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鎮志》是丁漢亭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稻田鎮志
- 作者:丁漢亭
- 出版時間:2005年12月
- 出版社:中國檔案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1、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實事求是地,己述歷史和現狀,材料力求詳實準確,以起到存史、資政、教化的作用。
2、本志材料主要由各行政村、鎮屬單位及有關部門提供,部分材料來自鎮政府檔案和有關志書。
作品目錄
第一編 大事記
一、大事年表
二、要事紀略
整風反右
人民公社化
農業學大寨運動
文化大革命
取消農業稅、農業特產稅
外經外貿
引彌人丹桂回灌補源工程
第二編 行政建制
第一章 建制沿革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建制沿革
第三節 行政區劃
第四節 鎮區及各村簡介
第二章 村民委員會
第一節 村民委員會的沿革
第二節 村民委員會的組織概況
第三節 村民委員會的職能
第三編 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一節 地質構造
第二節 地貌
第二章 土壤
第三章 氣候
第一節 氣候特徵
第二節 氣溫
第三節 降水
第四節 日照
第五節 季風
第六節 土溫與凍土
第七節 物候
第四章 河流
第一節 丹河
第二節 桂河
第三節 康河
第四節 白楊河
第五章 土地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土地管理
第三節 植物資源
第四節 動物資源
第五節 水資源
第六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風災
第二節 水災
第三節 雹災
第四節 地震
第五節 低溫連陰雨
第六節 旱災
第七節 霜凍
第八節 雨淞
第四編 人口
第一章 人口狀況
第一節 人口總數
第二節 人口構成
第三節 人口素質
第二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服務機構
第二節 政策宣傳
第三節 計畫生育成績
第四節 優生、優育、優教
第五編 城鎮建設與環保
第一章 鎮區規劃與管理
第一節 總體規劃
第二節 房產管理
第三節 省級中心鎮
第二章 鎮區建設
第一節 鎮區街道
第二節 鎮區建築
第三節 公共設施
第四節 道路建設與村村通柏油路工程
第五節 鎮政府辦公場所的搬遷
第六節 村莊建設
第三章 園林綠化
第四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狀況
第二節 環境的綜合整治
第六編 農業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農業改革
第一節 土地改革
第二節 農村社會主義改造
第三節 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四節 農村財務“雙代管雙監督”
第五節 農村土地延包
第六節 農村稅費改革
第七節 取消農業稅、農業特產稅
第三章 糧食作物
第四章 蔬菜與冬暖式大棚
第一節 蔬菜
第二節 冬暖式大棚
第五章 多種經營
第六章 林業及果品
第七章 畜禽飼養
第一節 畜禽飼養
第二節 禽流感疫情防治
第三節 獸醫站
第八章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第一節 解放前的水利
第二節 解放後水利事業的發展
第三節 水利
第九章 農業機械化
第十章 科學種田
第十一章 農業現代化建設
第一節 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
第二節 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範園
第七編 企業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市直企業
第一節 山東省壽光慈倫種雞場
第二節 壽光市第二棉油加工廠
第三節 壽光市良種繁育場
第四節 壽光市織襪廠
第五節 壽光市金藝發製品有限責任公司
第三章 外資企業
第一節 壽光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
第二節 荷蘭安莎種子集團公司壽光實驗示範基地
第四章 合資企業
第五章 民營企業
第一節 山東奧峰車輛有限公司
第二節 聖龍鋼結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第三節 濰坊凱力石油化工機械有限公司
第四節 濰坊永安科技有限公司
第五節 濰坊美城食品有限公司華美冷藏廠
第六節 保慶木器廠
第七節 壽光市鑫豐木業有限公司
第八節 壽光市賽澳車輛有限公司
第九節 壽光亞星食品有限公司
第十節 濰坊環宇紡織有限公司
第十一節 壽光悅華紡織有限公司
第十二節 華星福利造紙廠
第十三節 綠地花卉有限公司
第十四節 濰坊曉宇商業設備有限公司
第十五節 山東萬香園食品工業園
第十六節 壽光市利豐化工有限公司
第六章 村辦企業
第七章 其他企業
第八編 商業
第一章 建國前的商業
第二章 建國後的商業
第一節 個體商業
第二節 國有商業
第三節 供銷合作社
第四節 鎮辦商業
第五節 市場貿易
第六節 工商行政管理
第九編 交通郵電電力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解放前的交通
第二節 解放後的交通
第三節 交通工具
第四節 交通管理
第二章 郵電
第一節 郵電概況
第二節 電信局
第三節 郵政局
第四節 中國移動通信稻田門市
第五節 中國聯通稻田門市
第三章 電力
第一節 電力事業概況
第二節 稻田供電所
第三節 水利發電站
第四節 壽光縣熱電廠
第十編 廣播電視
第一章 發展概況
第二章 有線廣播
第一節 公社廣播放大站的建立
第二節 廣播網的管理
第三章 有線電視
第一節 電視機的發展
第二節 閉路電視系統的建立
第三節 廣播電視站的垂直管理
第四節 有線電視光纜通鄉鎮
第五節 有線電視光纜信號村村通
第六節 有線電視入戶工程
第四章 數位電視和寬頻網際網路
第一節 數位電視
第二節 寬頻網網際網路的建設
第十一編 財政金融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財政體制
第二節 財政所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解放前的稅務狀況
第二節 解放後的稅務狀況
第三節 國稅分局
第四節 地稅分局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貨幣
第二節 農業銀行稻田辦事處
第三節 稻田信用合作社
第四節 農村合作基金會
第五節 糧食直補
第十二編 黨政群團
第一章 中共稻田地方組織
第一節 黨組織的創建
第二節 黨組織的發展
第三節 黨員代表大會
第四節 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第五節 黨員教育
第六節 紀律檢查
第二章 地方權力機構
第一節 鎮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節 公民選舉
第三章 地方行政機構
第一節 解放前的行政機構
第二節 解放後的行政機構
第三節 民政工作
第四節 社會保障
第五節 信訪工作
第四章 政協
第五章 政法
第一節 公安
第二節 司法
第三節 法庭
第六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共青團
第二節 婦聯
第三節 殘聯
第四節 工會
第五節 貧下中農協會
第六節 少先隊
第七節 老幹部協會
第十三編 軍事
第一章 兵役
第一節 募兵
第二節 拔兵
第三節 志願兵役制
第四節 義務兵役制
第二章 民兵
第一節 組織與活動
第二節 軍事訓練與武器裝備
第三章 人民防空
第四章 戰事記略
第一節 全殲“神兵隊”
第二節 稻田戰鬥
第十四編 科教文衛
第一章 教育
第一節 教育行政
第二節 科舉教育
第三節 普通教育
第四節 職業教育
第五節 成人教育(農民教育)
第六節 教師
第七節 考試制度
第二章 科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科研成果
第三章 文化
第一節 建國前民間文化娛樂活動
第二節 建國後文娛活動的發展
第三節 文化站
第四節 電影隊、影劇院
第五節 曲藝
第六節 美術書法
第四章 衛生
第一節 解放前衛生概況
第二節 建國後衛生醫療機構
第三節 村衛生所
第四節 防疫保健
第五節 社會衛生
第六節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第七節 萬眾一心,嚴防死守,抗擊“非典”
第五章 體育
第一節 學校體育
第二節 體育活動
第三節 體育名人
第十五編 鄉風民俗
第一章 風俗
第一節 節令活動
第二節 生活習慣
第三節 舊時婚書契約
第四節 婚喪禮俗
第五節 陋習禁忌迷信活動
第二章 精神文明建設
第三章 宗教信仰
第四章 方言、農諺
第一節 方言
第二節 農諺
第十六編 人物
第一章 人物簡介
第一節 稻田鎮歷任黨委書記(1976-2005)
第二節 先模人物
第二章 人物傳略
崔亦文
劉玉珂
李雲峰
夏鴻翱
趙中玉
慈樂堯
劉東坡
魏恆友
郝顯昌
夏瑞祥
倫修武
董翠雲
第三章 人物表
一、革命烈士名錄
二、先進個人(地市級以上)
三、縣團級以上幹部
四、高級技術人員
五、旅居港、澳、台人員和華僑
第十七編 古遺址記略
第一章 古建築
第一節 樂望台
第二節 八角台
第三節 南太微觀
第四節 崇興寺
第五節 國興寺
第六節 三教堂
第七節 雹泉廟
第八節 姑子庵
第二章 古墓葬
第一節 耿(龕)冢
第二節 九冢坡
第三節 其它古墓
第三章 古金石
第四章 古樹
第一節 稻莊老槐樹
第二節 崔嶺老棗樹
第十八編 附錄
第一章 碑誌
一、捐資興建十五聯中王望分校碑
二、神醫李公廟重建碑記
三、楊營村捐資建校紀念碑記
第二章 資料
一、稻田鎮2005年工作總結
二、和諧擁抱稻田
第三章 古詩文選
一、王椿《稻田夜巡得濰縣鄭板橋書》
二、安致遠《丹泉勸學記》
第四章 軼聞散記
第五章 特產 名吃
一、稻田特產
二、稻田名吃
第六章 受地市級以上表彰的先進集體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