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子負泥甲

穀子負泥甲

昆蟲名,為鞘翅目,負泥甲科。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陝西、山西、山東、河北、北京。南達長江沿岸。寄主植物為粟(穀子)、糜子、小麥、大麥、高粱、玉米、陸稻等。成、幼蟲均為害。成蟲沿葉脈啃食葉肉,成白條狀,不食下表皮。幼蟲鑽入心葉內甜食葉肉,葉面現寬白條狀食痕,造成葉面枯焦,出現枯心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穀子負泥甲
  • 拉丁學名:Oulema tristis (Herbst)
  • 別稱:粟葉甲、穀子負泥蟲、粟負泥蟲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鞘翅目
  • :負泥甲科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陝西、河北、北京
形態特徵,種群分布,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3.5—4.5mm,寬約1.6—2mm,體黑藍色具金屬光澤。胸部細長,略似古鐘狀,鞘翅上有10列縱行排列刻點,青藍色,小盾片、前胸背板及腹面鋼藍色,觸角基半部較端半部細,黑褐色。足黃色,基節鋼色,前財節黑褐色,前胸背板長於寬,基部、橫凹顯著,中央處有1個短縱凹,刻點密集在兩側和基凹里。鞘翅平坦,基部刻點稍大,每1行刻點在縱溝處。
穀子負泥甲(圖1)穀子負泥甲(圖1)
長0.8—1.5mm,橢圓形,黃色。
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5—6mm,圓筒形,腹部稍膨大,背板隆起。頭部黃褐色,胸、腹部黃白色。口器、單眼深紅褐色。前胸背板具1排不規則的黑褐色小點,中、後胸和腹部各節生有褐色短刺。
裸蛹長5mm,黃白色。

種群分布

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陝西、山西、山東、河北、北京。南達長江沿岸。

生活習性

北方一年生1代,以成蟲潛伏在谷茬、田埂裂縫、枯草葉下或雜草根際及土內越冬。翌年5—6月成蟲飛出活動、食害谷葉或交尾,中午尤為活躍,有假死性和趨光性。6月上旬進入產卵盛期,把卵散產在1—6片谷葉的背面,2—3片葉最多,卵期7—10天,初孵幼蟲常聚集在一起啃食葉肉,有的身負糞便,幼蟲共4齡,歷期20多天,老熟後爬至土中1一次處作繭化蛹,繭外粘有細土,似土繭,蛹期16—2l天。羽化出來的成蟲於9月上中旬陸續進入越冬狀態。該蟲在乾旱少雨的年份或乾旱年份的淤土地或雨澇年份的旱坡地易受害,早播春谷較遲播谷、重茬地較輪作地受害重。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合理輪作,避免重茬,秋耕整地,清除田間地邊雜草,適時播種。
(2)播種前用35%呋喃丹膠懸劑或50%甲胺磷乳油或50%甲基1605乳油按種子重量0.2%藥量拌種。也可在播種時每667㎡用3%映喃丹顆粒劑2kg處理土壤。
(3)噴撒2.5%敵百蟲粉或1.5%甲基對硫磷粉劑或3%速滅威粉劑,每667㎡ 1.5—2kg。
(4)穀子出苗後4—5葉或定苗時,噴灑5%高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來福靈乳油2000倍液、25%菊樂合酯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每667㎡噴對好的藥液75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