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說法
挹婁族稱出現於公元前1—2世紀時(西漢),挹婁一詞,含義有兩說:一,音近
通古斯語“鹿”,為鹿之意;二,與滿語“葉魯”音近,為岩穴之穴的意思。
挹婁(yì lóu)人俗好養豬,食其肉,衣其皮。又從“常穴居”分析,後說是比較可信的。挹婁用作族稱,即“穴居人”的意思。挹婁稱號本是他稱,久之成為族稱,然直到公元554年(北齊天保五年),他們向
中原王朝納貢還自稱肅慎。挹婁源於肅慎,參稽諸史,有明確記載,是可信的。
活動範圍
與秦漢時期相比較挹婁的活動區域仍在今遼寧省東北部和吉林、黑龍江兩省東半部及黑龍江以北、
烏蘇里江以東的廣大地區內,並沒有發生變動,到南北朝時期,挹婁勢力衰落,而與挹婁為同一近親群體的勿吉勢力興起,史書對勿吉記載見多,但挹婁仍然存在。
生活方式
挹婁有漁獵業、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山林中的野獸和江河湖泊中的魚類,是食物的主要來源。狩獵用的工具還是以弓箭為主,“弓長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長尺八寸,青石為鏃”。不過,與肅慎時比較,“
石弩”已有很大改進和發展,這不僅反映在使用的箭“簇皆施毒”,中者即死,而且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
寧安縣東康遺址中,發現了仿金屬工具製造的圓鋌雙翼石簇,還出土了三棱形骨簇。
獵取的對象,有狍、鹿、貂等。考古發現的鹿、犯、播等獸骨皆帶有燒痕,說明他們獵取這些肉多毛厚的野獸,是為解決衣食之需。歷史上有名的“挹婁貂”反映出捕貂是為獲取貂皮向中原王朝納貢和與中原居民或鄰近民族的交換。漁網和魚鉤是挹婁人的主要捕魚工具,已熟練地掌握了網捕和釣魚等捕撈方法,因為在挹婁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網墜,發現了鉤網器和“精細的魚鉤”。
分布其區域南部平原和
半山地區的部落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農作物有五穀和麻,出土的隨葬穀物包括粟、豆、荏、西天谷、黍、稷等。麻用作織麻布。
畜牧業是各戶在從事其它生產同時兼營的一項生產。飼養的牲畜主要是豬,其次是馬,牛的數量極有限,馬是對外的交換物。
手工業門類很多,有紡織、制陶、造船、石器與骨器的加工等。而且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造船技術,不過具體如何製造現在還沒有資料記載。當時所產的赤玉,與貂皮馳名中原。
經濟文化
挹婁當時的社會經濟還是一種原始生產形態,雖然農業有一定的發展,但主要生產工具還是石器,這說明還是一種比較落後的經濟形態。
考古研究
1800年前,當中原大地的人類文明在闊步演進的時候,雙鴨山誕生了挹婁王國和滿源文化。9月24日下午,黑龍雙鍋文化博物館為第二屆網路媒體龍江行的記者們揭開了。有一個王宮和龐大祭壇的城址,就是漢魏時期挹婁王城所在之地。
考古工作者在一直被人們視為“亘古荒原”的三江平原腹地,陸續發現了遠古時期的城池、村落。隨著踏查範圍的不斷擴大,考古工作者在雙鴨山市區域內竟發現了成百上千處古遺址。經考古專家學者認定和對出土文物進行的年代檢測,確定這些古遺址為漢魏時期挹婁人的文化遺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於七星河流域的友誼縣鳳林古城和寶清縣炮台山古城。
據介紹,全流域聚落消失的原因有可能是七星河流域當時發生了一場涉及全流域的戰事。從此,這裡的居民背井離鄉。研究成果表明,雙鴨山地區作為全國數量最多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方圓幾萬平方公里的古遺址群地都具有難攻易守,易於進退的特點,瞭望台、烽火台、防禦建築密布。因此,雙鴨山地區作為當時挹婁人的生存核心地應當沒有疑問。
史料記載
《後漢書地理志》
挹婁,古肅慎之國也。在夫餘東北千餘里,東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極。土地多山險。人形似夫余,而言語各異。有五穀、麻布,出赤玉、好貂。無君長,其邑落各有大人。處於山林之間,土氣極寒,常為穴居,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塗身,厚數分,以御風寒。夏則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後。其人臭穢不潔,作廁於中,圜之而居。自漢興以後,臣屬夫餘。種眾雖少,而多勇力,處山險,又善射,發能入人目。弓長四尺,力如弩。矢用B16E,長一尺八寸,青石為鏃,鏃皆施毒,中人即死。便乘船,好寇盜,鄰國畏患,而卒不能服。東夷夫余飲食類皆用俎豆,唯挹婁獨無,法俗最無綱紀者也。
《三國志魏書》
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里,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極。其土地多山險。其人形似夫餘,言語不與夫餘、句麗同。有五穀、牛、馬、麻布。人多勇力。無大君長,邑落各有大人。處山林之間,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多為好。土氣寒,劇於夫餘。其俗好養豬,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豬膏塗身,厚數分,以御風寒。夏則裸袒,以尺布隱其前後,以蔽形體。其人不絜,作溷在中央,人圍其表居。其弓長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長尺八寸,青石為鏃,古之肅慎氏之國也。善射,射人皆入(因)。矢施毒,人中皆死。出赤玉,好貂,今所謂挹婁貂是也。自漢已來,臣屬夫餘,夫餘責其租賦重,以黃國中叛之。夫餘數伐之,其人眾雖少,所在山險,鄰國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其國便乘船寇盜,鄰國患之。東夷飲食類皆用俎豆,唯挹婁不,法俗最無綱紀也。
對外關係
挹婁時期的東北面,開始有處於鼎盛時期的
夫余族,後來又有
高句驪族的興起,這一局勢影響著挹婁與中原及鄰近各民族的關係。
扶餘貴族趁秦末漢初的中原大亂之機,大肆欺凌鄰近弱小民族,挹婁就在這種情況下被迫臣屬於
夫余國,成為扶餘人的下戶,並向夫余貴族繳納繁重的賦稅,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元3世紀初。在長達400餘年的臣服於夫余的時間裡,挹婁慢慢地讓自己強大起來。社會進步使他們越來越不能忍受夫余貴族的壓迫,便要求掙脫這種民族壓迫和剝削,於是在曹魏
黃初年間(220—226)舉兵反抗。夫余貴族多次派兵鎮壓,但未能使挹婁人屈服,至此挹婁人擺脫了夫余的壓迫和統治。
挹婁雖深受夫余、高句驪的民族壓迫和剝削,但憑著“便乘船”、“善射”的優勢,對居住今
圖們江流域人少勢弱的北沃沮,進行肆元忌憚的“寇鈔”,致使北沃沮人常躲到深山岩穴中防備其襲擊,只在冬天冰封河道後,才返回村中居住。
挹婁在236年(魏青龍四年),與曹魏建立臣屬關係,曹魏將其劃歸遼東郡管轄。這是挹婁民族繼春秋(公元前770一前476)肅慎以後,第一次與中原直接來往,並自此保持著融洽的臣屬關係。他們後人在金代是胡里改人,明代的
兀良哈人(他們頭人
阿哈出與胡里改人有關),與滿州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