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蟹種養是根據稻養蟹、蟹養稻、稻蟹共生的理論,在稻蟹種養的環境內,蟹能清除田中的雜草,吃掉害蟲,排泄物可以肥田,促進水稻生長;而水稻又為河蟹的生長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和良好的棲息條件,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稻蟹種養
- 類別:理論
- 蟹:能清除田中的雜草
- 技術要點:合理改造池塘
技術要點,共生種養,技術要點,
技術要點
合理改造池塘
將原來養殖蟹種的深塘改為淺塘,整平圍溝內側的平台。種植水稻的田塊要設定防逃設施,用塑膠薄膜沿稻田四周田埂鋪設。每隔1m左右用木樁或竹片支撐,木樁在塑膠薄膜的外側。塑膠薄膜上用鐵絲或尼龍繩縫合後固定於木樁上。薄膜土上高度為50cm,埋入土下10—15cm,內外沿用碎土鋪平夯實,防止積水穿洞。其次要開挖圍溝,圍溝沿田埂內側1m處開挖,一般圍溝面寬2—2.5m,溝深0.8m,坡比1:3,中間的平台和圍溝外側用於種稻。還要設定獨立的進水系統,進排水口呈對角線排列,進水主要依靠水泵,進水時在水泵出水口處設定60目尼龍篩絹,防止敵害生物和小雜魚、魚卵的進入,與蟹種爭食、爭氧對養殖帶來不利影響。
清整池塘營造良好環境
根據稻蟹種養的特點,水稻要搶時早播。因此4月上旬就要及時整塘,耕翻曬壠種稻部分,清除水花生殘根。清塘時,要將溶解後的藥液潑灑到田塊的各個角落,做到不留死角,殺滅敵害生物,為河蟹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栽插確保水稻質優產
1、品種選擇。蟹塘長期灌深水,稻蟹種養池塘的水稻應選擇生長期長、抗倒、抗病、抗蟲且米質優良的品種,高稈不抗倒品種容易倒伏影響扣蟹生長和水稻產量。從推廣的情況來看,“寒優湘晴”、“金豐”等品種比較適合。
2、播種期。為減少秧苗被水淹沒而對水稻生長造成不利影響,蟹苗放養時秧苗長度要達到10cm以上。水稻採用直播方式的必須在4月下旬5月初完成水稻播種,採用移栽育秧方式的在5月中旬完成栽插。
3、播種方式。可以水直播、旱直播,也可以育秧移栽。養殖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採用旱直播方式時,田板要乾一點,將泥塊搗碎,存入稻種後,用泥土將稻種完全覆蓋,防止鳥類啄食。
4、播種量。水稻的生長應為幼蟹生長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直播方式,“寒優湘晴”的播種量1—1.5公斤/畝,金豐的播種量2.5—3公斤/畝,水稻株行距在35cm×45cm左右。移栽育秧方式,水稻株行距25cm×30cm。
科學放養優質蟹苗
蟹苗放養的時間一般在5月的中下旬。購買蟹苗時要注意質量,包括苗種規格、體色、活力和淡化情況等。蟹苗的放養量根據各自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一般控制在畝500—1000克之間。蟹苗下塘時,將蟹苗箱浸入水中,讓蟹苗全部自由游入塘中。如出苗地與下塘池的水溫差超過3℃以上,應將蟹苗箱浸入水中10—20秒後撤離水體,2—3分鐘後重新浸入水中,循環2—3次,使蟹苗逐漸適應溫差。放養後需觀察蟹苗的遊動方式,如能在蟹塘或圍網四週遊動,則屬正常。此時,即可投餌,若投餌時蟹苗有搶食現象,說明這批蟹苗質量上乘。為便於觀察,放養蟹苗應在白天進行。
加強種養管理
1、施肥。稻蟹共生田塊一般肥水較足,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一般追肥兩次,即分櫱肥和穗肥。稻苗6葉期,時間是6月20日前後施分櫱肥,每畝商品有機肥15公斤加尿素5公斤。一般於7月底至8月初施好穗肥,每畝施商品有機肥15公斤加尿素5公斤。
2、擱田。7月中旬,種稻平台可酌情脫水擱田,但圍溝必須保水,確保不影響幼蟹生長。
3、巡查。在養殖過程中,做好蟹種養殖的水質管理和投餌管理,平時加強巡查,經常檢查和觀察河蟹與水稻的長勢。
4、記錄。認真做好種養殖生產日誌的記錄,做好種養殖過程信息的儲備。
積極預防病害
1、調控水質。堅持半月一次水質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調控水質等手段來預防河蟹疾病的發生。一旦發現有病蟹、死蟹時,應認真慎重地查明病因,病症,並嚴格按照《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合理用藥,積極治療,防止蟹病的蔓延。
2、生物防治。為減少水稻病蟲害發生的幾率,水稻栽種應採取擴大株行距,稀播的辦法。水稻病蟲害防治應首先採用生物防治方法,病害初發時,適當提高稻田的水位,有利於河蟹爬上秸稈攝食害蟲,3~4天后降至正常水位。
3、藥物治療。只有水稻病蟲害達到中等偏重以上時才考慮用化學農藥防治。試驗結果顯示,既能有效防治水稻病蟲害,又不影響河蟹生長的藥物是25%撲虱靈、18%殺蟲雙水劑;對河蟹有重大影響,在稻蟹種養中絕對不能使用的藥物是飛電(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
科學收稻,減少蟹種損傷
10月中旬水稻收割時,通過多次灌水和排水,使蟹種集中到圍溝的水花生中,然後排除平台上的水,再行水稻收割。機械收割時,機器前行速度應稍緩,以減少蟹種損傷。收稻後再注入滿塘水,加強飼養管理。扣蟹起捕時間為12月至第二年的3月。
共生種養
扣蟹塘稻蟹共生種養,能夠淨化水質,增加水中溶氧,為幼蟹提供脫殼和隱蔽的安全棲息場所,夏季能降低蟹塘水溫,有利於扣蟹增加脫殼次數,使扣蟹個體大而均勻,稻株上的害蟲如飛虱等還可以為幼蟹提供天然餌料,可充分利用扣蟹塘中的生物鏈,使稻蟹共生,達到水稻、扣蟹雙豐收的目的。水稻全生育期基本上不使用農藥,化肥用量也明顯減少,控制了面源污染,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是推廣有機稻米生產的一種有效的種養模式。
技術要點
一、整塘、整地:蟹塘開挖標準為“立新式”扣蟹塘,即改深塘為淺塘,大塘改小塘,一般圍溝面寬2米,溝深80厘米,圍溝坡比1:3,種稻面積占60%左右。扣蟹出售後及時整塘,種稻部分及早耕翻曬垡,並清除水花生殘根。4月下旬,對種稻部分的水花生里用使它隆加苄磺隆滅草,並每畝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25公斤進行蟹塘消毒。
二、播種:水稻應搶時早播,一般於5月上旬播種。品種選擇矮桿抗倒品種嘉花1號或香粳49,播種前一般每畝施有機肥750公斤或精製有機肥200公斤,整地後採用乾谷旱直條播,每畝播量(折實面積)7公斤。
三、放苗:5月20日前後每畝放土池生態苗0.5公斤。放苗前5-7天塘溝進水40厘米左右,同時塘溝內移植優質水草(伊樂藻或水花生),並每畝稻蟹圍溝內施牛糞75-100公斤培育水質,使蟹苗下塘後就能獲取天然餌料,提高成活率。放苗後視幼蟹的生長發育進程逐步增高水位,直至滿塘水。
四、投餌:放苗後3天內,每畝投餵豆漿2-3公斤,早晚各一次,3天以後改用豆粉,每畝0.5公斤,每天一次傍晚投喂,連投餵一星期。10天以後用幼蟹顆粒飼料,每畝0.5公斤。25天以後用河蟹顆粒飼料或小麥、玉米、麩皮、南瓜等,投餵量視幼蟹攝食情況而定。
五、施肥:稻苗5-6葉,6月20日前後施好分櫱肥,每畝用量稻麥專用肥25公斤加尿素5公斤,7月底施好穗肥,每畝用量稻麥專用肥25公斤加尿素5公斤。
六、水質管理:以肥水為主,適當換水二、三次。7月中旬在不影響幼蟹生長的情況下,種稻平台可酌情脫水擱田,但圍溝必須保水。
七、蟹病防治:一般每月一次,每畝用生石灰10公斤左右全塘潑灑。
八、除草:水稻一生中不需使用殺蟲劑防治水稻蟲害,偶爾水稻葉片出現螟蟲危害產生白葉,一般不影響水稻產量。7月上旬視水稻田間雜草發生情況用使它隆加苄磺隆除水花生,用千金除水馬斑草。
九、收稻與捕蟹:10月中下旬,在圍溝內堆放水花生或舊麻袋,以利扣蟹躲藏。並通過多次灌水和排水使扣蟹集中到圍溝中的水花生中,然後再收割水稻。收稻後再注入滿塘水。扣蟹起捕時間,12月至翌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