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堂為蘭州大學本部圖書館,其歷史可追溯到1909年。曾經一度作為蘭州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積石堂前面的垂柳道也是蘭州大學內部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石堂
- 歷史年份:1909年
- 地點:蘭州
- 用途:蘭州大學圖書館
發展歷程,服務宗旨,
發展歷程
積石堂為蘭州大學本部圖書館,其歷史可追溯到1909年,1913年以清代貢院遺留的“觀成堂”為書庫,“至公堂”為閱覽室,1946年以後修建二層獨立館舍一座,名曰“積石堂”,面積1616平米,1962年建成7800平米圖書館樓。1998年5月,邵氏捐款,國家教育部批准立項擴建盤旋路校區圖書館,現面積達21000平米,加之2004年11月併入的原蘭州醫學院6100平米圖書館、2005年9月啟用的榆中校區38000平米圖書館及2000平米一分部館,總建築面積可達67000平米,在西北地區首屈一指。引進的美國Sirsi公司生產的Unicorn系統,集藏、借、閱、管為一體,適應了多校區辦館的要求。建成的自動化集成系統、光碟庫系統和INTERNET網伺服器等,又有遍布全館的近2000多個信息節點,為信息資源的數位化存儲、網路化服務、現代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醫學館、校區館與中心館實行“統一管理,業務延伸”的管理模式,分設館長,現全館設采編部、信息技術部、流通部、期刊閱覽部、多媒體資源服務部、查新中心(文獻檢索教研室)等業務部(室)和黨政綜合辦公室。
服務宗旨
蘭州大學圖書館一貫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向現代化要出路、向管理要效益”的辦館方針,確立了將本部圖書館建設成為研究型圖書館及研究生文獻檢索中心,榆中校區館建設成為學習型圖書館、醫學館建設成為專業圖書館的分型建設目標定位。截至2004年,擁有紙質文獻260萬冊(件)、音像資料2000餘種,年訂購中外文期刊5000多種。館藏文獻在文史古籍、自然科學、醫學、外文權威檢索期刊收藏上系統完整,具有特色。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叢書集成、中華文史論叢、中國邊疆叢書和方誌叢書,還有較多考古圖籍和金石甲骨文字著述;善本書有皇明經世文編等近200種。涵蓋理、工、農、文、史、經、哲、法、教育、管、醫等十一個學科門類。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現代化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套用,大量購置國內外光碟資料庫、網路資料庫等,自建特色資料庫、可供24小時線上服務;有讀者閱覽座位4000多席,電子閱覽室、計算機培訓室、音像資料室和設施先進齊全的多功能會議室、報告廳,為讀者增加了新的文獻信息利用途徑和信息交流場所。
蘭州大學圖書館把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放在重要地位,注重科學管理,實現管理水平新的跨越,現已形成基礎工作紮實、制度完善、激勵創新的隊伍管理模式。經過近幾年的努力,現有的工作人員117人中職稱、學歷、年齡、知識結構明顯改善,其中副高職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2人,工作人員中84%以上為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初步形成了較為合理的專業人員梯隊,適應了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教學科研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需求。近幾年,圖書館人以“211工程”建設和圖書館新館建設為契機,積極開展西部大學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模式研究,結合現代化建設目標進行管理服務模式改革的研究,結合文獻檢索課教學與科技成果查新諮詢進行文檢課教學內容改革與信息素質教育方面的研究,同時我們將中心館新館建設與榆中校區圖書館新館建設,當作建設一流高校圖書館的重要內容認真地加以研究與探索,注重了傳統造型、校園人文環境與先進信息服務功能的完美統一,為圖書館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保證,保證了圖書館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據不完全統計,1990年迄今,本館人員在國內一些期刊先後發表了有關圖書情報、文史政法和其他方面的論文、譯文達300多篇,有些研究成果在圖書情報界頗有影響,醫學文獻檢索教學與教材撰寫工作在省內外頗具影響,有些作者被國內權威和核心期刊列為重點作者。獲教育部、科技部、省教育廳及校內科研項目多項,其中蘭州大學"211工程"建設子項目標誌性成果《西部大學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榮獲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近年來又承擔了國家教育部CALIS項目中的“敦煌學資料庫”(A級)、“地學導航庫”,並在積極申報建設CALIS省級中心。這些科研、業務活動在提高人員素質、促進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