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稽胡
- 拼音:jī hú
- 出處:《周書·異域傳上·稽胡》
稽胡(jī hú ),古族名,“匈奴”的別種。《周書·異域傳上·稽胡》:“ 稽胡 一曰 步落稽 ,蓋 匈奴 別種, 劉元海 五部之苗裔也。或雲 山戎 赤狄 之後...
稽胡: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稽胡:南北朝時期割據政權...... 稽胡這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上選擇瀏覽(共2個義項) 稽胡:中國古代少數民族 稽胡:南北朝時期割據政權...
稽胡(公元525-535年,公元576-577年)南北朝時期由稽胡部落首領劉蠡升建立的割據政權,535年滅於東魏,576年劉蠡生之孫劉沒鐸復國,次年被北周所滅。...
黑水稽胡,稽胡(又稱步落稽、山胡)之一支。又稱稽胡黑水部。附屬西魏。文帝大統五年(539),舉兵反魏。約於次年為西魏大都督楊忠與李遠所破,事敗。 ...
周破稽胡之役,建德六年(577),散處晉州山谷間之稽胡族人利用收集的齊軍敗後所棄武器,起兵抗周,立劉沒鐸為聖武皇帝,建元石平。周以宇文憲率軍征討。稽胡遣...
稽胡擾唐邊境,武德四年(621)元月,稽胡劉仚成襲唐邊,李建成出討。二月,延州總管破仚成,斬首千餘。三月,建成擒稽胡千餘,授其酋帥爵位放歸,仚成降唐。建成行...
白額稽胡,稽胡(又稱步落稽、山胡)之一支。附屬西魏。文帝大統六年(540),舉兵反魏,不久,為太保李弼及東豫州刺史竇熾等所破,事敗。 ...
高歡襲汾州稽胡之役,武定四年(546)十一月,高歡襲擊汾州稽胡,俘其萬餘戶,分配諸州,削弱了稽胡力量。 ...
義寧二年(618年)四月,五萬稽胡(匈奴別種)侵犯宜春,李淵派竇軌統領兵馬討伐稽胡。竇軌進至黃欽山(今陝西銅川西北)時,與稽胡遭遇,稽胡占據高處放火(一說射箭),...
劉蠡升(?-535年),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人,北魏末年稽胡(山胡)領袖。...... 劉蠡升(?-535年),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人,北魏末年稽胡(山胡)領袖。...
雞鹿*Keluk即稽-luk,意為稽胡之地,當為步落稽胡留下的地名。白狄稽胡在漢時就已移居此地。自北魏以來,下迄北宋,分布在并州汾水以西北和雍州(原本就是白狄的...
富平宜君之戰,隋末唐初,唐軍擊敗稽胡入侵的戰役。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匈奴一支別部稽胡進攻富平(今甘肅慶陽),被守將王師仁擊潰。後稽胡又以5萬軍隊進攻宜君(...
呼延姓出處有三種說法,一說出自匈奴族呼衍氏所改;一說出自鮮卑族姓氏之一;還有說出自賜姓。晉代鮮卑人稽胡楚,因有功被賜姓呼延,後代因此隨之姓呼延。呼延姓在...
太子建成獲稽胡千餘人,釋其酋帥數十人,授以官爵,使還,招其餘黨,劉屳成亦降。建成詐稱增置州縣,築城邑,命降胡年二十以上皆集,以兵圍而殺之,死者六千餘...
建德六年(577年),劉雄隨軍消滅北齊,因功升任柱國。 [21] 同年,跟隨宇文憲率軍北討稽胡。回軍後,出鎮幽州。 [22] 劉雄禦敵陣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