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冊鄉

穆冊鄉位於宜陽縣城西南部,距縣城60公里,西南與洛寧、嵩縣接壤,東北與上觀、張午毗鄰,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13萬畝,占總面積的89%,耕地面積6900畝。截止到2006年底轄8個行政村,35個村民組,137個自然村,4020人,轄11個支部,黨員208人。境內水資源相對稀少,平均海拔1160米,年平均氣溫11度,花果山位於該鄉境內,榮獲市級“六好”黨委,市菸葉生產、公路建設等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是洛陽市唯一的菸葉生產專業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穆冊鄉
  • 所屬地區:河南省宜陽縣
  • 面積:125.8平方公里
  • 人口:4020人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基本介紹,區域特點,基礎建設,特色產業,黨建工作,模範村莊,行政區劃調整,

行政區劃

宜陽縣轄鄉。1962年設穆冊關公社,1983年改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60公里,面積125.3平方公里,人口0.4萬。通公路。穆冊鄉下轄村:寺院村、穆冊村、年溝村、玉皇廟村、花山村、劉秀溝村、大尖村、關莊村
穆冊鄉穆冊鄉

歷史沿革

明以前歷代皆駐兵鎮守,故名之以“關”。
該鄉是清末趙保張萬超(綽號野貓)組織農民進行反清鬥爭的根據地。明清時期屬於龍窩保龍二里。解放前屬禮賢鄉的穆冊、大尖兩個保。1947年解放後屬程屋區。1948年3月成立宜嵩區。穆冊關為區公所駐地,轄上觀鄉、穆冊鄉和界嶺南嵩縣的九女溝、樓溝、瓦房院等處。宜南、宜北合併時撤銷宜嵩區,除界嶺南劃歸嵩縣外,其餘全歸程屋區。1961年建立穆冊關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穆冊鄉至今,1990年轄8行政村,35村民組,120個自然村,802戶,370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5人,均為漢族,平均每平方公里30人,人均耕地1.31畝。
該鄉系深山區,境內山巒疊嶂,群峰崢嶸,森林茂密,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岳山、坐滑山、露寶寨山、瓦罐廟山、麥穗山、大尖等。氣溫偏低,常年平均氣溫11℃左右,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6℃,最低月元月,平均氣溫-0.6℃。5~8月份為無霜期。以農為主,林牧並舉。主產小麥、玉米、穀子、豆類等。林區分布在東西南山區,天然林以栗樹為主,兼有雜木。牧業戶戶養牛,一般戶養3頭左右,多者10頭以上。土特產主要有木材、木耳、核桃和中藥材等。
文教衛生:解放前國小5所,教師6人,學生101人。1990年有國中1所,教師18人,學生173人,國小8所,教師45人,學生501人。普及了國小教育。鄉有影劇院、衛生院、村辦診所7個,農村醫生19人。
解放前交通閉塞,建國後,公路修到深山區,汽車南到嵩縣,北達張塢,縣城到穆冊日有公共汽車往來。鄉政府到各村亦有公路相通,克服了山區人民下山和運輸的困難。鄉有供銷社,購置了汽車,貨運較方便,土特產品能及時運出增加山區人民的經濟收入。
名勝古蹟:花山有老母頂、祖師坪、花果山、水簾洞。岳山北麓有雲蓋寺。

基本介紹

穆冊鄉境內有豐富的金、鐵、石英石、鉀長石等礦產資源,經濟作物以菸葉、核桃、板栗、中藥材為主。花果山山野菜屬純正的天然無公害綠色食品,市場銷路看好。
2007年來,穆冊鄉黨委、政府認真積極實施“生態立鄉,產業富鄉”戰略,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生態良好,鄉風文明”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弱勢產業,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6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00元,財政收入完成266.8萬元,分別較2006年增長15.7%、25.5%、和35.4%,全鄉呈現出社會大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各項社會事業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穆冊鄉穆冊鄉
2007年,獲洛陽市菸葉生產先進鄉、平安建設先進鄉鎮辦事處稱號,菸葉生產、林業生產、財政收入、目標管理獲縣三級幹部會表彰,村容村貌整治、黨管武裝工作、沼氣建設、黨建工作均獲縣級表彰。

區域特點

穆冊鄉位於宜陽縣城西南部,距縣城60公里,西南與洛寧、接壤,東北與上觀、張午毗鄰,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13萬畝,占總面積的89%,耕地面積6900畝。
穆冊鄉穆冊鄉
轄8個行政村,35個村民組,137個自然村,4020人,轄11個支部,黨員208人。
境內水資源相對稀少,平均海拔1160米,年平均氣溫11度,花果山位於該鄉境內,榮獲市級“六好”黨委,市菸葉生產、公路建設等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是洛陽市唯一的菸葉生產專業鄉。

基礎建設

搞好新農村建設的村莊規劃工作,在縣規劃局的具體指導下,已完成了穆冊、關莊、花山、玉皇頂、劉秀溝、寺院等六個行政村的村莊規劃工作。完善市級示範村---穆冊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穆冊鄉穆冊鄉
穆冊村共投入資金20餘萬元,先後實施了500米街道拓寬硬化,1000米的排水渠硬化和廣場硬化工程,對村內主街道高壓線路進行整改,主街道進行了綠化,新建花池42個,新栽垂柳200棵。同時完成穆冊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已建好村委辦公場所,計生室、文化室、遠程教育終端站等一體的高標準農村社區服務中心。
紮實開展“三清七集中”活動,共出動車輛1448台次,出動勞動力12685人,處理填埋垃圾7170平方,拆除違章建築10處,1250平方米,秸稈粉碎還田550畝。綠化村內道路2700米,整頓治理表標語廣告33條,新建農村戶用沼氣163座。
該鄉下一步實施計畫:繼續抓好全鄉8個行政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建立健全村莊的道路衛生管理的長效機制,抓好市級示範村的收尾工作。

特色產業

穆冊鄉結合本地優勢,全力打造“菸葉生產鄉”。2007年,鄉里繼續加大投入,認真落實惠農政策,採取有效措施,使菸葉生產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在菸葉生產過程中,穆冊鄉注重對菸農的技術培訓,選拔了13名懂技術、有經驗的機關幹部深入村、戶進行指導,並建立完善科普網路,實現鄉村互動,提高菸葉生產整體水平;全面推廣冬季起壟、地膜覆蓋、大田管理等新技術,大力推廣中煙100、中煙89等優良品種;推廣建設氣流下降式炕房270個、密集式炕房580個,降低了烘烤難度,提高了烘烤質量
穆冊鄉穆冊鄉
為使全鄉菸葉種植面積穩定在5000畝,鄉黨委、鄉政府出台了《煙田保護區制度》,確定了全鄉的基本煙田保護區。同時規定種煙村、種煙戶可享受3項優惠政策,即享受菸草部門的8項承諾和4大扶持政策、縣鄉各項物資扶持和技術培訓、水利設施和道路建設項目的優先申報和實施。
鄉里採取以獎代補的辦法對種煙村、種煙戶進行獎勵;爭取資金400餘萬元,修建穆冊、關莊兩個大水塘,蓄水2200立方米,可灌溉煙田2200畝;修建煙區沙石生產路8條14公里,極大地改善了生產運輸條件;完成煙站庫房擴建800平方米,建成2400平方米標準化煙站一個,從根本上解決了民眾賣煙難問題。

黨建工作

在第二批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宜陽縣穆冊鄉結合山區實際,在黨員中開展“百名黨員辦百件實事”活動,受到山區民眾的歡迎。穆冊鄉有八個行政村四千多口人,大部分村莊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滯後。談起“百名黨員辦百件實事”活動的具體內涵,穆冊鄉黨委組織委員李雪峰說:聯繫一名困難戶,幫助他解決當前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理清脫貧致富的發展思路,提高發家致富的本領,提高素質,使他成為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勤勞致富的能手。
穆冊鄉地處山區、晝夜溫差大,土壤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菸葉種植是當地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該鄉菸葉辦公室主任王萬志看到穆冊村民靳念超建煙炕缺少資金,想辦法幫助他拉回來一千多塊磚,建起了新式炕房;並手把手地教靳念超打頂抹叉,提醒他及時打藥治蟲。靳念超說: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王主任給他送了磚,建起煙炕,手把手教他種煙、管理煙。“百名黨員辦百件實事”活動開展以來,穆冊鄉的一百多名黨員已為民眾解決問題三十多個,慰問困難民眾二十多戶,調解各類糾紛十多起。

模範村莊

穆冊村是鄉政府所在地,是穆冊鄉的交通樞紐,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0畝,平均海拔802米,該村森林資源和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境內有鐵、銍石等礦產資源,水資源相對貧乏。有亂石盤、丁家疙瘩、穆冊3個自然村組成,共四個村民組,159戶,665口人,支部一個,黨員18名。全村有國小、中學各一所,鄉衛生院一所。
穆冊鄉穆冊鄉
穆冊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共投入資金20餘萬元,先後實施了500米街道拓寬h和硬化,1000米排水渠硬化和廣場硬化工程,對村主街道高壓線路進行整改。對主街道進行了綠化,新建花池42個,新栽垂柳200棵,同時完成穆冊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建好村委辦公場所、計畫生育室、文化室、遠程教育終端站等一體的高標準農村社區服務中心。
該村紮實開展“三清七集中”活動,出動車輛1448台次,出動勞動力12685人,處理填埋垃圾7170平方,拆除違章建築10處,1250平方米。秸稈粉碎還田550畝,綠化村內道路2700米,整頓治理標語廣告33條,新建農村戶用沼氣163座。
該村發展思路:菸葉富民、商業興村。
高老莊是宜陽縣穆冊鄉劉秀溝行政村的一個自然村,村西北有八戒石等景點。宜陽縣加大旅遊開發力度,將高老莊定為民俗旅遊村,加上花果山之盛名,每年都吸引眾多遊客來此觀光。
2000年底,馬德華先生到花果山國家森林公園考察採風,當他了解到高老莊就是吳承恩所著《西遊記》中的創作原型時,不禁感慨萬千,遂冒雪前往高老莊探訪。2001年以來,宜陽縣旅遊部門也多次與馬德華聯繫,有意聘其為高老莊榮譽村民,馬德華欣然答應。

行政區劃調整

2011年6月13日,河南省民政廳(豫民行批[2011]51號)批覆,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宜陽縣穆冊鄉更名為花果山鄉。
2011年8月29日上午,穆冊鄉更名為花果山鄉揭牌儀式隆重舉行。縣委書記王琰君,縣委副書記、縣長黃曉玲,縣委副書記張國松,縣政協主席張景彥等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揭牌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