了一套成組的漆木車馬。專家認為,如此製作的西漢晚期古墓十分罕見,其墓主人的身份必為貴族以上級別人物,對研究漢長安城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據了解,這座深約11米的積沙古墓是一座帶長斜坡墓道的磚室墓,為東西向,面東背西,東墓道呈斜坡狀,長達23米,其南側有一耳室,其北側發現了兩個側室。在長達8米的墓室一周,圍有寬約2米、高約4米的沙牆,墓室頂上的沙層則厚達1.5米,沙層之上還築有厚達7.4米的夯土層。但如此周密的防衛工事,仍沒能免除被盜的命運。 墓室幾空,僅留下曾放置過木質棺槨的殘跡,但是在南耳室中發現的罕見原始瓷十分珍貴。瓷器中有原始瓷锺四五件,最大的高約40厘米,其最大腹徑約30厘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