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稜鎮

穆稜鎮

穆稜鎮位於黑龍江省穆稜市南部,是一個老建制鎮,也是穆稜市非市政府駐地的經濟文化、交通、商貿第一重鎮。

穆稜鎮是穆稜市南部的區域中心,又是濱綏線鐵路綏芬河至哈爾濱區間的重點站區,除駐有穆稜林業局和鐵路車務段、機務段等單位外,還有一些縣屬分支機構,人口較多,商業繁華。鎮域面積1419平方公里,人口9.6萬人,耕地21.3萬畝。鎮區內駐有穆稜林業局、鐵路、森警部隊等中省直單位,下轄20個行政村、56個自然屯、38個居民委(含林業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穆稜鎮
  • 外文名稱:Muli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牡丹江
  • 下轄地區:20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453
  • 郵政區碼:157513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穆稜市南部
  • 面積:1419平方公里
  • 人口:9.6萬
  • 方言:東北話
  • 火車站北林站穆稜站
  • 車牌代碼:黑C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轄20個村委會,轄20個居委會,其他,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理地貌,氣候特點,自然資源,林木資源,野生藥材,山產品,農產品,人口民族,區域交通,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教育,歷史事件,名稱起源,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穆稜歷史悠久。夏、商、周三朝為肅慎族居住地。
公元前140年(東漢)以後是肅慎族後裔挹婁族轄境。
穆稜鎮
南北朝時為勿吉族居住地。
隋唐屬靺鞨族疆域。
五代十國(943年)時期,為契丹女真屬地。
遼時為女真東京道疆域。
金為女真別部,屬上京路;金末元初(1215-1233)是東夏國的疆域。
元至順元年(1330年)為遼陽行省開元路的轄地。
明永樂四年(1406年)設定麥蘭河衛,隸屬奴兒乾都司
清初為穆倫路,屬東海窩集部。順治十年(1653年)為木倫部。康熙十五年(1676年)屬寧古塔副都統。雍正四年(1726年)改屬泰寧縣。隸屬吉林將軍衙門。雍正七年(1729年)泰寧縣裁撤,仍屬寧古塔副都統。1882年(光緒八年)設穆稜河屯田局於釣魚台(今穆稜鎮南)。翌年正月改屯田局為招墾局移址於上城子(今興源鎮)。
1903年1月11日(清光緒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清廷批准,設定穆稜河分防知事,隸屬綏芬廳。
1909年 6月2日(清宣統元年四月十五日),清廷批准,將穆稜河分防知事所轄地方改設穆稜縣,治所駐上城子(今興源鎮)。
1910年1月2日(清宣統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民政司“札開” ,委官試署穆稜縣。同年4月17日(清宣統二年三月初八日),知縣王榮昌“到任視事”。隸屬吉林省東南路道管轄。
中華民國成立後,穆稜縣仍隸屬吉林省東南路道,
1914年6月改隸依蘭道
穆稜林業局辦公大樓穆稜林業局辦公大樓
1929年2月,撤銷道區後,由吉林省直轄。
1930年4月26日,縣址遷至八面通鎮。時為三等縣,全縣總人口4.4萬餘人。東北淪陷後,初隸吉林省
1934年12月劃歸濱江省
1937 年7月劃歸新設之牡丹江省管轄。1938年10月,縣址遷至穆稜街(今穆稜鎮)。
1939年6月1日,將細鱗河、太平嶺和黑老婆溝、小穆河、龍山等地劃歸新設定的綏陽縣林口縣
1943年 10月後,先後隸屬東滿總省、東滿省管轄。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
1946年2月成立穆稜縣政府,隸屬中共牡丹江地委。同年4月設定綏寧省,由綏寧省管轄,綏寧省撤銷後改由牡丹江專區管轄。
1947年1月5日,將穆稜縣劃分為南、北穆稜兩縣。南穆稜縣駐穆稜街,管轄南區、北區、興源、磨刀石、下城子、馬橋河等地;北穆稜縣駐八面通街,管轄八面通、東區、西區、梨樹鎮、穆稜礦等地,兩縣均隸於牡丹江專區。同年6月15日,將南穆稜縣改為穆稜縣,北穆稜縣改為穆北縣。同年1 0月1日,將穆北縣併入穆稜縣,縣址駐八面通,由牡丹江省直轄。
1948年7月,劃歸松江省管轄。
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併後,改由黑龍江省管轄。
1956年3月,改由新設立之牡丹江專區管轄。
1957年1月,將梨樹鎮劃歸雞西市
1983年9月,撤銷牡丹江地區,改由牡丹江市領導。

行政區劃

轄20個村委會

光榮居委會、中福居委會、團結居委會、西崗居委會、黎明居委會、建設居委會、先鋒居委會、道西居委會、迎春居委會、河南居委會、德勝居委會、春利居委會、中心居委會、前進居委會、向陽居委會、三岔居委會、向南居委會、新星居委會、興盛村、泉眼河村、大屯村、團結村、大橋村、紅旗村、西崗村、河南村、黎明村、三岔村、泉興村、振興村、北林村、興隆村、河北村、腰嶺村、嶺前村、明新村、柳毛村、明新村。
穆稜鎮俯瞰圖穆稜鎮俯瞰圖

轄20個居委會

第一~第十九居委會、森調隊居委會。

其他

三新山林場、蓮河林場、樺樹河林場、楊木橋林場、雙寧林場、和平林場、泉眼河林場、獅子橋林場、紅岩經營所、老道溝經營所、代馬溝經營所、磨刀石經營所、西北岔經營所、共和經營所、東興經營所、牛心山經營所、筒子溝經營所、龍爪溝經營所、頭道溝經營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穆稜鎮位於黑龍江省穆稜市南部。穆稜鎮地理位置東經130°15′25″至130°19′35″,北緯44°31′08″至44°25′33″,地理面積1419平方公里。

地理地貌

長白山系老爺嶺山脈,呈西南東北走向,平均高度為海拔500-700米,同牡丹江市接壤的大架子山(牡丹峰),高度為1117米,是全市最高峰。穆稜鎮屬低山丘陵區,素有“九山半水半平川”之稱。

氣候特點

屬中緯度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偏遠山區屬小區性氣候,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夏季較濕熱多雨,春秋季風交替氣溫變化急劇,秋天常見早霜。極端最低氣溫-44.1℃,最高氣溫35.7℃。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降雨集中在6-8月,無霜期100-120天,最高為130天,日照2613小時。

自然資源

林木資源

穆稜鎮資源豐富,林木蓄積量為32760萬立方米,有椴、榆、樺、松、色木及黃鳳梨、核桃楸、水曲柳等名貴木材樹種,尤以紅松著名,素有“紅松之鄉”的美譽;森林覆蓋:森林面積32760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為80%。耕地面積是14萬畝。
穆稜河穿過城鎮穆稜河穿過城鎮

野生藥材

人參、五味子、黃芪、龍膽草、平貝、刺五加等300多種野生藥材。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儲量最多的是花崗岩、金、銀,雲母岩也有部分儲量。

山產品

山多林密,山產品十分豐富,主要有榛蘑、蕨菜、松茸等10多種。

農產品

優質大豆、玉米、小雜糧等綠色食品為主。

人口民族

人口:6.9萬,其中98%為漢族、0.5%為朝鮮族,還有少數回族、滿族、藏族、白族和哈尼族。
穆稜鎮一角穆稜鎮一角

區域交通

穆稜鎮西鄰“雪堡”牡丹江市、東與“口岸縣”東寧縣接壤。301國道、濱綏鐵路穿鎮而過,是連線牡丹江、綏芬河、密山的重要交通樞紐,鎮區內公路四通八達。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為農民增收實施優質高效農業,大膽嘗試了企業十基地十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以糧食深加工企業為龍頭,以基地建設為依託,以農戶生產的綠色食品為原料,使農戶與企業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全鎮綠色認證控制面積達到2.8萬畝,簽訂農業訂單 4.2萬畝,發展了綠色食品、食用菌、藥材、白瓜、蔬菜五大基地。穆稜鎮實施了種植業向畜牧業的行業轉型,畜牧業以肉牛產業為重點。

第二產業

穆稜鎮在工業立鎮中走出了“企、農、技、校”四位一體的發展路子。小城鎮的開發建設對鎮域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強勁的牽動作用。依託豐富的資源,龍頭企業相繼成立。富邦木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省森福木業有限公司帶動了林產業的發展;富邦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帶動了白瓜產業的發展;亨邦生化製品有限公司、永昌食品有限公司帶動了糧食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這三個產業做為穆稜鎮三大主導產業,承擔著立鎮富民的重任。富邦木業公司的“亨邦”牌產品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是全省名牌,高檔無塵企口地板90%出口,成為省級龍頭企業。亨邦生化製品有限公司開發的降解地膜及餐飲具項目,填補了全省包裝行業的空白。牡丹江市級的糧食加工龍頭企業、永昌食品有限公司帶動了全鎮綠色農業的發展,該公司已獲得綠色產品認證二個,產品通過了 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運行了一百多年的綏滿鐵路穆稜火車站運行了一百多年的綏滿鐵路穆稜火車站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穆稜鎮人民政府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開源節流,兌現2014年初鎮黨委、鎮政府制定的10件利民實事。9月中旬為穆稜鎮新改造的政府路進行安裝新型LED節能路燈24盞,為穆稜鎮山林城路鑫河商業廣場前架設路燈6盞,民眾茶餘飯後可到廣場和道路上鍛鍊健身,滿足了民眾的文化需要,同時為夜晚行車安全提供了一份保障。
通過相應程式對鎮內主要街道進行街路確名,方便了民眾出行,提高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建設幸福、和諧、宜居、宜業小城鎮夯實了基礎。

教育

東風國小位於穆稜鎮西山腳下,穆稜河畔。始建於1926年,是穆稜鎮唯一所百年老校。它周圍榆柳環繞,綠樹成蔭,花香飄逸。學校新建的五層教學樓高高屹立,學校占地面積9600平方米,有可容納200多人的食堂,有可供96名學生住宿的宿舍,一間語音室,一間微機室,教室22間,操場寬闊,可供1000多名學生活動。

歷史事件

1945年8月19日,蘇聯紅軍從東、北、西三線進入東北,位於黑龍江的穆稜鎮柳毛村火燒山是日軍抵抗東線蘇軍時設定的第二道防線所在地。據俄羅斯國防部的檔案資料,蘇聯遠東第一方面軍第五集團軍190步兵師同日本關東軍124師團在火燒山附近展開過激烈的戰鬥,共有413名蘇軍將士陣亡。
穆稜鎮
蘇軍在火燒山與日軍作戰時,猛烈的戰事燃起大火,幾天幾夜,山都被燒紅了。火燒山就這樣被銘記。
2012年8月的一天,穆稜市穆稜鎮柳毛村村民劉光臨在村附近的火燒山上,偶然發現蘇聯紅軍的烈士遺骸。
2015年5月12日,“中俄首次聯合搜尋在中國境內犧牲的蘇軍烈士遺骸活動”舉行,中俄雙方搜尋隊在穆稜市穆稜鎮火燒山一帶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蘇軍烈士遺骸搜尋活動。
穆稜鎮

名稱起源

穆稜因境內的穆稜河而得名。穆稜河,滿族的祖先肅慎、勿吉等民族又稱木倫河、莫力河、麥蘭河等,因此,穆倫、麥蘭、暮棱、穆勒恩等皆與穆稜諧音,都是滿語“穆稜”在不同時期的漢譯音。《雞林舊聞錄》關於穆稜的“地名釋義”中解釋為“穆稜,滿州語本音作“摩琳”,馬也(達罕馬駒也)。古為產馬之區。”偽滿康德三年編的《穆稜縣概況》中記載,穆稜(木倫)乃古肅慎(距今已3000多年)舊地。渤海國時期為牧馬場。當時木倫河兩岸是少數民族牧馬騎射的地方。
穆稜鎮
這裡歷史悠久,有多處歷史遺址。穆稜在滿語中是“牧馬”的意思,穆稜河流域是古代渤海國的牧馬場,穆稜鎮因此而得名。

著名人物

安順福(八女投江烈士之一)、潘壽廷(抗日英雄)、馮淑艷(抗日英雄)、張雲(抗日英雄)、王義坤(糧庫撲火英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