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國家與地方權勢:以清代巴縣為例

移民、國家與地方權勢:以清代巴縣為例

《移民、國家與地方權勢:以清代巴縣為例》是2014年4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勇。

基本介紹

  • 書名:移民、國家與地方權勢:以清代巴縣為例
  • 作者:梁勇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
  • 頁數:360 頁
  • 定價:7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109876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移民、國家與地方權勢:以清代巴縣為例》共七章,一、二章梳理了清代巴縣移民社會的形成及移民構建歷史記憶的努力,第三至第七章梳理了巴縣移民社會的基層治理,涉及保甲制度、嘓嚕、客長、團正、學董、八省會項翻碑館等,探討了民間社會與國家政權在基層治理上的互動情況。緒論、結論各一,分別闡述了研究的起始背景與學理思考。《移民、國家與地方權勢:以清代巴縣為例》的主芝采旨在於討論一個具有移民社會特色的地方基層管理體制的演變過程。因此《移民、國家與地方權勢:以清代巴縣為例》的學術史回顧由兩鞏兵殃部分組成:一是區域社會史中的移民研究,二是基層控制體系的演變。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州縣檔案與區域社會史研究
第二節 相關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一、區域社會史中的移民研究
二、基層控制體系的演變
第三節 研究史料與全書框架
一、資料構成與分析
二、分析思路與全書框架
第一章 清代巴縣的社會經濟
第一節 巴縣歷史地理與生態環境
第二節 巴縣的社會重建與發展
一、明清之際戰亂的影響
二、地方社會的重建與發展
第三節 巴縣經濟的復甦與發展
一、雍正六年的“田地清丈”
二、移民社會的地方公產及其管理體制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移民的牛促櫃宗族構造及歷史記憶
第一節 清政府移民政策的演變
一、積極鼓勵移民階段
二、有效管理控制階段
第二節 土著的回歸與移民進入
一、土著的回歸
二、“奉旨人川”
第三節 移民的宗族構造
一、移民的生存模式
二、移民的宗族構造
第四節 “麻城孝感鄉”:一個歷史記憶的解讀
一、“麻城孝感鄉”的祖源地傳說
二、明代“麻城孝感鄉”的象徵
三、清代傳說內涵的轉變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保甲制度的建立與咽嚕的泛濫
第一節 保甲制度建立
一、保甲制度的實施
二、保甲與里甲
三、保甲與鄉約
第二節 糧戶、花戶與煙戶
一、糧戶與花戶
二、保甲與煙戶冊
第三節 咽嚕的興起
一、移民與咽嚕的興起
二、咽嚕成員的身份構成與地方關係
第四節 政府的應對
一、政府的應對舉措
二、應對失效的原因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清中前期的客長與移民社會
第一節 客長的興起與職責
一、何為客長
二、客長的承充過程
三、客長的職責
第二節 客長制與保甲制的互動
一、保甲制的功能缺陷
二、補充與融合:客長制與保朵慨歸虹甲制
第三節 客長與地方秩序的形成
一、客長與場鎮秩序
二、客長與場中權力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團正與清中期的地方軍事化
第一節 白蓮教起義與團練的興起
一、作為軍事組織的團練
二、作為基層組織的團練
三、團的運行實態
第二節 團正與地方權力結構
一、團正及其職能
二、鄉村社會中的團正
三、團正問的權力糾紛
四、團正與客長的利益關係
第三節 小結
第六章 晚清的學董與鄉村權勢的轉移
第一節 “廟產興學”之議的提出
第二節 學董及學堂的經費來源
一、學董的身份與職責
二、“廟產興學”政策的實施
第三節 “廟產興學”與地方權力演變
一、學董——兩難境地
二、寺僧——無力的反抗
三、地方官員——廟產興學的積極鼓動者
四、“廟產興學”的成效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個案研究:八省會館與市鎮權力格局
第一節 八省會館的興起
一、會館的創建
二、會館日常經費來源
第二節 八省會館的日常活動
一、商業互助
二、生活互助
第三節 八省會館與地方公局
一、保甲團練局
二、夫馬局、三費局
三、具有移民社會特色的地方公局體制
第四節 八省會館與地方權力網路
一、八省會館與重慶教案
二、至善堂與地方救濟
第五節 晚清的八省會館
一、會產的管理與爭奪諒台院——江南會館的故事
二、八省會館的式衰
第六節 民國時期的八省會館
一、從八省會館到八省公益協進會
二、江西石陽會館產權糾紛案
三、從八省積穀局到八省積穀辦事處
第七節 小結
結論
第一節 移民社會的內在發展邏輯
一、移民活動與外在環境的關係
二、城鄉社會的不同發展軌跡
第二節 制度與社會之間的互動
第三節棗禁拜說 基層社會的權力變遷
參考文獻
後記
二、客長與場中權力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團正與清中期的地方軍事化
第一節 白蓮教起義與團練的興起
一、作為軍事組織的團練
二、作為基層組織的團練
三、團的運行實態
第二節 團正與地方權力結構
一、團正及其職能
二、鄉村社會中的團正
三、團正問的權力糾紛
四、團正與客長的利益關係
第三節 小結
第六章 晚清的學董與鄉村權勢的轉移
第一節 “廟產興學”之議的提出
第二節 學董及學堂的經費來源
一、學董的身份與職責
二、“廟產興學”政策的實施
第三節 “廟產興學”與地方權力演變
一、學董——兩難境地
二、寺僧——無力的反抗
三、地方官員——廟產興學的積極鼓動者
四、“廟產興學”的成效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個案研究:八省會館與市鎮權力格局
第一節 八省會館的興起
一、會館的創建
二、會館日常經費來源
第二節 八省會館的日常活動
一、商業互助
二、生活互助
第三節 八省會館與地方公局
一、保甲團練局
二、夫馬局、三費局
三、具有移民社會特色的地方公局體制
第四節 八省會館與地方權力網路
一、八省會館與重慶教案
二、至善堂與地方救濟
第五節 晚清的八省會館
一、會產的管理與爭奪——江南會館的故事
二、八省會館的式衰
第六節 民國時期的八省會館
一、從八省會館到八省公益協進會
二、江西石陽會館產權糾紛案
三、從八省積穀局到八省積穀辦事處
第七節 小結
結論
第一節 移民社會的內在發展邏輯
一、移民活動與外在環境的關係
二、城鄉社會的不同發展軌跡
第二節 制度與社會之間的互動
第三節 基層社會的權力變遷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