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病常與普通矮縮病並發,造成嚴重損失。黃、矮、枯是其主要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稻暫黃病毒病
- 病原中文名:水稻暫黃病毒
- 病原拉丁學名:rice transitory yellow Nucleorhabdovirus
- 病原類型:細胞核彈狀病毒屬
症狀,發病條件,病害控制,
症狀
病原為水稻暫黃病毒[rice transitory yellow Nucleorhabdovirus(RTYV)],屬細胞核彈狀病毒屬。
發病條件
發病條件:初侵染源主要是獲毒的越冬黑尾葉蟬3、4齡若蟲。初侵染源和傳毒介體都是黑尾葉蟬,所以任何影響黑尾葉蟬越冬和生長繁殖的因素也都影響病害的發生流行程度,其中以氣候條件和耕作制度最為重要。品種方面,矮稈比高稈長勢茂盛,葉色濃綠,植株柔嫩,易受葉蟬危害,發病重。
病害控制
1.防治應以抓住黑尾葉蟬遷飛高峰期和水稻主要感病期的治蟲防病為中心,加強農業防治措施,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用藥劑有馬拉松、葉蟬散、樂果等。
2.選種和選育抗(耐)病品種
3.秧田儘量遠離重病田,集中育苗管理、減少受病機會
4.生育期相同或相近的品種應連片種植,減少黑尾葉蟬往返遷移傳病的機會,並有利於治蟲防病工作的開展
在早期發現病情後,及時治蟲,並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健苗早發;早稻收割時,有計畫地分片集中收割,從四周向中央收割,然後進行藥殺。減少黑尾葉蟬棲息藏匿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