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歷程
程步,考學前想學法律,無奈當時法律熱門分不夠,學了中文。大學畢業想去出版社當編輯,卻被分到最高法院民事審判庭。擠業餘時間給《中國作家》等雜誌寫點小說報告文學,可法院坐班管得緊業餘時間太少總是犯困,於是去了中央電視台,先做教育節目後拍紀錄片,《基因》《愚公雲福祥》等六部片子獲得政府獎一等獎。04年做《
夕陽紅》製片人,年底改版努了一把勁,把欄目由央視一套28位提升到第4位。編劇並參與導演的欄目劇《洪律師事務所》央視一套播出收視率提升一倍。其後
無為而治欄目總在前十名晃悠,復又開始寫小說讀歷。
著作
作者: 程步
圖書分類: 人文社科
書號: 9787800409356
發行時間: 2008年
圖書介紹
這不是一本把《
史記》翻成白話,再加點想像鋪陳,加點個人感想的書。
秦始皇,人們習慣上把他認作暴君,從古至今從國小課本到學者論著。的確,史書中記載著他的暴行:他用“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的屠殺統一了中國;他用“嚴刑峻法”,“焚書坑儒”的獨裁統治著帝國以至於“劓鼻盈蓑,斷足盈車”,被判割鼻子斷足的人太多割下的鼻子用筐裝,砍掉的腳用車拉,“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囚犯堵塞了道路城市到處是監獄;他用徵發七十萬受過宮刑和其他
徒刑的罪犯,來為自己修宮殿造陵墓。
然而,當《真
秦始皇 智取六國》作者用另一種讀史原則,不帶偏見地審視歷史典籍的時候,上述聳人聽聞的形容詞和人們的習慣印象,卻經不住歷史事件的反誥。
《真秦始皇 智取六國》以秦始皇一生為線索以獨特的讀史原則審視典籍,不僅描繪出全新的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畫面,還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可信的,與我們心目中褒貶迥異的真秦始皇
易中天作序力薦批評,2009年文史之奇書,2229年定論之顛覆,每箇中國人不能不了解的歷史真相。
作者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歷史事件對秦始皇有褒揚作用時,
司馬遷立即就會用一段對話,或者幾個字的
心理描寫來抵消這種褒揚;司馬遷的文字處處要把秦始皇描繪成一個暴君,而他選取的歷史事件卻又為後人反駁這個暴君說留下了證據…… 司馬遷為什麼要騙我們?
秦始皇統一中國,沒有殺六國王室嬰,而漢高祖
劉邦亡秦之後,與
項羽一起殺秦王子,夷滅秦王室。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臣,都高官厚祿,善始善終;而漢高祖幾乎殺光了開國功臣,夷滅了他們的
宗族。
秦始皇對待戰敗的
李信,不但沒有處罰,反而在平定齊國的戰役中讓其帶兵立功,重樹威名;而
司馬遷的當朝皇帝漢武帝對將軍
王恢,只因其隨機應變,沒有冒險出擊而將其下獄處死。
秦始皇從未誅殺過將軍和大臣;而漢武帝當朝宰相就殺過數位,還有將軍、王子、公主。
秦始皇從未對直言的大臣加以處罰;而
漢武帝因司馬遷替戰敗的將軍
李陵諫言就將其處以宮刑。
試想,如果司馬遷將秦始皇的這些事情,不加修飾的書寫進《
史記》,漢武帝讀到之後,或是由忠心的臣子讀到之後稟報上去,會是個什麼樣的結果?毫無疑問,不僅司馬遷會遭滅門之禍,其一生的心血《史記》也將會化為灰燼。
易中天:真正打動我的,是程步先生“用另一種方法讀史”的主張。程步先生能有這個主張,則又因於他不是歷史學家,而是媒體人。史學家與媒體人有什麼不同?不同就在於,前者一般都相信史書,後者卻明白得多個心眼。我們知道,史書記載的所謂“歷史”,無非“過去的新聞”:媒體報導的所謂“新聞”,則完全可能成為“將來的歷史”。
目錄
前言 用另一種方法讀史
第一節 暴君之說如何植入人們腦海?
一 孟姜女,國小課本誤導孩童
二 焚書坑儒四個字得罪天下識字人
第三節 司馬遷加進去的零碎
三 十個字一箭雙鵰,貶損兩人
程步讀史原則
第一節 呂不韋謀劃十年後的陰謀
二 神機妙算的呂不韋為何捨近求遠
第二節 秦始皇的姓氏問題
一 七條理由否定私生子
二 刑事偵查理論辨析借種生子真偽
三 關於私生子的結論和原因
第三章 張冠李戴逐客令
第一節 “大索,逐客”原因謬誤
三 諸侯六國實力分析
第三節 兒皇帝秦始皇危若累卵
一 來自五個方面的威脅
二 書呆子的舉報把秦始皇逼上絕路
第四節 肅反擴大化秦始皇知錯就改
一 “大索,逐客”緣乾姆毒叛亂和呂不韋罷相
二 持節求生的文書榜樣
第五節 呂不韋為什麼沒有支持叛亂
一 我們先看性和道德的問題
二 賣爵換糧的正確決策
三 伴君如何不伴虎
四 秦國的官員選拔制度迥異於諸侯
五 呂不韋權衡利弊,選擇守法
第四章 塵封千年的軍事戰略
第一節 對秦始皇統一戰爭的通常認識
一 秦國真的強大到視六國如郡縣?
二 秦始皇消滅六國真的是策反工作起作用?
三 先攻韓國,從敵人最薄弱的環節下手?
第二節 巧妙的戰略和絕佳的突破口
一 歷史上秦軍多次東渡黃河,但都無功而返
二 蒙驁妙計,攻克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