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用,措施,影響,
作用
稅收穩定原則,在西方已開發國家,作為稅收的原則之一,稅收穩定經濟作用的發揮是十分有限的。在中國,有一些學者也提出,社會主義稅收也應遵循穩定的原則,即通過稅收來調節社會生產的總供給和總需求、調節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係等,從而,保證經濟總量和結構的平衡,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穩定發展。
措施
實現稅收穩定原則的措施
稅收是總供給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稅收又直接或間接影響總需求中的消費、投資等因素。因此,在巨觀經濟方面,稅收應同財政支出、貨幣等其他政策手段協調配合,依據穩定準則調節經濟,實現穩定經濟的巨觀政策目標。
調節價格穩定
當總需求和總供給共同決定的國民收入水平已經達到潛在國民收入水平時,繼續增加總需求就會使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引起價格水平上升。這種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是由於總需求和總供給已經達到充分就業均衡狀態,即資金、勞動力和生產能力等資源已被充分利用。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擴大需求不能使產出增加,只能使價格上升。然而,稅收是總需求構成中的重要變數因素,提高所得稅稅率能減少總需求,減少通貨膨脹,穩定價格。
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是由於生產投入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價格提高使生產成本上升。在企業按邊際收入和邊際生產成本來決定產出和價格時,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導致了價格上升,這種由於成本上升而引起的價格上升稱為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然而,稅收不但是總需求構成中的重要變數因素,也是成本構成中的重要變數因素。通過調整稅率結構,降低對生產投入要素徵稅,包括降低商品徵稅和工資徵稅,能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控制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穩定價格。
實現充分就業
稅收對需求不足的失業能發揮一定的調節作用。國民收入水平可分為現實的國民收入水平和潛在的國民收入水平,當總需求等於總供給時,決定了國民收入水平。在總需求等於總供給時所決定的國民收入水平為現實的國民收入水平。同現實的國民收入水平相對的是潛在的國民收入水平,也就是當資源達到充分利用時的國民收入水平。現實的國民收入水平和潛在的國民收入水平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當現實的國民收入水平低於潛在的國民收入水平時,由於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就會發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失業。稅收作為總需求的一個重要變數因素,稅收變動會直接影響總需求的變動,並間接影響就業水平的變動。當現實國民收入水平小於潛在國民收入水平時,降低稅率,減少稅額有利於擴大需求,增加產出,增加就業;反之,提高稅率,增加稅額,就會減少產出,減少就業。如果當現實的國民收入水平小於潛在的國民收入水平,從而導致因需求不足的失業出現時,降低稅率或減少稅額,增加總支出,能使現實國民收入水平等同於潛在國民收入水平,能實現充分就業。
影響
稅收對勞動供給的影響
對勞動所得徵稅,會同時產生增加工作的收入效應和減少工作的替代效應,純效應取決於勞動者個人對收入和閒暇的偏好。雖然稅收會影響勞動供給的增加或減少,但勞動供給的增減是否影響經濟成長,又取決於生產的技術構成所決定的勞動和資本比例。如果勞動供給已超出資本對勞動的要求,增加勞動供給並不能增加產出。只有當勞動供給低於資本對勞動的要求,勞動供給已足以影響產出時,通過稅收激勵增加勞動供給才對產出增長起作用。
稅收對儲蓄的影響
對個人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會減少個人收入,減少儲蓄報酬率,減少儲蓄水平。對企業利潤徵收企業所得稅,會減少企業稅後利潤,減少企業儲蓄。稅收一方面減少個人和企業儲蓄,另一方面又增加政府儲蓄。政府儲蓄被看作政府稅收減去政府消費支出的餘額。因此,從社會儲蓄角度分析,如果個人、企業邊際儲蓄傾向大於政府邊際儲蓄傾向,減稅有利於增加社會儲蓄;反之,如果個人、企業邊際儲蓄傾向小於政府儲蓄傾向,徵稅有利於增加社會儲蓄。
稅收對投資的影響
投資既是可動用資金的函式,又是預期報酬率的函式。稅收徵收既減少可動用資金來源,又降低預期投資報酬率。因此,稅收減少個人和企業投資。但是,稅收一方面減少個人和企業投資,另一方面又增加政府投資。因此,從社會投資角度考慮,如果個人和企業邊際投資傾向大於政府邊際投資傾向,減稅有利於增加社會投資;反之,個人和企業邊際投資傾向小於政府邊際投資傾向,徵稅有利於增加社會投資。雖然稅收會影響投資,但投資對經濟成長的影響還取決於資本同勞動兩種經濟投入要素的協調。在生產的技術構成既定情況下,只有當社會資本小於勞動對資本的要求時,通過稅收激勵、擴大投資才會對經濟成長產生作用。並且,也只有當政府投資效益大於個人和企業投資效益時,通過稅收減少個人和企業投資、擴大政府投資才會有利於經濟成長。
稅收對技術進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