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乾尖葉線蟲病

稻乾尖葉線蟲病是苗期一般不表現症狀、孕穗後症狀最明顯的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稻乾尖葉線蟲病
  • 苗期:苗期一般不表現症狀
  • 孕穗:孕穗後症狀最明顯。
  • 常見的症狀:劍葉或劍葉下一
[症狀與病原],發病特點,防治要點,

[症狀與病原]

受害稻株,苗期一般不表現症狀,孕穗後症狀最明顯。常見的症狀是:劍葉或劍葉下一\二葉尖端1-8厘米處出現黃褐色半透明的捻曲,後變成折色乾尖。病健交界處,常有一條彎曲的深褐色的辦紋,也有病株界紋不明顯而類似自然枯黃。此外,尚有部分病株受害後不表現症狀。一般重病株劍葉短小、狹窄,葉色濃綠,穗短,秕粒多、千粒重降低。病原是由滑刃線蟲屬的線蟲侵染所致。線蟲線長,蠕蟲形,雌大雄小,吻針較強,食 道球發達,呈橢圓形,尾尖由4個刺突組成,雄蟲尾端呈鐮刀形彎曲,後側有3個乳狀突起。線蟲活動最適溫為20-25℃,54℃高溫下,5分鐘蟲卵即死亡。

發病特點

以成蟲和幼蟲潛伏在穀粒殼和米粒之間越冬,在乾燥的稻穀中,線蟲能成活3年左右。帶有線蟲的稻穀播入田間後,線蟲便游離到水中,從芽鞘縫隙侵入,最後附著於生長點、葉芽及新生嫩葉尖端的細胞外部,並以吻針刺吸汁液。線蟲隨稻株生長可逐漸向上移動,孕穗前,上部幾節葉鞘內蟲口數量較多,孕穗時,線蟲集中於幼穗穎殼的內外部,稻粒中的線蟲多潛於穎殼內。水稻整個生長期內,線蟲繁殖一至二代,田間 可借水傳到附近稻株上擴大危害。

防治要點

建立無病留種田,繁殖無病良種。進行種子處理。溫湯浸種時,先在冷水中預浸24小時,再在45-47℃的水中浸5分鐘,然後移入52-54℃水中浸10分鐘。國外有報導: 乾種子在55-61℃下浸15分鐘,不需預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