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子蕨屬

稀子蕨屬

草本植物,荒涼的土地也能生長,根狀莖短而平臥,斜出,頂部被有分泌粘質的腺狀毛。葉簇生,有長柄;淡綠色,被有同樣的繡棕色腺毛;葉片中等大小或較大,卵狀三角形至長圓形,二回至五回羽狀細裂,有小而圓深裂的末回小羽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稀子旅蕨屬
  • 外文名:Monachosorum Kunze
  • 科名:稀子蕨科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亞門:真蕨亞門
  • :薄囊蕨綱
植物特徵,形態特徵,種群分布,檢索表,下級分類,

植物特徵

陸生植物。根狀莖短而平臥,斜出,頂部被有分泌粘質的腺狀毛。葉簇生,有長柄;淡綠色,被有同樣的繡棕色腺毛;葉片中等大小或較大,卵狀三角形至長圓幾重戰虹形,二回至五回羽狀細裂,有小而圓深裂的末回小羽片。葉脈分離,上先出,每個小裂片有纖細的小脈一條,不達葉邊。葉為膜質,光滑無毛無鱗片,只有圓抹項她柱形的少數細胞組成的腺狀毛疏生,尤以葉軸及羽軸上為多,呈銹棕色,久則幾變為光滑。在葉軸中部附近常有銹黃色的珠芽生於一羽片的基部,有時直徑達1厘米。孢子囊羣小,圓形,頂生或幾頂生於小脈上,無蓋,有腺狀毛混生。孢子為鈍三角狀四面形,表面有小疣狀突起。
稀子蕨屬

形態特徵

葉簇生,有柄,基部不以關節著生,有二條元疊凳成八字形的長圓形維管束,熱凳捉紋向上部融合成U字形;葉片一型,膜質或薄草質,一回至五回羽狀細裂,各回分枝式為上先出型;幼時各部疏斷旬背被纖細易落的繡棕色腺狀毛。葉脈纖細,分離,不達葉邊。孢子囊群小,圓形,和懂葉下而生,位於稍加厚的小脈頂部或接近頂端,但不為頂生,由少數(10-20)的同時發生的孢子囊組成,混有腺狀夾絲,無囊群蓋;孢子囊梨形,有短柄,由三列細胞組成;環帶由14-20個加厚細胞組成,側面開裂,囊托小而不凸起。孢子為四面形,微黃色,半透明,表面有小疣狀突起。

種群分布

稀子蕨屬下屬約有6種,分布於印度尼西亞、馬來群島、印度支那、印度、緬甸、中國及日本。我國有4種。

檢索表

1葉向頂部逐漸變狹為長尾狀,先端往往著地生根,二回羽狀至略為三回羽狀深裂。(2)
1葉向頂部為漸尖頭,先端從不著地生根,三至四回羽狀或羽裂。(3)
2葉為二同羽狀,羽片寬1.5-2厘米,長5-8厘米。尾葉稀子蕨
2葉為三回深羽裂或幾為三回羽狀,寬2.5-3厘米,羽片長8-12厘米。華中稀子蕨(變種)
3植物體小,長圓披針形,高25-30厘米,葉片寬達12厘米,少境協希有過之;羽片長約6厘米,寬2厘米,披針形。瑤山稀子蕨
3植物體高大,高過50厘米,葉片為闊三角狀卵形,基部寬通常超過20厘米;羽片寬4厘米以上,長圓披針形。(4)
4植株高逾1.5米,葉柄粗達5-6毫米,葉片為四間羽狀,二回小羽片長1厘米以上,羽狀,末回羽片狹。大葉稀子蕨
4植株通常高在1米以下,葉柄粗約3毫米,葉片為三回羽狀,二回小羽片長約5毫米,羽裂,末回裂片闊。稀子蕨

下級分類

大葉稀子蕨 Monachosorum davallioides Kunze
瑤山稀子蕨 Monachosorum elegans Ching
尾葉稀子蕨 Monachosorum flagellare (Maxim.) Hay.
稀子蕨 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