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德宮

種德宮

種德宮,最初坐落於廈門鼓浪嶼西部雞母山向北延伸支脈西麓坡地瀕臨小河處,背山面海,信眾稱為大道公庵。以後庵未知何故停止祀奉大道公活動,故稱其庵為舊庵;稱庵前之河為舊庵河。據傳說大道公神像被請進種德宮祀奉的年代,大約是在明成化年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種德宮
  • 別名:大道公庵
  • 地區:廈門鼓浪嶼
  • 建立時間:1455—1487年
  • 建築面積:78平方米
歷史,考證,新建,

歷史

鼓浪嶼原是一個荒蕪小島,傳說宋末元初,與鼓島一水之隔的嵩嶼、東嶼、貞奄、坂上一帶姓李的漁民,因在海上捕漁,為避狂風驟雨,遂在鼓島西北部的一條小河流(現俗稱舊庵河)兩畔及現稱康泰垵一帶修建房屋定居,稱為李厝澳,成為鼓浪嶼最早的居民點。明永樂(1403—1424)年間,該地流行鼠疫,李姓為逃避鼠疫遷回海滄嵩嶼一帶。旋有角美錦宅黃姓遷入李厝澳,從事農業開發。並改稱住地為內厝沃
廈門鼓浪嶼種德宮廈門鼓浪嶼種德宮
據譜牒記載,元末明初,有李姓人到鼓浪嶼聚居。明成化(1465—1487)年間,角美錦宅黃姓家族陸續到鼓浪嶼居住,而且規模較大。
其次鼓島早期的居民,受到隔海白礁、嵩嶼、東嶼、青礁一帶居民崇拜“保生大帝”(又稱大道公)的影響。當時醫療條件落後.居民一旦患病,往往祈求神明保佑。而同安白礁慈濟宮(今屬龍海角美鎮)祀奉的大道公,正是一位醫神。於是鼓島居民就到白礁去請捧大道公神像,建造種德宮,以便居民祈求膜拜。

考證

志書雖無詳細記載,但據1986年7月10日.廈門市博物館考古人員在鼓浪嶼雞山路舊庵河俗稱“麵包石”下出土的《明處士振山黃公墓誌》,考證出墓主黃一鵠,字石佐,號振山,系世居鼓浪嶼的小知識分子,生於明隆慶二年(1568),卒於天啟元年(1621),於天啟二年(1622)葬於鼓浪嶼種德宮附近。①據上述考證,可知最早的種德宮是建於明天啟二年(1622)以前。據說當時請進大道公神像是從康泰垵的一條大石板登入,故後來民眾稱該條大石板為“大道公橋”,該條大石板是鼓浪嶼最早對外交通的碼頭,已於1980年被圍墾埋沒地下。另有一種傳說,據說是居住鼓島姓李的漁民,看到海面上漂來一尊大道公神像,便將它撈起來請捧回家中祀奉,後來信眾日多,便在上述地址建造種德宮祀奉。該宮大約在明天啟二年(1622年)以後荒廢,原因未詳。該宮在未改建為鼓浪嶼電器社之前,尚可見有石柱、石礎件等。可推測它具有一定規模,面積約100多平方米。
廈門鼓浪嶼種德宮廈門鼓浪嶼種德宮

新建

在上述種德宮停止活動後,聚居在現今內厝沃路(內厝澳路)與雞山路的居民,又募資在鼓浪嶼西北部俗稱灣仔尾山東南麓坡地(現編為內厝澳路門牌373號)新建一座種德宮。其始建年代,志書未載。據上述出土墓誌考證,當在明天啟二年(1622年)以後。民國十二年(1923年),該宮董事會在廈門祖婆廟旁購置一間店鋪,收租作為赴白礁謁祖進香之用,所立碑記猶存。該宮歷來是由信眾組織董事會管理。每年逢舊曆三月十五日之前,要舉行上白礁謁祖進香,雖沒有像興賢宮有人物化裝文藝隊伍踩街活動,但卻以演戲聞名廈鼓,有時一連演了好幾天,甚至同時演出兩台戲,熱鬧異常。還有每年逢舊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舉行乞龜活動,也非常熱鬧。
種德宮是一座三門二進殿宇,宮後及宮右另築護厝,整座宮宇掩映於古榕樹下,環境幽靜,總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正中大門頂石樑橫刻:“保生大帝”四字。其上懸掛直書“種德宮”木匾。中門兩側剛門框石柱上分別刻著:“點水活生靈,廟祀桑邦弘種德”及“一絲神脈里,綸封大帝尚真人”的聯對。宮門兩旁各安置一雙精雕大石獅。進入宮門為拜殿,殿中安置一供桌,桌之前有一件銅製大香爐,系信眾莊天賞於1992年奉獻。再進為龍虎井,原兩側牆壁雕畫龍虎圖像,故稱天井為龍虎井,以前房屋維修時天井被封頂。現今重建後已恢復天井。後殿正中案上神龕中祀奉保生大帝神像。神像金面黑須,兩目炯炯有神,端坐龕中,凜然正氣,令人肅然起敬。後殿兩側配祀36官將神像,顯得肅穆莊嚴。
種德宮傳統的崇拜活動節日有四日:每逢舊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舉行乞龜活動;舊曆二月十四日,請同安梅山寺菜姑來宮中舉行拜千佛(但自1996年起改請廈門南普陀寺法師來宮中主持拜千佛);舊曆三月十五日之前大約初十日左右,舉辦到白礁慈濟宮及青礁慈濟宮謁祖活動;但自1996年起改請廈門南普陀寺法師來宮中主持拜乾佛;舊曆九月十四日又再請同安梅山寺菜姑來宮中舉行拜乾佛;舊曆十二月十四日舉行送神活動。
鼓浪嶼島的種德宮是目前島上僅存的兩座祀奉保生大帝的廟宇之一。種德宮在鼓浪嶼開發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例如居住該宮附近的居民,習慣上稱他們是居住在大宮前、或宮後、大宮頂、大宮邊,然後告訴人們地址和門牌號。尤其是海外寄僑匯信來的、信封上的地址通常是寫廈門鼓浪嶼內厝澳大宮頂某人收。可見種德宮作為鼓浪嶼的重要地名還在發揮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