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鏡精裝人文譯叢:電影書寫札記》是羅貝爾·布列松唯一的著作,是作者二十餘年對“電影書寫”進行的點點滴滴思考的集結。作者認為“電影書寫”與時下的電影不同。電影是一種舞台劇的再現,抹殺了攝影機的獨特性。而攝影機的精彩之處不在於複製舞台劇,而在於它嚴格捕捉到肉眼見不到而又為電影作者提供了極具潛力的組合要素,讓電影作者可以通過各種影像及聲音的組合,令鏡頭所捕捉的現實片從現實的層面轉化為真的層次。《稜鏡精裝人文譯叢:電影書寫札記》從《鄉村牧師日記》到《湖上的朗斯洛》,從《聖女貞德的審判》到《金錢》,既留下了輕巧的印記,也有耀眼的閃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稜鏡精裝人文譯叢:電影書寫札記
- 作者:羅貝爾•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5090790, 7305090794
- 品牌:南京大學出版社
- 外文名:Notes Sur le Cinematographe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122頁
- 開本:32
- 定價:20.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稜鏡精裝人文譯叢:電影書寫札記》作者不困於電影題材,更揭示了其他創作活動。其反思由技進手道,闡述預知、等待、誘導、親近等藝術,頗具電影倫理學之論。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羅貝爾·布列松(Robert Bresson) 譯者:張新木
布列松(Robert Bresson)於1907年9月25日生於法國多姆山省(Puy—de—Dome)。1943年,他拍攝了第一部長片《罪惡天使》。1945年,他從狄德羅《宿命論者雅克》的一個片斷中得到啟發,拍攝了《布洛涅森林中的貴婦》。他改編拍攝了貝爾納諾斯(Bemanos)的《鄉村牧師日記》(1951年),又根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改編拍攝了《溫柔的女人》(1969年)和《做夢者的四個夜晚》(1971年)。他的許多電影如今已經成了經典,如《死囚越獄》(1956年)、《扒手》(1959年)、《聖女貞德的審判》(1962年)、《巴爾塔扎爾的遭遇》(1966年)、《少女穆謝特》(1967)、《湖上的朗斯洛》(1974年)、《可能是魔鬼》(1976年)和《金錢》(1983)等。
張新木,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一等秘書。1985年起從事符號學研究,發表相關論文30餘篇,翻譯出版法國文學與社科名著《巴黎聖母院》、《遊蕩的影子》、《冷記憶》1—5等30餘部,編寫出版法語教材及參與編寫中外母語研究專著10餘部,主持和參與國家、教育部及江蘇省社科項目5項,主持建設國家精品課程“法語閱讀”。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勳章(騎士),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獎翻譯獎。
布列松(Robert Bresson)於1907年9月25日生於法國多姆山省(Puy—de—Dome)。1943年,他拍攝了第一部長片《罪惡天使》。1945年,他從狄德羅《宿命論者雅克》的一個片斷中得到啟發,拍攝了《布洛涅森林中的貴婦》。他改編拍攝了貝爾納諾斯(Bemanos)的《鄉村牧師日記》(1951年),又根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改編拍攝了《溫柔的女人》(1969年)和《做夢者的四個夜晚》(1971年)。他的許多電影如今已經成了經典,如《死囚越獄》(1956年)、《扒手》(1959年)、《聖女貞德的審判》(1962年)、《巴爾塔扎爾的遭遇》(1966年)、《少女穆謝特》(1967)、《湖上的朗斯洛》(1974年)、《可能是魔鬼》(1976年)和《金錢》(1983)等。
張新木,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一等秘書。1985年起從事符號學研究,發表相關論文30餘篇,翻譯出版法國文學與社科名著《巴黎聖母院》、《遊蕩的影子》、《冷記憶》1—5等30餘部,編寫出版法語教材及參與編寫中外母語研究專著10餘部,主持和參與國家、教育部及江蘇省社科項目5項,主持建設國家精品課程“法語閱讀”。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勳章(騎士),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獎翻譯獎。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部 950―1958
第二部 其他札記1960―1974
第一部 950―1958
第二部 其他札記1960―1974
名人推薦
這些文字不僅僅是這位資深導演的日記,而且具有更深刻的意義。它們是傷痕,是痛苦印記,是稀世珍寶。在我們這個夜晚(為點亮銀幕之光而必須到來的創作之夜),這些文字宛如燦爛的群星,為我們照亮了通向完美的簡樸而又崎嶇的小路。
——勒克萊齊奧
——勒克萊齊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