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遲

稽遲

稽遲,漢語辭彙。

拼音:jī chí。

釋義:遲延;滯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稽遲
  • 拼音:jī chí
  • 解釋:遲延;滯留
  • 出處:《南史·張融傳》
詞目,拼音,出處與詳解,同義詞,

詞目

稽遲

拼音

jī chí

出處與詳解

遲延;滯留。
1、《南史·張融傳》:“隨例同行,常稽遲不進。”
2、《元典章·台綱二·照刷》:“刷住稽遲文卷,於刷尾上標寫稽遲或違錯二字。”
3、 明 唐順之 《行總督軍門胡手本》:“此繫緊急軍情,且本部復命在邇,毋得稽遲誤事。”
4、《三國演義》第四八回:“目下撥三千馬步軍,命臧霸為先鋒,星夜前去,不可稽遲。”
5、《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三回:“時李信以糧草稽遲,欲斬督糧牙將甘回,眾將告求得免,但鞭背百餘。”

同義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