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寶

程美寶

程美寶,女,漢族,祖籍廣東省中山市,1968年6月出生於香港,畢業於牛津大學中國研究所,現任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史,兼任《歷史人類學學刊》執行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程美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女
人物經歷,學習經歷,工作經歷,學術兼職,學術交流,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論文,著作,翻譯,科研項目,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80-1986 香港真光女書院;
1986-1990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社會科學學士(一級榮譽學位);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1st class) 1990;
1991-1996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研究所,中國近代史專業;
碩士(1992)哲學博士 (1996);
University of Oxford,1992,D.Phil. 1996。

工作經歷

1996年9月-1997年6月,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研究助理。
1996年9月-1996年11月,美國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香港課程中國近代史兼職講師。
1996年9月-1997年1月,中山大學歷史系兼職講師。
1997年1月-1997年3月,美國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香港課程中國古代史兼職講師。
1997年1月-5月,美國Syracuse University香港課程中國近代史兼職講師。
1997年6月-2002年6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002年6月至今,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2002年3月至6月 英國學術院王寬誠學人(牛津大學)。
2003年1月至8月 美國富布萊特訪問學人(耶魯大學)。
2010年11月起出任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副院長。
2011年獲聘為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

學術兼職

《歷史人類學學刊》編委。
《學術研究》編委。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中國)編委。
Journal for Maritime Research (英國)編委。

學術交流


2002年3-6月:英國學術院王寬誠學人,訪問英國牛津大學。
2003年1-8月:美國富布萊特訪問學人,訪問美國耶魯大學。
2006-2007學年度:美國巴德學院訪問教授。
2008年1-3月:獲英國國立海事博物館Swire Fellowship到該館進行訪問及研究。
2010年3-7月:台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

主講課程

本科課程:傳媒社會史、海外中國研究、歷史學與社會理論、香港史。
碩士課程:西方中國近代史論著選讀。
  

研究方向

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史。

主要貢獻

論文

1、台灣公藏有關清末民初廣東研究資料概述,《漢學研究通訊》 14: 4: 327-330 (1995年 12月); 15: 1: 78-81 (1996年2月).
2、Literary,Ethnic or Territorial? -- Definitions of Guangdong culture in the Late Qing and the Early Republic,in Tao Tao Liu and David Faure (1996),Unity and Diversity: Local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in China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pp. 51-66.
3、“The Place of Vernacular in a National Movement: Cantonese literature in the late Qing and the early Republic”,Alan J. K. Sanders (ed.) Nationality and Nationalism in East Asia,British Association for Korean Studies,1996.
4、“番鬼”學粵語,《東方文化》,1997年第4期。
5、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8,夏季卷,總第23期。
6、庚子賠款與香港大學的中文教育:二三十年代香港與中英關係的一個側面,《中山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7、陳寅恪與“牛津”緣慳一面的真相——牛津大學聘請陳寅恪檔案,《明報月刊》,1999年第4期。(與劉志偉合著,第二作者)。
8、“China: Academics between communism and commerce”,Academ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July-August 1999,Volume 85,Number 4. (與劉志偉合著,第二作者)
9、陳寅恪與牛津大學,《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0、數位化時代的歷史學教育,《中國高等教育》,2000年第13/14期。(與劉志偉合著,第一作者)。
11、海外學者的華南研究,《光明日報歷史周刊》第45期,2000年12月22日。(與蔡志祥合著,第二作者)。
12、“虛席以待”背後:牛津大學聘任陳寅恪事續論,胡守為主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與劉志偉合著,第一作者)。
13、“區域研究取向的探索:評楊念群《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歷史研究》,2001年第1期。
14、華南研究:歷史學與人類學的實踐,《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ISSN:1608-5515)第22期,2001年1月。(第一作者)
15、“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楊念群編:《空間、記憶和社會轉型——“新社會史”研究論文精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87-417頁。摘要收錄在《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年第1期,第67-69頁。
16、“數字時代的歷史事實建構:以電子族譜編撰為例”,《史學月刊》,2001年第5期。(ISSN 0583-0214)
17、“Naming and Identities among the Atayal people in Miaoli county,Taiwan”,in David Faure (ed.) In Search of the Hunters and Their Tribes,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Taipei: 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2001,pp. 79-115. (ISBN 957-30287-0-0)
18、“理論與實踐:根治時空錯亂與集體失憶”,廖迪生、張兆和、蔡志祥合編:《香港歷史、文化與社會(一)教與學篇》,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1年,第217-224頁。(ISBN 962-86403-1-3)
19、“香港中上環之旅:早期殖民地的開發”,廖迪生、張兆和、蔡志祥合編:《香港歷史、文化與社會(三)田野與文獻篇》,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1年,第21-42頁。
20、“從民俗到民族:地方文化與國家認同”,《清華社會學評論》,2001年第1期,第104-126頁。(ISBN 7-5057-1755-3
21、“IT時代的歷史教育”,胡顯章:《走出“半人時代”——兩岸三地學者談通識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05-412頁。(ISBN 7-04-011501-8)(第二作者)
22、“‘Whang Tong’的故事——在域外撿拾普通人的歷史”,《史林》,2003年第2期,第106-116頁。(ISSN 1007-1873) (被人大報刊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03年第9期全文轉載,ISSN 1001-2621)。
23、“由愛鄉而愛國:清末廣東鄉土教材的國家話語”,《歷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68-84頁。(ISSN 0459-1909)(被人大報刊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03年第10期全文轉載,ISSN 1001-2621)。
24、“琛舶紛從畫裡來”,劉明倩、劉志偉編:《18-19世紀羊城風物——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藏廣州外銷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4-49頁。
“Boats in Chinese Export Painting”,in Ming Wilson,Liu Zhiwei (eds.),Souvenir from Canton – Chinese Export Paintings from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2003,pp. 50-59. (ISBN 7-5325-3548-7)
25、“地方史、地方性、地方性知識——走出梁啓超的新史學片想”,楊念群、黃興濤、毛丹主編:《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678-688頁。(ISBN 7-300-04789-0)
26、“‘嶺學’正統性之分歧——從孫璞論阮元說起”,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廣州炎黃文化研究會編:《嶺嶠春秋——廣府文化與阮元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231-244頁。(ISBN 7-306-02205-9)
27、“18、19世紀廣州洋人家庭的中國傭人”,《史林》,2004年第4期,第1-11頁 (ISSN 1007-1873)(與劉志偉合著)。
28、《18、19世紀廣州洋人家庭的中國傭人》,《史林》,2004年第4期。
29、《全球化、全球史與中國史學》,《學術研究》,2005年第1期。
30、《我手寫我口——戲文唱本中的粵語寫作傳統》,黃愛玲編:《粵港電影因緣》,香港電影資料館,2005年。
31、“The Use of Written Cantonese in Entertainment Texts”, Wong Ain-ling (ed.), The Hong Kong-Guangdong Film Connection, Hong Kong Film Archive, 2005..
32、《台灣苗栗縣泰雅人的命名與墓葬——一個歷史學者的田野觀察與省思》,《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3期,2005年5月。
33、《晚清國學大潮中的博物學知識——論《國粹學報》中的博物圖畫》,《社會科學》, 2006年第8期。(原稿題目為《晚清國學大潮中的博物學鱗爪—— 淺論《國粹學報》的博物圖畫》。
34、《全球化、全球史與中國史學》,於沛主編:《全球化和全球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35、《從思想史到思想家的歷史——評麥哲維《學海:十九世紀廣州的社會流動性與身份認同》,《清史研究》,2007年5月,第2期。
36、《近代地方文化的跨地域性——20世紀二三十年代粵劇、粵樂和粵曲在上海》,《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收入姜進:《都市文化中的現代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37、“Classifying Peoples: Ethnic Politics in Late Qing Native-Place Textbooks and Gazetteers”, in Tze-ki Hon and Robert Culp (eds.), The Politics of Historical Production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Leiden: Brill, 2007.
38、“Picturing Knowledge: Chinese brushwork illustrations of Western natural history in a late Qing periodical, 1907-1911”,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 1, No. 1, August 2007.
39、《羅香林與客家研究》,《客家研究輯刊》,2008年第1期(總第32期)。
40、《清末粵商所建戲園與戲院管窺》,《史學月刊》,2008年第6期。
41、《網上織網:當代親屬關係的建構》,《學術研究》,2008年第9期。
42、《羅香林早年人種學與民族學的理念與實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
43、《淺談粵劇起源與形成的研究議題和方法》,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廣州炎黃文化研究會、廣東八和會館、《粵劇大辭典》編輯部合編:《粵劇何時有:粵劇起源與形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8年。
44、“Where Guangdong meets Shanghai: Hong Kong Culture in a Trans-regional Context”, in Helen F. Siu and Agnes S. Ku (eds.), Hong Kong Mobile: Making a Global Populatio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45、《清末粵商所建戲園 / 戲院初探》,姜進、李德英主編:《近代中國城市與大眾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
46、《Pidgin English研究方法の再考——18-19世紀の広州及びマカオを中心として》(稻垣智惠譯),內田慶市、沈國威編著:《言語接觸とピジン——19世紀の東アジア》,東京:白帝社,2009年。
47、“Globalization, Global History, and Chinese History” (translated by Henry Chan),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World History vs. Global History? The Changing Worldview in Contemporary China), Spring 2009/ Vol. 42, No. 3.
48、 《複製知識——《國粹學報》博物圖畫的資料來源及其採用之印刷技術》,《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收入復旦大學歷史系、出版博物館編:《歷史上的中國出版與東亞文化交流》,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桑兵、趙立彬主編:《轉型中的近代中國: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49、《班克斯爵士與中國》,《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4期(收入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跨越空間的文化:16-19世紀中西文化的相遇與調適》,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
50、 Book Review: Performing Grief: Bridal Laments in Rural China, by Anne E. McLare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8, The China Journal, No. 62, July 2009.
51. 《誰在中國發現什麼歷史?——中西史學界的對話與自說自話》,蘇力、陳春聲主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三十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52. “‘What Alternative do you have, Sixth Aunt?’ Women and Marriage in Cantonese Ballads”, in Helen Siu (ed.), Merchants’ Daughters: Women, Commerce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South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
53.《水上人引水——16-19世紀澳門船民的世界》,《學術研究》,2010年第4期(收入珠海市委宣傳部、澳門基金會、中山大學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編:《珠海、澳門與近代中西文化交流——“首屆珠澳文化論壇”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54.《從博物館藏品看中國“近代”史》,《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2期(收入徐秀麗主編,謝維、杜承駿副主編:《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55.“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theatres built by Cantonese merchants in the late Qing”,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 5, No. 2, 2010.
56.《國家如何“逃離”——中國“民間”社會的悖論》,《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0月14日。
57.《廣州“非遺”的潛力》《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1月18日,“人文嶺南”第2版。CN:11-0274
58.《粵詞官音——衛三畏《英華韻府歷階》的過渡性質》,《史林》,2010年第6期((收入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出版博物館編:《出版文化的新世界——香港與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59.《Pidgin English研究方法之再思——以18~19世紀的廣州與澳門為中心》,李慶新主編:《海洋史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年。
60. “Chopsticks or Cutlery? How Canton Hong merchant entertained foreign guests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in Kendall Johnson (ed.), Narratives of Free Trade: The Commercial Cultures of Early US-China Relation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61. 《澳門作為飛地的“危”與“機”——16-19世紀華洋交往中的小人物》,《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2卷第3期,2012年5月(收入李向玉主編:《“辛亥革命與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澳門理工學院,2012年)。
62. 《破牆而出:清末民初廣州西關地區景觀的延續與變遷》,蘇基朗主編:《中國近代城市文化的動態發展:人文空間的新視野》,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63. 《近代的男性性と民族主義》(新居洋子譯),辛亥革命百周年記念論集編集委員會:《總合研究 辛亥革命》,東京:岩波書店,2012年。

著作

1、《香港史研究論著選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與趙雨樂合編,第一編者)
2、《香港歷史1842-1997》教材,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課程編撰)
3、《香港歷史1842-1997》教材光碟,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4、《西方人眼裡的中國情調:伊凡·威廉斯捐贈十九世紀廣州外銷通草紙水彩畫》,中華書局,2001年 (第一編纂,中英文翻譯)。
5、A History of Hong Kong 1842-1997 (revised edition),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2 (2nd compiler).
6、《把世界帶進中國——從澳門出發的中國近代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03月。(與何文平、胡雪蓮、黃健敏和趙立彬合著)

翻譯

1、 蕭鳳霞:《廿載華南研究之旅》,《清華社會學評論》,2001年,第1期,第181-190頁。
2、 柯文:《變動中的中國歷史研究視角》,《二十一世紀》,2003年8月號,第34-49頁。

科研項目

1.《清代兩廣總督衙門檔案的整理與研究》,教育部專項委託項目,2001年8月至今(參與);
2.《澳門科技大學研究項目“澳門在全球化和東西文化交流中的歷史地位、獨特作用與現實意義研究”子課題“15-20世紀澳門對周邊地區的示範與輻射作用研究”》,項目來源:澳門基金會資助澳門科技大學研究項目,2008年9月至今(主持);
3.《近代省港澳大眾文化與都市變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項目,2009年12月至今(主持)。

獲獎記錄


2004年: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
2005年:入選教育部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5年:獲廣東省總工會“南粵建功立業女能手”榮譽。
2006年:“中山大學文科優秀中青年學者”,獎勵“桐山獎勵金”。
2009年:廣東省2006-2007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一等獎)。
2010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五一巾幗標兵。
2011年:獲聘為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