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漁種養技術規範—稻鰍》(DB51/T 2753-2021)是2021年3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地方標準,歸口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稻漁種養技術規範—稻鰍》(DB51/T 2753-2021)規定了泥鰍稻田種養的術語和定義、產地和水源、田間工程、水稻種植、成鰍養殖、收穫和質量要求。該標準適用於四川省範圍內進行泥鰍稻田種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稻漁種養技術規範—稻鰍
- 標準號:DB51/T 2753-2021
- 發布日期:2021-02-10
- 實施日期:2021-03-01
- 中國標準分類號:B 05
- 國際標準分類號:65.020.30
- 技術歸口: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 批准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
- 標準類別:方法標準
- 下載:推薦性地方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制定背景,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實施建議,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稻鰍共作模式,是指在水稻田裡通過一定的田間工程的改造,合理套養一定數量的泥鰍,發揮泥鰍鬆土、供肥、除草等功效,實行稻鰍共生,以取得生態環保、高產高效的模式。這種模式實現了“田面種稻,水體養鰍,鰍糞肥田,稻鰍共生”的效果,是一種把種植業和水產養殖業有機結合起來的立體生態農業的生產方式,它符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循環高效的農業經濟發展要求。
截至2020年,四川省尚無稻漁種養養鰍標準,稻田養鰍缺少規範,不同地域存在差異。不同地區對水稻最低產量要求、稻田工程中溝坑面積占比水稻測產方法、化肥和農藥的使用要求等關鍵技術的規定不統一。該現狀不利於稻鰍共作產業健康發展。因此,制定了地方標準《稻漁種養技術規範—稻鰍》(DB51/T 2753-2021)。
編制進程
- 前期準備
在承擔該標準編制任務之前,項目組對稻田選擇、稻田工程、水稻種植、苗种放養、養殖管理、病害防治及捕撈等等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對稻田綜合種養養鰍的相關標準的編制、發布情況,進行了調研工作。
- 起草階段
為順利完成標準制定項目的要求,2015年3月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組織標準編寫人員,參加了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舉辦的“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標準編寫培訓班”,聆聽了全國水產技術標準化委員會有關專家的專題講座,詳細學習了水產行業標準的編寫要求、審定流程、報批程式和相關注意事項,強化了標準編制的規範意識。6月參加漁業標準化知識培訓班,加深對標準編寫要求、編寫規範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成立標準起草工作組,工作組成員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熟悉業務,了解標準化工作的相關規定並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工作組成立後,制定了工作計畫,明確了內部分工及進度要求,責任落實到人。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標準起草組組長,負責整個項目的組織實施,制定實施方案、標準的起草。四川省水產學會,標準起草副組長單位,負責資料收集整理分析,送審稿編寫等工作。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參加標準編制有關工作。
2018年至2019年組織標準編寫骨幹赴四川各主要養殖區開展標準編寫情況調研,重點對稻鰍工程、水稻種植和泥鰍養殖關鍵加深指標等內容進行充分探討,進一步完善了稻鰍標準的相關內容。
- 研究階段
在稻田綜合種養養鰍生產實踐積累資料的基礎上,標準起草組廣泛查閱了有關稻田綜合種養養鰍研究的文獻和相關資料,回顧和總結了有關稻田綜合種養養鰍發展情況,聽取了水產管理部門和有關企業、研究院所的意見。
在稻田綜合種養項目區進行稻田綜合種養養鰍試驗、示範、研究、總結與推廣。在此基礎上,掌握了稻田養鰍的主要技術環節。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起草了標準的徵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
- 徵求意見階段
2019年10月26日,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通過《關於徵求<稻漁種養技術規範稻鰍>標準意見的函》,向全省範圍有關單位和專家徵求意見。共有10個單位,15名專家回覆意見,實質性意見或建議共60條,其中採納(或部分採納)吸收意見51條,未採納9條。
- 發布實施
2021年2月10日,地方標準《稻漁種養技術規範—稻鰍》(DB51/T 2753-2021)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提出、歸口並解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1年3月1日,地方標準《稻漁種養技術規範—稻鰍》(DB51/T 2753-2021)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稻漁種養技術規範—稻鰍》(DB51/T 2753-2021)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檔案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 1.1-2020)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四川省水產學會、成都市農林科學院。
主要起草人:周劍、杜軍、趙剛、劉光迅、劉亞、楊雪松、黃志鵬、張露、魏震、柯紅雨、李強、周波、唐洪。
標準目次
前言 | Ⅱ |
---|---|
1範圍 | 1 |
2規範性引用檔案 | 1 |
3術語和定義 | 1 |
4產地和水源 | 2 |
5田間工程 | 2 |
6水稻種植 | 2 |
7成鰍養殖 | 3 |
8收穫 | 4 |
9質量要求 | 4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稻漁種養技術規範—稻鰍》(DB51/T 2753-2021)規定了泥鰍稻田種養的術語和定義、產地和水源、田間工程、水稻種植、成鰍養殖、收穫和質量要求。該標準適用於四川省範圍內進行泥鰍稻田種養。
引用檔案
GB 2763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GB/T 8321.2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 11607 漁業水質標準 GB 13078 飼料衛生標準 NY 5051 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 NY 5070 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 NY 5071 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 NY 5072 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 | NY 5073 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 NY/T 394 肥料使用準則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T 5010 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 NY/T 5117 無公害食品—水稻生產技術規程 NY/T 5361 無公害農產品—淡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 SC/T 1009 稻田養魚技術規範 SC/T 9101 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 DB51/T 2494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通則 |
參考資料:
實施建議
- 組織措施
- 大力做好標準的宣傳工作,通過各種媒體宣傳標準化的重要性;
- 對稻田綜合種養養鰍的合作社、生產企業領導、技術人員和種養大戶進行標準培訓,持證上崗;
- 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對稻鰍綜合種養骨幹進行培訓,對養殖戶進行生產指導,對技術實施內容進行監督。
- 技術措施
- 把好泥鰍苗種質量關,投放的泥鰍苗種投放和養殖必須嚴格按照標準挑選;
- 制定並執行稻米和泥鰍產品質量檢測制度,確保達到無公害水平以上。
意義價值
《稻漁種養技術規範—稻鰍》(DB51/T 2753-2021)規範了稻田選擇、稻田工程、水稻種植、泥鰍苗种放養、養殖管理、病害防治及捕撈等,確保消費者和養殖者權益;明確相關技術指標要求,規範技術集成要求,可以促進稻鰍綜合種養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該標準的制定、發布與實施,可促進中國稻田綜合種養養鰍的正常健康的發展。該標準的制定為稻田綜合種養養鰍提供了技術依據。為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產品質量,為提高政府有關管理部門的管理效益,為提高養殖業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促進養殖業增產、農民增收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