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稗海大觀
- 別名:稗海
- 作者:商濬、陶望齡、陳汝元
- 類別:筆記叢書
- 出版社:明萬曆會稽商氏半埜堂
- 出版時間:1602年
- 裝幀:線裝
- 創作年代:明代
內容簡介,相關記載,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明萬曆三十年(1602)由會稽商濬所輯的一部筆記叢書,初刻名為《稗海大觀》,無續集,凡6套45種,刊刻不久即更名為《稗海》。《稗海大觀》及《稗海》萬曆最初印本,皆為白棉紙本;《稗海》的後印本及遞修本,皆用竹紙印刷。此書極為暢銷,隨編隨刊,故所輯書目和卷目互有異同,諸家著錄不一。例如,《明史· 藝文志》記載一共有368卷,列入小說家類;《千頃堂書目》記載正編有46種,續編有27種,列入類書類;《叢書集成初集》則收入74種,共448卷;《中國叢書綜錄》著錄10函,共70種,449卷;《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子部雜家類著錄見第1946頁;詳情可見《中國古籍版刻辭典》第177頁。
現存《稗海》版本繁多,較為常見。但多數為清康熙中振鷺堂據原版重編補刊本、乾隆中振鷺堂修補重訂本及明末清初會稽商氏半埜堂後期竹紙印本《稗海》,極為罕見的是明萬曆會稽商氏半埜山房原刊白綿紙本《稗海大觀》及《稗海》,早期存世的有包背裝。《稗海》的書版從明萬曆一直流傳至清代,經過天啟、崇禎、順治、康熙、乾隆間的屢次增刪及修版,後期印本已與萬曆時期初印的《稗海大觀》及《稗海》有所不同,往往是不同時期印製的《稗海》存在互有異同卷數和篇目的現象,相同書目下的內容又有所差異。
明萬曆至清初順治印本每種卷首頁均有明代校對者的姓氏籍貫,而清代康熙至光緒印本每種卷首頁一般剜去明代校對者的籍貫和姓氏。《稗海》最早期的萬曆白棉紙印本,除《稗海大觀》外,均無凡例,書首隻有寫刻商序,總校和分校者寥寥幾人;後期印本增加陶望齡序,校對人名逐漸增多,而商序內容也發生改換,直到康熙時,商序又改回最初的原序。早期的《稗海》在內容上只有6套45種小說,無續編,錯誤也較少,隨著後期增刻,錯誤漸多。因此,所據不同的版本,往往會給人對此書以不同的感覺。後印本往往給人以“部分輯目刊刻粗糙,斷章,拖沓”的印象。例如,針對《稗海》所錄《遂昌雜錄》一書,清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刻書家鮑廷博就曾有過批評:“是書惟商氏稗海本行世,題曰《遂昌雜錄》,脫去‘山人’二字。開卷‘廉希貢’便誤作‘希真’,他可知矣……,乾隆己酉六月六日歙鮑廷博識於知不足齋。” 然而,檢閱萬曆初刻的《稗海大觀》及早期白棉紙《稗海》本,其開卷‘廉希貢’並未誤作‘廉希真’,後印本出現的‘希真’錯誤皆因刻板長期使用模糊漫滅後,修版工將“貢”誤識為“真”,增刻修補所致,並非原誤。值得一提的是《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十二、小說家類一、雜事之屬所收錄的《遂昌雜錄》一書由於當時所據底本的問題,沿用了與之相同的錯誤。由修版改刻造成的此種問題不在少數。
相關記載
余嘗於中國書店以廉值得稗海(缺龍城錄一種),頃復於石麒案上,見有明刊白綿紙書一堆,題作稗海大觀者。平賈陰宏遠正在翻閱,云:似是稗海零種。余略略一閱,即驚其為罕見之秘笈。即告石麒云: 余欲得之。數日後,全書送至。即與稗海細校,果為初印本之稗海;無續編,且中闕數種,然無傷也。稗海之初名稗海大觀,實無人曾論及者。首冊且多出“序”“凡例”及編校姓氏等;此種重要之“文獻”,後印本皆已佚去。 “總校”之鈕緯(字仲文,浙江會稽人),即明代有名之世學樓主人,藏書 極富。稗海大觀中各書,殆皆出於鈕氏之藏。“分校”為商濬及陳汝元二人;故各書或題濬校,或題汝元校不等。“同校”為謝柏美及鈕承芳。承芳殆亦 世學樓之裔也。“總校”中尚有陶望齡,則為當時之名流,亦會稽人。濬序云:
“余嘗瀏覽百氏,綜核群籍,自六經語孟之外,稱繁巨者莫逾左右史。然周秦而上,其說芒芴杳味,練飾詭誕,繆戾聖軌。周秦而下,風氣日開,人事日眾,駭於聽熒者不勝夥矣。故周志晉乘,鄭書楚杌,與尼父麟筆,並垂霄壤。離是而還,龍門世授,班氏家承,其文藝體裁,為百代稱首。歷世沿襲,類相仿效。大都才望名位,俱表表人倫。雖極之輿統崩析,方策零落,然先後嗣續,掇拾修纂,終無泯滅。第勢殊時異,敘議參商,則有或僭或散,或褊紆索米,或穢黷賄成,即正史猶未足馮據。於是有虞初、稗官之譚,下俚、齊東之語。書不出於蘭台,籍不頒於實錄。職不列於金馬。人抒胸臆,置丹鉛,亦足識時 遺事,垂示後人耳目所不及。蓋禮失而求諸野也。即是非褒貶,不足袞鉞當世,而縹緗坐披,景色神照,則亦博古搜奇者所不可闕。惜乎書隱辭偏,宣播弗廣。昔子云太玄,以祿位不逾中人,僅給覆瓿。此輩簡編雜還,湮沒無聞者,要不止什而八九矣。吾鄉黃門鈕石溪先生銳情稽古,廣搆窮搜,藏書世學樓者,積至數百函,將萬卷。余為先生長公館甥,故時得縱觀焉。每苦卷帙浩繁,又書皆手錄,不無魚魯之訛。因於暇日撮其記載有體,議論的確者,重加訂正。更旁收縉紳家遺書,校付剞劂,以永其傳,以終先生惓惓之夙心,凡若干卷,總而名之曰稗海大觀。夫珍裘以眾腋成溫,大廈以群材合搆。海之所以稱巨浸者,為不擇細流也。方其濫觴浸潤,杯勺爾,蹄涔爾,行潦爾。卒之,赴溟渤,達尾閭,汪洋浩淼,於是乎望洋者向若,蠡測者反步,觀水畢是,始無餘觀矣。今茲集也,就一書觀之,所載方言,所譚階除,所詫愕者幽異,誠不齒聖賢緒餘。然合而數之,上下千百載,涉閱百端,牢籠百態。從漢魏以下,種種名筆,罔不該載,謂之稗海大觀也固宜。夫天壤間殺青搦管,充棟汗牛,詎敢雲稗史儘是。然較之蹄涔行潦,抑有閒矣。漆園叟有言: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余之懼,選不盡耳。若夫明不明,則以俟諸達觀者。萬曆壬寅秋桂月望日會稽商濬書。”
凡例:一古今小說無下數百家。是集悉獲之抄本。其舊刻二十家,四十家,並說海等書所收,並不重載。即抄本中又必拔其尤者。而碌碌無奇則罷去之。間有散見諸書,未經盛行者不妨收入,以免遺珠之嘆。一小說體裁雖異,總之自成一家。好事者往往摘而匯之,取便一時觀覽。而掛一漏萬,遂使海內不復睹其全書,良可惜也。是集一依原本校刻。
圖書目錄
總目
稗海目錄
第一套
博物志 晉 張華撰
西京雜記 晉 葛洪撰
王子年拾遺記 晉 王嘉撰
搜神記 晉 乾寶撰
述異記 梁 任昉撰
續博物志 唐 李石撰
摭言 唐 王保定撰
小名錄 唐 陸龜蒙撰
雲溪友議 唐 范攄撰
獨異志 唐 李冗撰
第二套
杜陽雜編 唐 蘇鶚撰
東觀奏記 唐 裴庭裕撰
大唐新語 唐 劉肅撰
因話錄 唐 趙璘撰
玉泉子 唐 無名氏撰
北夢瑣言 五代 孫光憲撰
樂善錄 宋 李昌齡撰
第三套
蠡海集 宋 王逵撰
過庭錄 宋 范公稱撰
泊宅編 宋 方勻撰
閑窗括異志 宋 魯應龍撰
搜采異聞錄 宋 永亨撰
東軒筆錄 宋 魏泰撰
青箱雜記 宋 吳處厚撰
蒙齋筆談 宋 鄭景望撰
畫墁錄 宋 張舜民撰
第四套
遊宦紀聞 宋 張世南撰
夢溪筆談 宋 沈括撰
佔畢纂 宋 史繩祖撰
儲華穀祛疑說纂 宋 儲泳撰
墨莊漫錄宋 張邦基撰
第五套
侍兒小名錄拾遺 宋 張邦基撰
補侍兒小名錄 宋 王撰
續侍兒小名錄 宋 溫豫撰
懶真子 宋 馬永卿撰
歸田錄 宋 歐陽修撰
東坡志林 宋 蘇軾撰
龍川別志 宋 蘇轍撰
澠水燕談 宋 王辟之撰
冷齋夜話 宋 僧惠洪撰
老學庵筆記 宋 陸游撰
第六套
雲麓漫抄 宋 趙彥衛撰
石林燕語 宋 葉夢得撰
避暑錄話 宋 葉夢得撰
清波雜記 宋 周煇撰
墨客揮犀 宋 彭乘撰
異聞總錄 宋 無名氏撰
遂昌雜錄 元 鄭元祐撰
續稗海目錄
第七套
酉陽雜俎 唐 段成式撰
宣室志 唐 張 讀撰
龍成錄 唐 柳宗元撰
鶴林玉露 宋 羅大經撰
第八套
儒林公議 宋 無名氏撰
候鯖錄 宋 趙德麟撰
暌車志 宋 郭彖撰
江鄰幾雜志 宋 江復休撰
第九套
程史 宋 岳珂撰
隨隱漫錄 宋 陳隨隱撰
楓窗小牘 宋 無名氏撰
耕祿槁 宋 胡錡撰
厚德錄 宋 李元綱撰
西溪叢話 宋 姚寬撰
補筆談 宋 沈括撰
第十套
野客叢書 宋 王楙撰
螢雪叢說 宋 俞元德撰
孫公談圃 宋 孫升撰
許彥周詩話 許顗撰
後山詩話 宋 陳無已撰
齊東野語 宋 周密撰
癸辛雜識前集 宋 周密撰
癸辛雜識後集 宋 周密撰
癸辛雜識續集 宋 周密撰
癸辛雜識別集 宋 周密撰
山房隨筆 元 蔣正子撰
作者簡介
商濬,浙江會稽(今紹興)人,活動於明萬曆年間,為徐渭門生,於校刻圖書情有獨鐘。所刻圖書字型蒼勁之中不乏清秀,有嘉靖體之遺風,所用紙墨也比較講究,是明晚期比較優秀的刻書大家。其岳父人稱鈕石溪先生,銳情稽古,廣購窮藏書世學樓,積至百萬卷,藏書甚富。濬擇其精要者,補以世家藏書,重加校訂,匯為是編。收羅既富,鑑別亦頗精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