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之戰以後,北匈奴在南匈奴、鮮卑的不斷進攻下,實力進一步削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稽落山之戰
- 朝代:漢
- 時間:89年
- 地區:稽落山
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為了徹底解決北邊之患,東漢政府派車騎將軍竇憲(·~公元92年)、執金吾耿秉等率北軍五營、黎陽營、雍營及緣邊12郡騎士8000人,會同南匈奴騎兵及羌、胡兵3萬人,分3路深入漠北進攻北匈奴:一路由竇憲、耿秉各領4000騎兵,與南匈奴左谷蠡王師子的1萬騎兵,出朔方雞鹿塞(今內蒙古杭錦後旗西);一路由南單于屯屠河卒萬餘騎兵出滿夷谷(今內蒙古固陽縣境內);一路由度遼將軍鄧鴻及緣邊義從羌、胡8000騎,與南匈奴左賢王安國所統的1萬騎兵,出稒陽塞(今內蒙古包頭地區)。3路大軍會師涿邪山後,竇憲又命副校尉閻盤、司馬耿夔、耿譚與南匈奴左谷蠡王師子、右呼衍王須訾等,領精騎萬餘,進擊稽洛山,向北單于發動猛攻,大破其軍。北單于逃走,竇憲揮軍追擊,直至私渠比鞮海(今蒙古烏布蘇泊),斬殺名王以下1。3萬人,獲牲畜百萬餘頭。北匈奴81部,共20萬人投降。竇憲、耿秉一直北進到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出塞3000餘里,登山刻石作銘而還。
這一仗,北單于元氣大傷,其衰落已成無可避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