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澱

積澱

積澱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jī diàn,指積累沉澱,也指積累沉澱下來的事物。最早來源李澤厚美學三書》中,是李澤厚創造的一個詞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澱
  • 外文名:sedimentary deposits
  • 拼音:jī diàn
  • 出處:李澤厚《美學三書
解釋,積澱說,原始積澱,藝術積澱,生活積澱,

解釋

1指在長期積累中形成(多用於抽象事物),如積澱某種精神。
2化學物理上指事物經過較長時間,沉澱下來的物質

積澱說

“積澱”是由李澤厚獨創的,是針對美的本質提出的美學觀點。
“人化的自然”是李澤厚美學思想的總觀點,是他的實踐美學哲學的核心和靈魂。然而,在提出“人的自然化”觀點之前,李澤厚在五、六十年代的文章里就已經提出了“自然的人化”的觀點,此觀點在他的《美的客觀性和社會性》、《關於當前美學問題的爭論》和《美學三議題》等文章中都有所論述。“自然的人化包含外在自然和內在自然,前者是客觀世界成為美的現實;後者使主體心理獲得審美情感。前者就是美的本質,後者就是美感的本質。”然而,美的本質和美感的本質是不可分開的,美的本質又不等同於美感的本質。許多西方美學家認為美和美感是一個東西,這就產生了矛盾:同一現象,有時感到美,有時不感到美,該如何去解釋美的客觀性呢?李澤厚認為,從美的本質到現象,要經歷中介環節,而這箇中介環節,就是“積澱”。“積澱”將是你“人化自然說”的發展關鍵。
李澤厚所說的“積澱”分為三個方面:原始積澱、藝術積澱和生活積澱。所謂積澱,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積澱”指所有由理性化為感性、由社會化為個體、由歷史化為心理的建構行程。它可以包括理性的內化(智力結構)、凝聚(意志結構)等等。狹義的“積澱”則是指審美的心理情感的構造。以下論述的三“積澱”均屬狹義範圍。首先,有必要對積澱一詞加以解釋,從字面看,積澱就是累積沉澱,如我們常吃的澱粉,河中的淤泥等。然而李澤厚所說的積澱卻不能如此理解。李澤厚說:“要研究理性的東西怎樣表現在感性中,社會的東西怎樣表現在個體中,歷史的東西怎樣表現在心理中,後來了我造了‘積澱’這個詞。‘積澱’的意思,就是把社會的、理性的、歷史的東西累積沉澱為一種個體的、感性的、直觀的東西,它是通過自然的人化的過程來實現的。”

原始積澱

李澤厚認為,原始積澱是一種最基本的積澱,主要是從生產活動過程中獲得,也就是在創立美的過程中獲得。“即由於原始人在漫長的勞動生產過程中,自然的秩序、規律,如節奏、次序、韻律等等的掌握、熟悉、運用,使外界的合規律性和主觀的合目的性達到統一,從而才產生了最早的美的形式和審美感受。這種在直接的生產實踐的活動基礎上產生的同構效應,也就是‘原始積澱’。”創立美的第一要素便是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實踐,在這種創造、使用工具的合規律性的活動中,逐漸形成了人對自然秩序的一種領悟、想像、理解、感受和感情。這種實踐的多次往復,對自然規律的秩序、節奏的長時期的感受,就會使外界的合規律性和主觀的合目的性統一起來,從而有了最早的美的形式和審美的形式感。所以,是原始勞動孕育了美,積澱著美,外在人化的同時,也進行著內在的人化;勞動創造了美,也創造了人的審美心理。

藝術積澱

審美不等於藝術且先於藝術。李澤厚認為,藝術起源於巫術。原始積澱中的審美感受是分散零亂的,它們還不能成其為藝術。只有在巫術活動中,才能是這種散而無緒的感受提煉集中起來,形成藝術。“在藝術活動中包含著科學的成分、宗教的成分和藝術的成分,在當時起著把人群團結起來、組織起來、鞏固起來並延續下去的作用。”“巫術後來分化發展為科學,有的因素髮展為宗教,而其過程形態方面則發展成為藝術。”藝術並非是純粹的審美,而積澱著社會的內容。“當藝術變成一種純審美或純粹形式美的時候,藝術本身就會走向衰亡。”二者的矛盾運動,就造成了藝術積澱。
什麼是“藝術積澱”呢?李澤厚說:“藝術從再現到表現,從表現到裝飾,從具體意義的藝術到有意味的形式,從有意味的形式到一般的裝飾美,這就是一個藝術積澱的過程,是一種行程流變。”

生活積澱

李澤厚認為:就美感而言,原始積澱是基礎,藝術積澱是形式,生活積澱是藝術,這就是三種積澱的關係。李澤厚曾用“社會氛圍”來替代普列漢諾夫的“社會心理”講說藝術創作。他認為,“‘社會心理’一般來說比較抽象、靜止、平面、持久,‘社會氛圍’則比較具體,它可以是突發性的,範圍可大可小,時間可長可短,它是動態的、立體的,與社會的物質現實(具體事件)直接相聯繫,它常常是時代、問題、力量的具體呈現。”他認為,作家、藝術家最重要的是要善於感受這種種氛圍,特別的是具有深刻意義的社會氛圍,因為“這種社會氛圍能集中表現社會的潮流、時代的氣息、生活的本質,它和人們的命運、需要、期待交織在一起,其中包括有熾烈的情感,有冷靜的思考,有實際的行動,從而具有深刻的人生意味。”這就是生活積澱,“即把社會氛圍轉化入作品,使作品獲得特定的人生意味和審美情調,生活積澱在藝術中了。“
“積澱說”自70年代末提出之後,學術界對它褒貶不一,但就總體而言,肯定的評價是多於否定的評價的。以下便是對這些評價的一個整理。
“積澱說”被視為“實踐哲學的核心理論”,是新時期學術界最重要的理論成果之一,甚至被某些人認為是我國五六十年代美學研究的唯一有價值的成果。有人認為,把握住這一學說“也就把握住了新時期藝術—文化學建設的起跑線。”“積澱說”發展到今天,仍然極具魅力,就像朱立元先生所說:“‘積澱說’在70年代末的正式提出,它在文化心理學層面上較合理地論證和闡明了馬克思關於‘人的自然界’,包括審美感覺在內的人的‘五官感覺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的重要論點,或者說馬克思這一偉大思想通過‘積澱說’得到具體化和落實,這為解決美學研究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提供了一條較有說服力的思路。”“積澱說”是力圖從內在的文化心理層次上對人進行透視研究的理論。“如此一來,人存在的意義,如何使人性完美化等一系列困擾人類幾千年的問題都會獲得合理解釋的基礎,這也是有人將‘積澱說’視為‘一座蘊有巨大潛能的反應堆’,也有人將以其為支撐的實踐美學意義上升到具有‘重建本體論’高度的原因,這也是‘積澱說’具有如此巨大魅力的原因所在。”作為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實現過程的“積澱”絕不是一個封閉、保守、單向度的過程,而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複雜的過程,“積澱說”永遠是指向未完成理論,這才是這一學說的真正內涵。
也有人對“積澱說”持否定的態度,認為李澤厚在闡釋“積澱說”時存在著“注重群體而忽視個體、重視理性而忽視感性、注重歷史沿襲而忽視文化的突破”的局限,對這一理論的合法性學術界也曾存在分歧,大致說來有兩種傾向:一是懷疑否定,有這種傾向者認為“積澱說”在理論上缺乏充足的根據,而且在積澱的具體形態、類型、方式上也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總體上還處於猜想階段,不能作為科學學說存在;第二種傾向認為雖然“積澱說”在目前還不完備,還存在許多有待研究的難題,但有著不容否認的真理性和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也有人深入研究之後發現,“積澱說”在理論上根據不足。李澤厚在對“積澱”進行闡釋的時候所舉的藝術史實很難用來支撐“積澱說”。“在裝飾到具體藝術的轉變過程中,是什麼積澱在什麼之中?是純形式積澱在‘有具體內容的東西’之中嗎?這顯然說不通。”而且,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積澱說”的論述中“有一種主觀隨意性,什麼都可以是形式,什麼都可以是內容,你積澱在我之中,我有積澱在你之中,這類黑格爾式的想頭總令人覺得有些勉強。如果說形式和內容本不可分,那么李先生明確地區分出形式和內容,並且一個積澱在另一個之中,也就沒有根據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