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宗光

穆光宗,1964年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博士,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和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人口學會理事、中國老年學學會理事,北京大學《人口與發展》雜誌副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穆光宗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象山縣
  • 出生日期:1964年
  • 職業:教授
人物成就,學術對話,

人物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為制度人口學、社會老年學、人口與可持續發展。迄今,先後在《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社會學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報刊雜誌公開發表600餘篇(部)論述(含獨著、合著、主編、參編、期刊論文和報刊論文),其中上百篇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曾獲中國圖書獎、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獎、首屆全國優秀青年人口學者獎、國家人口計生委優秀成果獎、中國人口學會優秀成果獎、中國老年學會優秀成果獎、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全國首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

學術對話

我國人口發展戰略的反思和抉擇
穆光宗
討論人口問題需要放遠眼光
有人說,城市交通堵塞問題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戰略問題。這句話用在人口問題身上也是合適的。不管是自覺還是不自覺,我們在工作層次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某個戰略目標。
戰略事關全局和大局,不可等閒視之。戰略上的失誤是根本的失誤,如果戰略失誤,那么操作層面(政策層面)上的任何努力都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現在提倡的科學發展觀前面有三個限定詞:全面、協調、可持續。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失衡現象已經引起很多專家的關注。比較來看,人口發展的失衡所帶來的潛在問題和巨大挑戰卻被忽視了。中國的人口戰略直接關聯著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是一個時刻期待檢驗和完善的戰略,因為人口是社會生活的主體,人口問題是中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最緊迫、最重大的問題之一,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牽一髮而動全身,實屬事大。
中國實施全面的人口控制已經30多年,低生育率目標的實現從20世紀90年代初算起也差不多有10多年,伴隨生育率大幅度、持續性下降而來的新人口問題不斷出現,所以在時機上來討論這個問題是合適的。在全面推行“一胎化”為主導的生育政策四分之一個世紀還長的歷史時期之後,問題驚現,隱患更多,長此以往,不堪構想。種種跡象表明,當下是檢視人口戰略並作出必要調整的重大機遇期。只要秉承實事求是的態度,我們就會承認一個不爭的事實,昔日的人口戰略不是嚴格意義的人口協調發展戰略,而是“一條腿走路”的人口增長控制戰略。
越是長時段的戰略,越是需要基礎性的討論。筆者秉承學術研究要發現問題、警醒世人的宗旨寫成此文,以為引玉之磚。我們就從最基礎、最核心的問題開始討論。既然我們討論的是“人口發展”的戰略,那么首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在理論上要搞清楚什麼是“人口發展”。
從文獻回顧看,“人口發展”應是本土用語,是中國學者的創造。在英文中,我們似乎並不能發現相應的用詞。差強人意的有Population dynamics or Population process or Population change,譯成中文是人口動態、人口過程或者人口變化的意思。但在1974年的布加勒斯特會議、1984年的墨西哥會議、1994年的開羅會議三次國際人口與發展大會的檔案上,我們看到了一以貫之的“人口與發展”的用詞和命題。顯然,“人口與發展”和“人口發展”的說法有本質的區別。“人口與發展”中的“發展”是指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生態發展,而“人口發展”中的“發展”是指人口過程的展開,但這個過程應該是包括人口數量變動和結構變動的多維過程。人口增長是指人口過程的數量變化,而人口發展還要包括人口過程的結構變化。人口素質的變化歸根結底也是一種結構性的變化。因此,人口增長與人口發展有著重要的區別。 人口發展是一個中性的過程,本身無所謂好壞,好與壞需要我們結合特定的資源環境系統和經濟社會坐標進行問題分析和價值判斷。對“人口增長”與“人口發展”的辨析實際上是給我們一個提醒,即任何單純從人口增長角度來設計的人口戰略事實上都是片面的、非均衡的和事倍功半、得不償失的。
人口發展戰略必須綜合考慮總量的變化和結構的變化這兩個方面,這樣一個健全的戰略需要在總量和結構之間架起聯繫的橋樑,建立起良性互動、均衡發展的機制。人口性別年齡結構是一種內在的力量,一旦形成,就形成人口慣性,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科學的人口發展戰略必須考慮人口的性別年齡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