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與高凝油熱力開採問題的理論與實踐》是2001年2月由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瑛、 梁金國。
基本介紹
- 書名:稠油與高凝油熱力開採問題的理論與實踐
- 作者:任瑛, 梁金國
- ISBN:9787502131043
- 頁數:160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稠油與高凝油熱力開採問題的理論與實踐》論述了井筒中的傳熱及多相流的壓力損失、油層中的滲流及驅替原理。著重討論溫度對井筒工況的影響,分析了蒸汽吞吐輪次效益問題,蒸汽吞吐與井筒加熱的銜接、熱力驅油問題,特種油藏的開發以及高凝油藏早期注冷水傷害的形成和消除。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井筒里的傳熱
第一節 井筒中的能量平衡及流體流過井筒時沿井深的溫度分布
第二節 油管中流體至地層的傳熱係數kι和地層熱阻Rιf
第三節 井筒加熱
第二章 井筒中的壓力損失和壓力分布
第一節 一般概念
第二節 壓力梯度方程式
第三節 溶解氣油比及氣液兩相流的出現
第四節 多相流中的油、氣、水的粘度及混合物的粘度
第五節 流動參數的計算
第六節 多相流的形成及流型的劃分
第七節 各流型的多相流壓力損失
第三章 油井生產的工況及其受井筒加熱的影響
第一節 自噴井
第二節 抽油井
第四章 井筒注汽與舉升最佳化設計
第一節 注汽井注汽最佳化目標函式的建立及實現
第二節 井筒內汽水兩相管流的計算
第三節 電加熱井筒舉升最佳化目標函式的建立及實現
第四節 電加熱井筒舉升加熱功率的最佳化與抽油桿柱設計
第五節 最佳化設計計算結果分析
第六節 結論及建議
第五章 向油層注入熱流體以傳送熱能和蒸汽吞吐問題
第一節 能量平衡方程式
第二節 Marx-Langenheim理論
第三節 Marx-Langenheim方法的一般情況
第四節 蒸汽吞吐
第五節 蒸汽吞吐的計算
第六章 熱力驅油
第一節 一般概念
第二節 熱流體驅油的數學描述
第三節 物理模擬
第四節 數值模擬
第五節 稠油蒸汽驅分析
第七章 注蒸汽地面管網系統最佳化設計
第一節 注蒸汽系統簡介
第二節 數學模型的建立
第三節 數學模型的求解
第四節 注汽管線的水力、熱力計算
第八章 水平井蒸汽輔助重力泄油解析求解方法及其改進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蒸汽輔助重力泄油產量的理論預測
第三節 水臘層厚度與渫水率的求解方法
第四節 水油交界面處原油溫度的求解方法
第九章 熱力採油的實踐
第一節 遼河油田曙175塊蒸汽驅試驗研究
第二節 遼河油田沈95塊高凝油油藏熱水驅
第三節 遼河油田超稠油SAGD技術的現場試驗研究
第四節 科爾沁油田馬家鋪地區廟5塊油藏間歇蒸汽驅開採的研究
參考文獻
第一章 井筒里的傳熱
第一節 井筒中的能量平衡及流體流過井筒時沿井深的溫度分布
第二節 油管中流體至地層的傳熱係數kι和地層熱阻Rιf
第三節 井筒加熱
第二章 井筒中的壓力損失和壓力分布
第一節 一般概念
第二節 壓力梯度方程式
第三節 溶解氣油比及氣液兩相流的出現
第四節 多相流中的油、氣、水的粘度及混合物的粘度
第五節 流動參數的計算
第六節 多相流的形成及流型的劃分
第七節 各流型的多相流壓力損失
第三章 油井生產的工況及其受井筒加熱的影響
第一節 自噴井
第二節 抽油井
第四章 井筒注汽與舉升最佳化設計
第一節 注汽井注汽最佳化目標函式的建立及實現
第二節 井筒內汽水兩相管流的計算
第三節 電加熱井筒舉升最佳化目標函式的建立及實現
第四節 電加熱井筒舉升加熱功率的最佳化與抽油桿柱設計
第五節 最佳化設計計算結果分析
第六節 結論及建議
第五章 向油層注入熱流體以傳送熱能和蒸汽吞吐問題
第一節 能量平衡方程式
第二節 Marx-Langenheim理論
第三節 Marx-Langenheim方法的一般情況
第四節 蒸汽吞吐
第五節 蒸汽吞吐的計算
第六章 熱力驅油
第一節 一般概念
第二節 熱流體驅油的數學描述
第三節 物理模擬
第四節 數值模擬
第五節 稠油蒸汽驅分析
第七章 注蒸汽地面管網系統最佳化設計
第一節 注蒸汽系統簡介
第二節 數學模型的建立
第三節 數學模型的求解
第四節 注汽管線的水力、熱力計算
第八章 水平井蒸汽輔助重力泄油解析求解方法及其改進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蒸汽輔助重力泄油產量的理論預測
第三節 水臘層厚度與渫水率的求解方法
第四節 水油交界面處原油溫度的求解方法
第九章 熱力採油的實踐
第一節 遼河油田曙175塊蒸汽驅試驗研究
第二節 遼河油田沈95塊高凝油油藏熱水驅
第三節 遼河油田超稠油SAGD技術的現場試驗研究
第四節 科爾沁油田馬家鋪地區廟5塊油藏間歇蒸汽驅開採的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